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9|回复: 41

有关《中国农民调查》[转帖]

[复制链接]

462

主题

5083

回帖

51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513665
发表于 2004-2-17 1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中国农民调查》(连载):[/B]http://finance.sina.com.cn/guest147.shtml 由安徽两名作家撰写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最近成为内地文坛热门话题,新书描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悲惨现状,大爆安徽地方官员愚弄欺骗中共最高层领导人***、朱容基、温家宝的内幕等,读来令人震撼。 刊登该书的杂志「洛阳纸贵」,各大互联网争相转载,中央电视台两度专访作者。有内地学者指,这是目前描述当代中国农民最真实也最具震撼力的纪实着述。 作家夫妇花尽家当采访 据悉,合肥市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花费两年时间,花尽5万元家当,深入采访安徽50个县农村后写成的这部《中国农民调查》。该书去年 12月由《当代》杂志刊出后,随即脱销,人民文出版社上月随即出单行本。 该书共 20万字,细致描写中国「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最典型的安徽农村和农民的种种现状,「恶人治村」、「村民反映村干部贪污被活活打死」、「出动公安围捕上访者」、「持枪上门徵税杀人」等等,故事令人震撼。 书中还用了第五章的篇幅,描写安徵地方官员如何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披露了在 70年代末在中共农村改革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安徵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搞分田承包,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血印秘密契约」有造假嫌疑,还大爆安徵地方官员「蒙骗」中共领 导人朱 容基、温家宝,为迎接***驾临视察,地方当局如何耗资两百多万元「美化」贫穷的小岗村。 粉饰穷村迎江总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共农村改革源头,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小岗村「江山依旧」,农民生活依然贫穷。但就在小岗村实行承包制近20周年时,突然来了一个小岗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变化。 1998年 6月,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亲率省各部门负责人来到小岗村,掀开一场「改天换地」工程:教育部门给小岗村建一所可容纳160师生的小学;建设厅、水利厅为小岗建造一座水塔,小岗人破天荒吃上水喉水。 建设部门又为小岗村家家户户住房墙面刷涂料,整个村子摇身一变光鲜了,又为家家户户建造厕所;电讯部门给小岗村家家装电话,没让小岗人掏多少腰包;林业部门从百里之外林场买来830棵蜀桧树,在小岗村的村路旁种上,村容为之改观。 以上各项工程总投入 270万元,小岗村为之「变天」。直到1998年 9月22日,***来到了小岗村,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天上掉下的这个「馅饼」,得益于江总书记的驾临! 连夜运粮瞒朱总 1998年 5月下旬,刚任总理不久的朱容基来安徽祖籍地南陵县视察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落实情况,虽然这是朱容基第5次来安徽,且又以总理身分专门视察农村,但安徽方面依然用一个「骗」字,将朱容基诱入骗局。 由于粮仓无粮,从 5月18日开始,当局兴师动众,突击从其他地方调运 1031吨粮食搬入峨岭粮仓,连司机在内,前后200余人参与搬运,粮站内外汽车络绎不绝,闹得附近居民彻夜不宁。 朱容基到达前一天,芜湖市委副书记带领省、市、县大帮人验收;总理视察当日,粮站所有职工奉命不得进站。站长刘鸿临时降为仓库管理员,峨岭粮站站长由上级中心站站长俞水华暂代。俞水华须按预先由上面写好的材料和数据,特别是中央有关粮食工作的政策,以应对朱总理提问。 5月22日上午10许,朱容基不可能会想到,他握手问候的人中,居然没有一个是这个粮站的职工;这一切,都由中央电视台向国内外公开播放,被蒙在鼓里的朱容基在大会上也竟然赞地方「严格执行中央政策」。 温家宝揭穿骗局 1996年 5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到安徽检查扶贫,在去霍山县的路上,温家宝没有按当局安排,以「方便」一下半途下车深入一贫穷村庄访问,得知当地拖欠教师工资,农民青黄不接,没粮吃的情况。但县领导不知情,汇报时依然像往常一样,称当地正在奔小康,温家宝当场揭穿假话。 同一次,温家宝要看龙河口水库洪灾区农民的生活状况,舒城县却安排温视察一个富村,温家宝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提出质疑。县委书记见瞒不过只得照实坦承,又假称最贫困的村子「路不通」,「有10公里远」,想以此阻挡温家宝前往,没想到温家宝竟表示「走路去」,地方官员灰头土脸。 数百官员被点名有人要打官司 书中还透露了很多残酷的现实,被点名的中共官员多达几百人,包括两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和安徽省5届领导人的名字,都在书中出现,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作者因此冒了很大风险。 安徽一名省级官员听说自己被写进书中,立即否认接受过采访;还有被「负面描写」的官员,声称要和作者打官司。 香港明报指出,该书已内地引起巨大反响,官场和文化界掀起「农民问题」热烈讨论;「喉舌媒体」争相介绍新书和专访作者;安徽省开会官员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对方「看了那本书没有」,甚至专门留时间给与会者讨论作品;中共合肥市一名副书记看了一半激动不已,给作者打电话说:「你们的血是热的,我从政,血也不是凉的。」 北京一名记者表示,《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这些自诩维护社会良心和正义的记者无地自容,而且将被良心和正义拷打,永远不得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4169

回帖

4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462862
发表于 2004-2-17 18: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中国的农民状况并不是很理想,据我所知道,有些地方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官方资料有时只看表面。但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7244

回帖

74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740075
发表于 2004-2-17 1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浮夸和欺上瞒下之风盛行,无不充斥各领域、阶层。农民大哥是如此,政府、企业仍然如此。股市中公司上市绝大部分是包装出来的,业绩也是做出来的。不是有朱总理在国有大企业总会计师的培训班上质询这些总会计师们吗?你们哪个没做过假帐??大家无言以对。 不过感到欣慰的是:经济是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几年靠国债扩大基本建设投资维持经济增长,所投向的项目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因此泡沫的成分相对较小些,这些项目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提供了强大发展后劲,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不管农村、城市,总的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中央和新一届政府已经把提高农民的收入作为最重点的工作,相信一定会有起色的,虽然工作异常的艰巨,但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会感受到这些变化,实实在在体现在大家的生活以及衣食住行中。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yong64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1941

回帖

19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198494
发表于 2004-2-17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焦点访谈》又是说的农民问题! 农民--中国的农民啊!
欢迎光临[URL=HTTP://shop33432325.taobao.com]鱼香肉丝的小店[/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3458

回帖

2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264724
发表于 2004-2-17 2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反映实情!!!
http://www.pcfix.com.cn 上海电脑维修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4934

回帖

3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364895
发表于 2004-2-17 22: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601
发表于 2004-2-18 0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不是报喜不报忧吗?还不是农业学大寨呀?悲哀!!
k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659

回帖

19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190813
发表于 2004-2-18 0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吧
殡仪馆成长,江南老枪,尸体与凶杀主题的反复诠释者,黑帮引路人,性情中人,大隐于市,被奉若神明。。。 走黑白两道,业吟诗卖肉,喜赤膊领带,亦光脚穿鞋,半世毁人不倦,粗鄙优雅并重,悔前世恨今生,自奋发中颓废,于自强间厌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3220

回帖

2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0511
发表于 2004-2-18 08: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农民收入最关节的事情是必须调节农民生产结构,现在我们的农民种植粮食,出现了越种越穷的状态。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生产成本太高,苛捐杂税太多。农民的孩子念不起书,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问题,我们的农民太朴实,太善良。
敌人伤害我的肉体,爱人伤害我的灵魂,所以,我宁愿树立强敌,也不要再有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380

回帖

4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47471
发表于 2004-2-18 0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报喜不报忧嘛,这是中国官场的几千的“优良”传统!!!!!!!!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7 18:44 , Processed in 0.8792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