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背景:
日本的阴谋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蓄谋已久。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
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
下的方针。
7月25日,田中义一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奏呈日本天皇,提出“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
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鼓吹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占领全中国,实现
日本的“大陆政策”。
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
1931年3月31日,日本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在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发表《从军事上所见
到的满蒙》的讲话,宣称中国东北是日本“国防的第一线”,“对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的经济生活
有很深的特殊关系”。认为“必须对控制满蒙资源、改变日本国内产业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准
备”,但“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态度来考察,如果单用外交的和平手段,毕竟不能达到解决满蒙
问题的目的”。
6月19日,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联合拟订《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确定了武装侵略
中国东北的原则和步骤。
7月,日本陆军省密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到东京,把这份大纲作为指令,传达给关东
军司令官本庄繁。
8月,本庄繁加紧调整兵力部署,并去关东军驻地巡视,观看军事演习。在这期间,日本
为寻找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蓄意制造了“万宝山事件”。
万宝山事件
1931年4月1日,与日本、朝鲜浪人合资经营的长农稻田公司经理、汉奸郝永德,在吉林
长春县万宝山地区(德惠万宝镇)租用土地500垧(每垧相当于7亩),为期10年,言明契约经长
春县政府批准后生效。契约尚未批准,郝永德便将地转手租给流浪到东北的朝鲜农民耕种。
朝鲜农民为引导伊通河水入田,在马家哨口处筑坝截流,并强行在中国农民的土地上挖渠,
严重损害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5月20日,受害农民呈请当地政府制止。
6月7日,长春县政府派人前往劝告朝鲜农民停工,朝鲜农民称是日本人指使的。日本驻
长春领事田代重德借机扩大事端,唆使朝鲜农民继续施工,并派武装日警来“保护”。
7月1日,数百名受害的中国农民自发填平引水渠一段。次日,中国农民正待继续平渠,
日警公然开枪,打死中国农民数人,伤数十人,被捕受刑者10余人。日本和朝鲜的报纸故意
捏造事实,进行欺骗宣传,煽动仇华情绪,在朝鲜平壤、汉城、仁川等地掀起排华暴行,从7
月3日至9日,杀害华侨109人,伤160余人。
7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讨论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问题,主张对中国采取强
硬态度。
7月15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往访坐镇沈阳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交涉万宝
山事件,提出:一、保障万宝山韩人生命财产;二、赔偿万宝山事件损失;三、要求韩人在
吉林的自由居住权;四、华方承认万宝山水田自来年种稻,日方官宪即退出现场。由于日方
坚持无理要求,谈判陷于僵局。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中村事件”。
中村事件
1931年5月,日本参谋本部派遣中村震太郎大尉等携带军用地图、测量仪器及枪支等物
,冒充农业技师,非法潜入中国东北兴安岭地区进行军事侦察活动。
5月25日,中村等人经洮南返回途中,被驻防当地的中国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三团抓获并
处死“灭迹”。
7月23日,日本关东军获得中村被杀的消息。
8月11日,日本外务大臣币原电令驻沈阳总领事“努力使中国方面坦率承认事实,进行交
涉”。
8月17日,日本政府以陆军省名义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公布了中村等被杀情况,宣称“
日本在满蒙特殊权益受到了中国的侵害,现处危险之中”,煽动武力解决问题。
8月20日,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对“中村事件”,应由中国方面作出
保证,将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如果这一保证遭到破坏,即使使用武力也要让他们承认日本
方面提出的要求。
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菱刈隆更明确主张,应利用“中村事件”的机会诉诸武力
,一举解决各项悬案,确保日本的各项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