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0|回复: 31

0410货币银行学的答疑题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70
发表于 2004-9-26 23: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总结了答疑题,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愿考这门的能够和我共勉,如果有哪里不对的,可一定要告诉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931

回帖

21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211101
发表于 2004-9-27 0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为什么不贴上来啊
情比芊芊 网缘芊芊朋远深, 愿君情比见君难, 不成一诗恋人在, 若对字字胜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63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5879
发表于 2004-9-27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7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没有传上来,真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7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2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1、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由什么决定的?(价值法则)P15 2、 计算流通的货币必要量P21 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总价格+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章 3、 信用(概念)P35――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借和贷的总称,其特点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4、 商业信用(概念)P47-48――是建立在商品交易基础上的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直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5、 银行信用(概念)P52――是以银行为中介的、用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个人的信用。 6、 信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36――(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贫富两极分化、商品或货币占有不均衡) 7、 高利贷性质的早期银行,提供的贷款有哪些特点?P38――(数量有限、利息率高、主要用于非生产用途) 8、 现代信用的最主要形式有哪些?P47――(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9、 银行信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P53――(投资、生产、销售) 10、 国家信用主要采取什么形式?P55――(发行国家公债) 11、 计算实际贷款利率。P69利息先付的实际利率计算――见模拟试题二 第三章 12、 证券交易所(概念)P91――是买卖股票、公债、公司债等有价证券的组织,它有固定场所。 13、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什么银行?P88――中国通商银行 14、 金融市场的运转是中央银行吗?P89――是的 15、 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中央银行吗?P90――否,应该是商业银行 第四章 16、 劣币驱逐逐良币规律(概念)P115――又称“格雷欣法则”,是在两种实际价值(即市场比价)不同,而名义价值(即法定比价)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称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铸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即劣币却充斥流通界,或充斥市场。 17、 金本位制(概念)P116――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 18、 发行基金(概念)P129――是指人民银行保管的已印好而尚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票券。 19、 人民币是纸制信用货币吗?P127――是 20、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6――金币可自由铸造、金币可自由熔化、价值符号可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自由地输出入国境 21、 不兑现货币信用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P119   金本位制度瓦解后,原来可兑换的银行券,失去了兑换的基础,成为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1)割断了银行券与黄金的直接联系,黄金退出流通并被宣布为普通商品。银行券不能兑现,宣称银行券的发行没有黄金和信用担保,银行券纸币化了。 2)银行券和纸币一样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成为无限法偿的通货。 3)银行券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领域,银行通过存放款活动投放和回笼货币。 4)在不兑现银行券流通制度下,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经济周转中商品交易的货币支付绝大部分通过银行转帐支付。 22、 简述人民币发行保证及发行原则。P127-128 我国的人民币也是不兑换的信用货币。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准备保证主要有: 1)掌握在国家手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货币发行的最基本的保证。 2)人民币的发行还有大量信用保证,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商业银行票据等。 3)黄金、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发行的一种保证。 人民币发行的原则是: 1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掌握人民币的发行。 2)坚持经济发行,防止财政发行。 3)把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23、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有什么联系与区别?P106-107   货币流通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联系。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所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即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既决定其流通规模,也决定其流通速度。货币流通实际上是社会物质代谢借以实现的形式,它不仅为有形的商品流通服务,也为没有物质形态的劳务流通服务。 2)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区别有: (1)流通形态不同。商品流通是商品形态的不断变化,是不同商品、不同使用价值在交换。商品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货币在流通中的形态始终不变。 (2)流通内容不同。商品流通是商品经过一次交换后基本上退出流通,进入消费。货币流通则不然,同一货币反复为商品流通服务。 (3)流通方向不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购进商品,付出货币,卖出商品,收入货币。流通中商品与货币处于对立状态。 (4)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具体因素或条件不完全相同。商品流通直接决定于再生产的物质技术构成,决定于企业、个人对于使用价值的需要;而货币流通则决定于交换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对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各有各的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7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21: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24、 宏观货币需求P134-135――是指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对货币的需求,也就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经济发展规模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货币的需求,一定时期物价总水平的变化引起的对货币需求变化,或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对货币的总需求及需求量。 第六章 25、 名义货币供给(概念)P160――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所需提供的货币量。这个货币量既包括以真实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量,也包括由供给量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即是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量,是指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之和。 26、 基础货币(概念)P176――亦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它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 27、 货币供给弹性(概念)P181――是指金融当局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伸缩地供应货币。这种货币供应的伸缩性或弹性的产生是由于在纸币或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必要量之间存在着一个货币容纳量弹性,使得金融当局能够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灵活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 28、 存款货币创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P175――发达的现代银行体系、非现金结算普遍开展、票据广泛运用 29、 我国货币供应量M1层次有哪些具体内容?P167 M0=现金流通量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30、 简述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和依据。P165 流通中的货币可按流动性分为活跃和不活跃的不同层次,活跃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大,不活跃的相对稳定。划分货币层次,主要为了选择调控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具体划分货币层次时,因各国对货币范围认识上的差异,也因同一国家各个时期可当作货币的金融资产的类型是变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主要依据是: 1、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即货币变为现实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2、层次划分要考虑到与有关经济变化有较高的相关程度。 3、具有划分层次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并且银行具有调控能力 第七章 31、 公开市场业务(概念)P192――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利率、信贷规模从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活动。 32、 再贴现政策在金融调控中的效果表现在哪些方面?P192――影响信用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影响社会大众的预期、能产生告示性作用。 33、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目前主要有哪些?P199-20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存款利率。 34、 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P195-196 一般地说,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1、从中央银行至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调节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以控制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 2、从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即中央银行适合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各金融机构和企业、个人调整自己的投资和消费,从而使社会的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 3、从企业、个人的投资,消费至产量、物价和就业的变动。 35、 试论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控制手段及其在我国的运用状况。P200-201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直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一般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最初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安全性,现在则是为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即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调节和抑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货币的能力,防止货币供应对经济产生负效应。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准备金的轻微变动都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而且即使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用和信贷规模的重要手段,因为中央银行的所有的政策工具都是以其为基础的。   但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过于猛烈,因而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控制货币供应的工具。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再贴现率;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和调节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动的目的,对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起抑制或扶持作用。   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另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对社会大众的预期产生强烈影响。   但是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项良好的政策工具,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处于主动地位。此外,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在经济繁荣或萧条时,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刺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使中央银行无法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调节信贷规模和利率,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活动。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什么证券、买卖多少,完全可以根据其对经济风向的判断作出灵活的决定。如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吐放基础货币,从而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张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这种活动,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只要具备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是最好的。表现在:非常灵活。如中央银行随时可以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数量、结构,进行主动出击;还可以进行扭转操作,即在买进一定数量的长期债券的同时,售出短期债券,从而对利率结构产生影响;而且其弹性非常好,既可以猛烈行动,又可以微调。因此,可以说公开市场业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4)三大工具在我国的运用   在我国,再贴现率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虽然已经启动运转,但目前难以发挥很大作用,其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很不普遍,贴现市场不发达,再贴现数量也就微不足道。因此,这一手段目前还不能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我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西方规范国家相比,在具体内容上和操作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要把它作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手段,还应对其进行改造。况且,这一手段被人们描述为金融调控的猛剂,故不宜经常变动。   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从1995年4月开始运作,但由于受到有价证券数量、种类及金融市场发展、中央银行独立性等因素的制约,规模还十分有限,还不能作为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我们只有不断创造条件来利用这一工具。 第八章 36、 回购协议(概念)P229――是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的合约。 37、 金融市场的特征有哪些?P211――是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是具有抽象意义的市场,是公开的市场。 38、 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间进行短期交易活动的场所叫什么?P224 ――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市场。 39、 货币市场一般包括哪些具体市场?P224-229――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第九章 40、 银行必须对客户承诺安全保证的存款是担保存款吗?P257――是 41、 商业银行资产主要包括哪些?P270――现金资产、贷款、投资 42、 商业银行投资于政府债券有哪些作用?P289――政府债券具有极大的安全性、政府债券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降低管理费用、政府债券还具有其他一些用途(包括:把它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借款、利用政府债券开展回购协议业务;接受政府存款时,以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品,可保证政府存款的安全) 43、 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P244-247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同一般企业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表现为经营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特性表现在:经营对象不同;经营活动领域不同;资金来源不同;利润分配的方式不同。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其特殊企业性质的反映,主要有: 1、信用中介。就是通过信用活动,充当资本家之间货币借贷的中间人。 2、支付中介。这是指通过为各资本家开立帐户,充当资本家之间货币结算和货币收付的中间人。 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商业银行作为存款货币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出派生存款,满足流通中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4、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储蓄为资本。银行把资本主义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储蓄转化为资本,扩大社会资本总额,加速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从商业银行四个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状况和形式上,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和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并无差别。 44、 试分析商业银行业务的相互关系。P293-295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中间业务和信用业务的关系。中间业务是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如结算业务和咨询业务等。信用业务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形成信用关系的业务,如存款、贷款等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①中间业务是建立在信用业务基础上的,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会引起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②中间业务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信用业务的发展:一是中间业务发展使银行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二是中间业务又往往和资产业务相交织,从而促进资产业务的扩大。 二、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的关系。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都属于信用业务,负债构成来源,资产则为运用,两者关系表现在: 1、负债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基础。体现在两者主要业务存款与贷款上:存款规模决定贷款规模;存款结构决定贷款结构;存款范围也影响贷款范围;存款周转速度也影响贷款周转速度。 2、当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资产业务扩大可以反过来引起负债业务的扩大。如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出派生存款、扩大负债业务。 45、 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业务范围的区分种类有哪些?P298――开发性政策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 46、 完全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的贷款种类称为什么?P303――独家贷款 47、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法律地位上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吗?P306――是 48、 我国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哪些?P307――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49、 论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注意一般职能)P299-301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既有共性的一般职能,也有特性的特有职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一般职能,是指其所具有的与一般金融机构相类似或相同的职能,即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职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有职能,是指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它所具备的特有的政策性职能。这种职能具体可概括为引导性职能、补充性职能、选择性职能和服务性职能四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7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2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50、 我国信托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有哪些?P323――信托业务、委托业务、代理业务、兼营业务和外汇业务。 51、 信用合作社的内部机构一般有哪些?P329――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察机构 5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机构的形式有哪些?P331――信用社、信用分社、信用站、信用合作社县联社(简称县联社) 53、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有哪些?P346――保险人和投保人 54、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业务主要用途是什么?P355――长期投资 55、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296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相比较,并无本质区别,都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然后加以运用,以盈利为目的。 但二者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资金来源不同。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非银行金融机构有的依靠存款,有的则依靠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 2.资金运用不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以发放贷款,特别是短期贷款为主,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主要从事某一项具体金融业务为主。 3.信用功能不同。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则没有。 第十二章 56、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有哪些?P365-366 性质――是由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并随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代中央银行不论是属于政府或国家的权力机关或是否国有化,它们在性质上都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政府管理机关。   基本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中央银行处于超然地位。 57、 我国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有哪些?――财政存款、商业银行存款、发行人民币 58、 当代各国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69――制定有关金融法规;管理金融机构;监管各商业银行的清偿力、资产负债结构和存款准备金的交存情况;管理金融市场 59、 中央银行最大的负债科目是什么?P377――流通中的通货 60、 论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P367 中央银行仍然具有银行固有的业务特征,办理存、放、汇仍是其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对象变成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还作为金融管理机构,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有效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集中存款准备,以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以利于调节货币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 2、最终贷款人,其责任就是全力支持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从而确定了中央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组织全国的资金清算。 第十三章 61、 商业银行管理的监督职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P409――监督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监督所属机构;监督广大银行职工遵守国家法律;监督银行各项计划的完成。 62、 银行同业拆借资金的管理内容有哪些?P418-419――严格规定拆借资金的用途;选择较为优惠的利率;做好拆借前的准备工作;严禁倒借拆借资金。 63、 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特点。P402-405 经营管理的对象是货币。 银行经营管理是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银行的基本职能是货币收付中介和信用中介。 银行经营管理的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血液,决定了银行同外部联系涉及面广,并且复杂;银行能否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关系着宏观调控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安定。 银行人才管理与工商企业的要求不同,有自身的特殊性。银行经济效益的取得,不仅取决于各种经济和市场因素,而且还取决于工程技术因素。 第十四、十五章 64、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什么?P458――铸币平价 65、 我国的外汇结售汇制度起源于什么时期?――建国初期 6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用什么标准来估算一国外汇储备水平是否合理。P482――用三个月的进口额来估算。 67、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有哪些?P489 A、该市场基本上不受任何国家管理和控制。B、该市场具有相对独立的灵活的利率制度。C、该市场资金规模庞大,调度也异常灵活。这些特点使该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并成为当今全世界最大的国际性金融市场。 68、 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中,向私人企业贷款的机构是什么?P514――国际金融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312
发表于 2004-9-28 14: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2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340
发表于 2004-9-28 19: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谢谢苏州的MM.....我在苏州呆过几个月.....那儿很美........

Best regards! LUCKYW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1592

回帖

24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247228
发表于 2004-10-5 2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还需好人顶,感谢FEIMIN妹妹(苏州),我们会下月初到苏城来看望你
[color=Red]认识老红,是你今生一辈子的错[/color] 寻找老红:新QQ 133228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9-10 00:23 , Processed in 1.1152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