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teacher2004-10-19 11:38:45 给出的名称解释最新答案
1.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定期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组织程序。这种核算组织程序一般适用于业务量较大、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3.未达账项:是指在开户银行和本单位之间,对于同一款项的收付业务,由于凭证传递时间和记账时间的不同,发生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
4.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的标准有:(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3)相关性;(4)可靠性。
5.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已有现金收付,按其是否体现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收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
6.会计凭证传递: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编制时起到归档时止,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正确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对于及时处理和登记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实行会计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7.会计科目:是根据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各自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地确定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的方法。
8.内部牵制原则: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是指单位的领导、各职能部门、基层机构及其人员之间,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控制和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9.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法,是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所得的实存数量,作为各项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
10.持续经营: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之一,指会计核算应以企业既定的经营方针、目标和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换言之,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11.资产负债表: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状况来说明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12.资产负债率: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同时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