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世独存的国度
1、 三日:南禅寺—兰州—敦煌
醒来后,我的心又开始不安分,鼓起三寸不烂之舌,不断诱惑吱姐和老曹出去喝酸奶,可惜老曹的革命立场异常坚定,仰着无产阶级高傲的头颅拒绝了我,幸亏吱姐咽着口水满口应承,要不然我对自己的鼓动之能大是失望。
我们赶到儿童公园门口后,发现卖酸奶的店铺尚未开门,见时间充裕,便向途人问好南禅寺的路,步行过去。
南禅寺位于西宁市西南凤凰山北麓,始建于公元1410年,以关帝庙为中心,周围殿宇环立,形成壮观和谐和建筑群,引凤亭上挂着巨大的铜钟,昭示着风调雨顺。
从南禅寺回来后,见店已经开了,内心狂喜,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去,把店家吓了一跳,见我嚷着要喝酸奶,才忍着笑意说:“酸奶要下午一点才有。”他说的倒是轻松,可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连离开西宁都是悻悻然。
从西宁到兰州,坐火车只要三个小时,出得站后,顺利拿到了托人代买去敦煌的火车票。由于大家在火车上被昨夜从“沙力海”打包回来的美食撑得厉害,实在无力再品尝正宗的“兰州拉面”,只好在车站广场上变着法儿消化,那时的我第一次恨不得自己是个“大胃王”。
2、第四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洲夜市
清晨六点,大伙勉强撑着一直往下耷拉的眼皮,睡眼惺忪的跟在大队后面,如梦魂般的飘出敦煌车站,迷迷糊糊的爬上一辆中巴,双手环抱背囊,眼睛一闭......
到敦煌时天已大亮,我们在飞天宾馆放下行李,在旁边的面馆三扒两下把拉面囫囵吞下肚里,迫不及待地赶往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又叫千佛洞,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可惜每天只开20多个窟,而每20人只能参观10个。
我们走进148窟,佛祖涅磐像,壁画上72弟子的神态各异,有苦恼、有痛心、但不少的是欣慰微笑。据吱姐的解释是:死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解脱,是神化解人间苦难的一种方式,也只有好人才能享受这种福分。我伸伸舌头:祸害遗千年,看来我们都是坏蛋。
莫高窟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烁一瓦都凝聚着智慧的一切,昭示着千年的谜底。佛像静静的躺在那里上千年,远古的人们对他顶礼膜拜,今天的我们还在默默的看着他,在这无语的佛像前,仿佛听到他与自己的灵魂作片刻的对话:人世皆苦,涅磐最乐。
下午,我们买了门票进入鸣沙山和月牙泉景区,骑着骆驼缓缓走向鸣沙山,漫漫黄沙伴着叮当叮当的驼铃声,成排的驼队在一抹斜阳中缓缓前行,就好像回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
在月牙泉旁,澄黄的沙山和清澈的泉水相互依存,延续千年不变,斜阳照射下,沙子泛起一层金黄的辉芒,奇异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