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二)
一、单选
1、( )的实质是企业自身对市场的供与求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谋略。
A、 科技战略 B 市场战略 C 产品战略 D 质量战略
2、作为( )市场,必须是有支付能力的顾客所形成的市场。
A、 潜在 B 现实 C 总体 D 潜在和现实
3、( )的特点在于目标市场高度集中或高度密集。
A 多方位目标市场战略 B 全方位目标市场战略
C 无方位目标市场战略 D单方位目标市场战略
4、以下细分市场特性中不可衡量的是( )。
A 男性和女性服装市场 B老年和青年服装市场
C 男性和女性食品市场 D 男用提包和女用提包市场
5、根据顾客购买力的情况选择投放产品、进入市场的时机,这属于( )。
A 提早进入市场策略 B 齐头并进策略 C 适中进入市场策略 D 较晚进入市场策略
6、( )是指用户和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满足形式。
A产品核心层 B 产品的形体层 C 产品附加利益层 D 产品的有形因素
7、( )既影响给顾客带来的直接利益大小(价格),也影响给顾客带来的附加利益的大小。
A产品质量特性 B 产品要素 C产品有形要素 D产品无形要素
8、某汽车集团公司既生产轻、中型载重汽车系列产品,又开发生产重型载重汽车系列产品和大型轿车系列产品。这种产品组合战略属于( )。
A 产品多系列战略 B产品全系列战略 C 品种多样化战略 D 品种齐全化战略
9、企业技术水平高的产品占的比重大,叫( )。
A 技术密集型产品结构 B 初级技术产品结构 C 适用先进技术型产品结构
D 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构
10、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能力大小和可能性,这一特性属于产品的( )
A、 性能 B寿命 C可靠性 D安全性
11、对产品满足顾客使用目的所具有的技术特性进行长远性的谋划,这种战略属于( )。
A、 产品性能战略 B产品寿命战略 C产品可靠性战略
D产品安全性战略
12、根据顾客需求变化的特点,按照顾客所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的战略属于( )。
A、 符合性质量战略 B竞争性质量战略 C可靠性质量战略
D适用性质量战略
13、在某些产品因扩大产量而造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为了维护企业和产品的声誉,把质量下降的势头遏制住,适宜企业选择的质量与产量组合的战略是( )。
A、 优质高产战略 B保质减产战略 C 优质稳产战略 D中质中产战略
14、电冰箱生产厂适宜选择下列哪种产品质量战略?( )
A 内在质量为主,外部质量为辅 B外部质量为主,内在质量为辅
C内在质量和外部质量并重 D只考虑内在质量
15、按其技术的性质来划分,设备、装置的操作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技术等属于( )。
A、 物质形态技术 B硬技术 C职能形态技术 D软技术
16、通过环境污染降低程度指标、“三废”回收率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等来表示技术进步,这些属于衡量技术进步的( )
A技术提高程度指标 B经济效益指标 C环境效益指标 D社会效益指标
17、科技战略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只能做出一个粗略的预测,不可能掌握一切影响因素。这反映了科技战略的( )。
A、 从属性特点 B超前性特点 C创新性特点 D风险性特点
18、将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的战略属于( )。
A、 适用先进型战略 B领先型战略 C高新技术战略 D技术改造战略
19、市场营销是实现企业目的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继续运行起着( )。
A、 辅助作用 B决定作用 C 保证作用 D导向作用
20、营业推广是一种辅助性的、以唤起( )为目的的各种战术型促销形式所组成的活动。
A长期需求 B 短期需求 C 固定需求 D 周期性需求
21、广告是一种( ),两者功能和作用是相同的。
A、 宣传 B包装 C公关 D推销
22、在产品质量过硬、品种适销对路,但又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的条件下,采取( )营销组合战略更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A 产品开道战略 B 渠道开通战略 C价格引路战略 D 促销开路战略
23、企业采取大批量生产方式,按部门平均利润率确定价格,这是( )
A、 高产平价战略 B高产低价战略 C中产中价战略 D低产高价战略
24、某商品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 )。
A价格上升会引起需求量较小幅度减少 B价格上升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减少
C价格上升会引起需求量等比例减少 D 价格上升与需求无关
25、某商品顾客收入增加5%,需求量增加10%,这表明该商品需求收入弹性(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小于0
26、按目标利润定价这种方法是( )
A、 需求导向定价法 B成本导向定价法 C竞争导向定价法 D理解价值定价法
27、竞争导向定价法主要是以竞争者的( )为定价基础的方法。
A 产品 B服务 C成本 D 价格
28、把企业的物力资源分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这是根据( )。
A. 资产形态进行分类 B 资产在生产中具体的作用分类
C 资产自然属性分类 D资产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
29、我国一些羽绒制品厂,为保证优质羽绒供应,防止不正常竞争,同农工商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优质鹅、鸭生产。这种战略属于( )。
A. 自主开发资源战略 B 联合开发资源战略
C 培植资源战略 D 采购物力资源战略
30、我国的红木家具做工精良,历史悠久,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名,但我国红木资源极为紧缺。某中式家具厂在缅甸设厂与缅方共同开发利用红木资源。这是属于( )。
A. 培植资源战略 B联合开发资源战略
C 自主开发资源战略 D 采购物力资源战略
31、工艺性损耗是指( )。
A 构成产品净重的消耗
B 物资在准备和投入过程中,由于改变物理化学性能所产生的损耗
C 生产中产生废品的损耗 D原材料不合格及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耗
32、人才结构优化的首要前提是( )。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人才市场
C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D加强人力提高资源开发能力
1 B 2 B 3 D 4 C 5 C 6 B 7 D 8 A 9 A 10 C 11 A 12 D13 B 14 C 15 D 16 C 17 D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A 24 B 25 A 26 B 27 D 28 A 29 C 30 B 31 B 32 A
二、多选
1、市场的要素有( )。
A. 提供者 B 购买者 C 购买力 D 购买欲望 E 广告
2、从市场战略的含义可以看出它包括( )等内容的策划。
A 市场细分 B 市场定位 C进入市场 D产品开发 E产品宣传
3、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考虑选择维持型市场战略( )。
A未来市场容量很大 B企业经营实力中等 C产品处于成长期
D产品进入成熟期 E企业经营实力强、市场引力较小
4、企业选择多方位目标市场战略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金 B 技术 C 产品特点 D 产品使用范围 E 领导者偏好
5、现代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它们是( ).
A、 产品的核心层 B产品的形体层 C 产品的附加利益
D产品的质量 E产品的价值
6、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换代产品?( )
A 电视机提高清晰度 B机械手表发展成电子表 C 黑白电视机发展成彩色电视机 D 半自动洗衣机发展成全自动洗衣机 E.VCD替代录象机
7、国际级新产品是指( )。
A全球最先进的 B在全球首次出现 C 比国外现有新产品性能更好、水平更高的同类产品 D 专利产品 E 在两国之间比较起来是新的
8、产品内在特性战略有( )等。
A、 高性能战略 B合格性能战略 C适中寿命战略 D 短命产品战略
B、 款式战略
9、按产品质量标准颁布单位的不同来分类,可供选择的质量标准战略有( )。
A 企业质量标准战略 B国家质量标准战略 C 国外先进标准战略
D 当代级质量水平战略 E用户满意质量标准战略
10、按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供选择的战略有(??).
A内在质量为主的战略 B高性能战略 C外观质量为主的战略
D长命产品战略 E 内外质量并重的战略
11、技术按其形态来划分,包括( )
A 产品设计技术 B工艺制造技术 C物质形态技术
D经营管理技术 E智能形态技术
12、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有( )。
A开发型模式 B协作型模式 C引进型模式 D尾随型模式
E改造型模式
13、按照技术在竞争中所担负的角色不同,可供选择的技术竞争战略有( )。
A领先型技术战略 B风险型技术战略 C 尾随型技术战略
D模仿型技术战略 E配角型技术战略
14、企业实施技术战略主要应抓的工作包括( )等。
A 研究国家政策 B 发挥现有技术优势 ,创造新优势
C培育人才优势,发挥人才优势 D力争技术开发的主动权
E 有计划地开发新技术,强占高新技术制高点
15、可供选择的服务方式策略有( )等。
A 网点修理服务 B上门修理服务 C渠道修理服务 D寄回生产厂修理
E 定期到居民区进行集中修理
16、营销渠道战略按长度来划分可供选择的战略有( )。
A、 长渠道战略 B宽渠道战略 C窄渠道战略 D中渠道战略 E短渠道战略
17、包装的功能除了保护商品外,还有( )。
A、 保护产品秘密 B美化产品 C广告宣传 D增加商品价值 E促进销售
18、以下哪些是以公众为对象的公关战略内容( )。
A 对体育团体的赞助 B 通过顾客在煤体中宣传产品 C 捐助受灾群众
D 为希望工程捐款 E 设奖学基金
19、商品价格构成的基本因素是( )。
A、 生产成本 B流通费用 C利润 D应交税金 E价格折扣
20、可供选择的定价目标有( )等。
A 维持营业目标 B投资利润率目标 C 市场占有率目标
D 稳定价格目标 E短期利润最大化
21、市场差价策略主要有( )等。
A、 规格差价 B地区差价 C质量差价 D 款式差价 E 批量差价
22、价格与交货期的组合,有以下战略可供选择( )。
A 急货优价战略 B按期平价战略 C缓交低价战略 D分期高价战略
E短期中价战略
23、选择产品价格战略应考虑的因素有( )等。
A、 产品价值 B供求关系 C 价格需求弹性 D需求收入弹性 E产品寿命周期阶段
24、物力资源供应决策包括( )
A 对外资源供应决策 B物力资源自主开发决策 C联合开发物力资源决策
D物资储备决策 E租赁决策
25、物力资源节约的途径主要有( )等。
A 减少产量 B采用先进工艺 C采用新的材料和代用料
D采用先进下料方法 E加强物资定额管理和仓储管理
26、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有( )等。
A地区人口数量 B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 C 大学教育情况
D国家劳动人事制度与政策 E企业人力开发投资水平
27、企业人才激励方式主要有( )。
A. 物质激励 B精神激励 C荣誉激励 D工作激励 E时间激励
1 ABCD 2 ABC 3 BDE 4 CD 5 ABC 6 BCD 7 BC 8 ABCD 9 BCE 10 ACE 11 CE 12 ACE 13 ACDE 14 BCDE 15 ABDE 16 ADE 17 BCE 18 CDE 19 ABC 20 ABCD 21 BCE 22 ABC 23 ABCDE 24 ABCE 25 BCDE 26 BDE 27 ABCD
三、名词解释
1、渠道开通战略:是指以营销渠道为主,其他营销要素为辅,相互组合进入和占领目标市场所进行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2、产品战略:是指企业关于生产何种产品或生产某些不同的产品,去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要,并实现企业总体经营战略所确定的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3、市场细分:是指对企业产品的总体市场进行分类的过程。即根据众多顾客不同需求的特点,把企业某一产品的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用户群或消费者群、形成不同的细分市场。
4、市场动态质量战略:是指根据市场营销的发展变化而实行的动态性的质量战略。即不同的市场动态,有三种市场动态质量战略可供选择,这就是符合性质量战略、竞争性质量战略、适应性质量战略。
5、竞争质量标准战略:是指企业按照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设计、组织生产和开展营销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四、问答
1、市场战略决策的要求是什么?
答:选择市场战略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要有利于贯彻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市场战略是职能战略,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是总体战略的战略重点之一,对能否实现企业总体战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要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即要能确保实现企业的两个重要经营目标,一是市场占有率,二是资金利润率。前者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后者体现企业的获利能力。
第三,不同的细分市场应提出不同的市场目标和选择不同的市场战略。如细分市场需求量大,则目标可定高一些,选择成长型市场战略;反之,目标应制定低一些,选择维持型市场战略或撤退型市场战略。
2、质量与价格组合有哪些战略类型?
答:质量与价格两个产品要素进行组合形成9种战略可供选择。这九种战略又可划分为三类战略:
第一类:按质论价战略。是根据产品质量等级不同, 相应地实行不同档次的价格战略。它具体分三种:①优质优价战略–高档化战略;②低质低价战略–低档化战略;③中质中价战略–中档化战略。
第二类:质量竞争战略。即从竞争取胜出发,产品质量高出价格一个档次或高出二个档次以争取顾客,赢得市场的战略。这类战略又分三种:①优质中价战略;②优质低价战略;③中质低价战略。
第三类:需求质量弹性战略。是指顾客迫切需求某种产品,而对质量要求不太高,因而具有一定质量弹性的战略, 也叫质低价高战略。这类战略也分三种:①中质高价战略;②低质高价战略;③低质中价战略。只有当需求大于供给,且这类产品是独家开发生产时才能选择这类战略。同时生产厂家必须注意,低质不是伪劣产品,而起码是符合使用要求的合格产品。
3、企业实施科技战略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战略的实施是指贯彻执行已选定战略方案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把企业战略构想转化为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战略行为的实践过程。企业科技战略的实施一般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发挥现有技术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每个企业在现有技术中总会存在或可能存在某点优势,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和把握这些优势。例如有的企业拥技术装备的优势;有的企业拥有专利技术优势、技术信息优势;有的企业拥有技术人才优势等等。这些技术优势的发挥都有助于企业科技战略的贯彻与实施。同时,企业还应注意创造新的技术优势,努力把过去的技术劣势转化为优势,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营优势,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2)培育人才优势,发挥人才优势。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企业一方面要从人才市场不断招聘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善于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对各类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形成本企业的人才优势。此外,企业还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商品优势。
(3)搜集最新科技信息,力争技术开发的主动权。掌握最新科技信息有利于企业在技术开发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工作,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专职的科技信息工作人员,并且为他们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让他们全面了解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信息,为企业技术开发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有计划地开发新技术,建立技术储备,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所谓技术储备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可取得的作为成果形态的、可替代现有技术而目前处于储备状态的后续技术。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新技术,首先,要建立持续不断的群体技术,使设想的一代技术、设计的一代技术、试制的一代技术、投入生产的一代技术同时并存。其次,每代技术之间要有一个层次性。即后一代的技术和产品要比前一代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最后,企业技术开发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力争在同行业中处于最前沿,努力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领导本行业技术的新潮流,满足顾客发展变化的新需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的新财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5 13:06: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