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1|回复: 23

[分享]实用心理学综合练习题

[复制链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发表于 2004-12-3 22: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95】哲学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CDE

A 政治 B 伦理 C 灵魂 D 人性 E 认识论

3396】心理学与哲学一样,研究人的灵魂。( 错误 )

3397】古希腊时代没有心理学。( 错误 )

3398】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B

A 亚里士多德著写《灵魂论》 B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C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 D 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3400】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BDE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班杜拉 D 荣格E 阿德勒

3401】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C

A.强调思维图式的作用 B.强调心理动力的作用 C.强调环境的作用 D.强调人性的作用

3402】下列不是大学院校提出来的心理学派是()。B

A 机能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构造主义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3403】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是()。C

A 弗洛伊德 B 阿德勒 C 荣格 D 安娜·弗洛伊德

3404】下列哪些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内容()。ACE

A.似动现象 B.意识的基本元素 C.知觉的组织原则 D.民族心理学 E.顿悟

3405】人本主义(Humanism

答案: 人本主义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与精神分析强调内部因素和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因素相比,人本主义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3407】下列可以考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A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观察法

3408】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BD

A 感觉与知觉问题 B 身心发展问题 C 学习心理研究

D 异常行为与治疗 E 动机与情绪

3410】请简要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

答案: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行为、言谈、表情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除了直接观察一个人的外部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记录被试的言行表现。观察法用途广泛,使用简便,同时被观察者出于自然状态下被别人观察,因而可以获得比较真实的材料。但这种方法花费时间较长,观察到的又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因此需要反复观察,要求观察者事先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训练。

3411】个案研究的主要缺点是()。D

A 不能作为理论概括的基础 B 无法应用于临床治疗

C 缺乏私密性 D 缺乏可靠的一般性理论

3412】心理实验中,哪个变量不是实验者控制的()。A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

3413】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自然观察。( 错误 )

3414】陈仲庚的人格定义

答案: 在奥尔伯特人格概念基础上,我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进一步发展了人格的定义,并且把它和自我和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联系起来,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22: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3415】下列不属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支柱的是()。B

A 人格结构理论 B 发展阶段论 C 早期的潜意识论 D 本能论

3416】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如果把人格当作一座冰山,则占体积最大的是()。C

A 超我 B 自我 C 本我 D 三者体积近似

3417】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有()。BD

A 重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 B 主观唯能论 C 机械学习论

D 适用于非常态的人群 E 适用于常态的人群

3418】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认为人有哪些特质()。ACE

A.枢纽特质 B.遗传特质 C.核心特质 D.主要特质 E.次要特质

3419】奥尔波特人格理论的研究方法是()。C

A 催眠 B 释梦 C 书信分析 D 自由联想

3420】卡特尔研究人格结构采用的方法是()。D

A 存在主义 B 生态学 C 现象学 D 分类学

3421】奥尔波特的人格问卷,可以测量哪些价值观取向()。ABCE

A 经济的 B 政治的 C 理论的 D 实践的 E 艺术的

3422】奥尔伯特的人格定义包括()。ABDE

A 人格的整合性 B 人格的层次性 C 人格的社会性

D 人格的适应性 E 人格的独特性

3423】陈仲庚的人格定义,把人格和自我以及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联系起来。(正确)

3424】请简要说明什么是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 卡特尔用分类学的方法研究人格结构,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在他看来,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型式。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众多的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并称之为表面特质。之后又进一步分析出了16种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这些特质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

3425】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D

A 档案法 B 自然观察法 C 访谈个案 D 实验法

3426】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包含以下哪些维度()。BC

A 愉悦性 B 外倾 C 神经质 D 开放性 E 人际关系

3427】大五人格理论

3428】请论述杨国枢、王登峰等人的大七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 要点:1)杨国枢、王登峰等人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对大五人格结构的文化适应性提出了批评,他们以中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大七因素结构。崔红(2002)还根据2814名被试的评定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样支持了中国人人格的大七因素结构。至此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文化独特性。这七个维度和西方的大五结构既有共同的东西,也有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东西。包括: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2)意义:第一,在理论上,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对该民族或地区人们的人格结构有重要影响,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格维度结构。第二,在方法论上,促进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逐步摆脱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研究倾向。

3430】与古希腊四种气质类型说相应的人格理论是()。A

A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B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C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D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3431】对于中国人的大七人格,与大五人格理论中共通的维度有()。D

A 公正严谨性 B 开放性 C 善良 D 外向性

3432】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中包括()。A,B,D

A 稳定性 B 支配性 C 社会性 D 世故性 E 开放性

3433】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自我",遵循的是享乐主义原则。( 错误 )

3435】大五人格结构理论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 错误 )

3437】研究发现,美国人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选择较大的距离,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选择较小的距离,这反映()决定着人们的距离偏好。B

A 社会背景 B 文化规范 C 身体姿势 D 目光接触

3438】个人知觉

答案: 当我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即这个人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拟或他的性格怎样等,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

3439】印象形成

答案: 它是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3440】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过程称为对他人的知觉。( 错误 )

3443】平均模型

答案: Anderson1965提出来。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3444】累加模型是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正确)

344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叫做正性效应

B 对任何事物做评价时,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叫做正性偏差

C 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这叫做负性效应

D 慈悲效应就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怜悯成分多于其他成分

3448】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答案:(1)第一印象,以及其三个纬度是:评价、力量和活动性。(2)整体印象: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

3450】非语言的视觉线索有()。 B,C,D

A 眼神 B 距离 C 身体姿势 D 目光接触 E 体态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22: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3451】材料一:戴恩1972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女大学生分别看容貌美丑不同的两个7岁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完全相同,都说照片中的女孩曾有某些过失行为,要求大学生们评价这两个女孩平常的行为是否经常越轨。结果发现:对容貌美的女孩的评语偏向于有礼貌,肯合作,行为纵有过失,也是偶然的,可以原谅的;而对容貌丑的女孩的评语,多认为她会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儿童"。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阅读附有作者照片的一些文章,文章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对照组的被试看不附照片的文章。看完后,让两组被试评价文章水平的高低。结果表明,对作者外貌好的文章评价高,对作者外貌差的文章评价低些。在多数情况下,和外貌漂亮的人打交道,心情比较舒畅,而与外貌不漂亮的人打交道,心里容易产生不太舒服的感觉。材料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莱于1950年用现场实验法进行了一个经典而有趣的实验。他以经济学系的大学生为被试,宣布经济学教授因事请假,由一位研究生代课。同时,给每位被试发一份有关该研究生的资料,并要求课后填写一份问卷,描述对代课教师的印象。所发资料有两种:一种是柏兰克先生是本校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曾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现年26岁,服过兵役,已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忱、勤奋、敏锐、实际而又果断的人。"另一种资料,只是把"热忱"二字换成"冷淡",其它文字完全一样。调查结果表明:凡是看过前一种资料的大学生,答卷上多选用"体谅人""不拘小节""富幽默感""好脾气"等字眼,而且在课堂上也愿意主动参加问题讨论,与教师合作;而看到后一种资料的大学生,所作的回答与前面的结果差别很大,多选用带贬义的词汇。戴恩等亦做过实验,给被试呈现外表美、丑、一般的三种不同形象的照片,然后要求被试评定几项与其外表无关的特征,如职业地位、作父母资格、社会职业、快乐程度等。结果,美的得分最高,一般的得分居中,丑的得分最低。问题:(1)读过材料一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外貌能影响人际吸引力呢?8分)(2)结合两段材料谈谈晕轮效应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比如谈谈在管理领域或教育领域的应用)。(12分)

答案: 1)我们知道,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外貌能产生晕轮效应。特别是对不熟悉的人,这种效应容易使人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不正确认知。比如某人的长相漂亮,就容易使人以为他还具有其它一系列好的优点和美德,如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性格良好等等。然而,事实上,相貌美与心灵美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一个容貌丑陋,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随着交往的深入,容貌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交往越深入,人们越会忽略相貌的因素,而更重视内在的美。当然,除了相貌之外,仪表因素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它们都对人际吸引力有影响,因此,为了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花功夫"包装"一下,使自己变得更漂亮、更得体、更有风度是很有必要的,是无可非议的。(2)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象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了对其它特质的评价,使对其它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晕轮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者要注意克服感情色彩的干扰,冷静、客观地评价他人。

2.学会利用这一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注重人际沟通,联络感情,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3452】()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A

A 自我图式 B 自我知觉 C 自我参照效应 D 个人知觉

3453】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的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恶化情感的总和。这属于()理论。c

A 自我参照理论 B 社会交往理论 C 社会互动理论 D 自我意识理论

3454】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是自我提升的策略。 (正确)

3455】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正确)

3456】自我差异理论

答案: Higgins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 self),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

3457】简述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

答案: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己;

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3459】谈谈如何提高自尊?

答案: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纬度。自尊的确定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3460】社会心理学家Jones总结出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为()。A,B,C

A.自我抬高;显示 B.逢迎;谦虚C.恳求;恫吓 D.恫吓;拍马屁 E.谦虚;显露

3461】自我障碍策略

答案: 为了保持自尊,个体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其中自我障碍策略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3462】人们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 (错误)

3463】自我检控

答案: 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34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体像(Body image)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B 某类物体的一个典型或理想的范例叫做原型

C 高自我检控的人喜欢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D 低自我检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

3466】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 A,B,C,D,E

A 个人图式 B 自我图式 C 团体图式 D 角色图式 E 剧本

3467】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 A,B,C,D,E

A 个人图式 B 自我图式 C 团体图式 D 角色图式 E 剧本

3468Kelly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A,B,C

A 行动者 B 刺激物 C 环境背景 D 一致性信息 E 独特性信息

3470】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称之为()。D

A 自利偏差 B 印象管理 C 自我知觉 D 基本归因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15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134
发表于 2004-12-5 20: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15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982
发表于 2004-12-5 2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57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3530
发表于 2004-12-5 2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不是把我发的题重新编辑了一下啊.那多谢了啊。

古人將靠西邊的窗户下摆放書桌, 借透過窗户的陽光以便讀書奮發。 那屋中透下的陽光, 不就是我們渴求的知識嗎? 不正是所謂十年、二十年…的寒窗苦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3472】简述海德的归因理论。

答案: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3473】简述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答案: Kelly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也叫立方体理论。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 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contexts),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和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另外Kelly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discount principle):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347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抑郁型风格的人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

B 乐观型风格的人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

C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D 乐观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帮助

3475】简述JonesDavis对应推论理论。

答案: JonesDavis1965年提出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 trait),即人格、态度、心情等。Jones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在以下两种条件下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3476】试述Bem自我知觉理论。

答案: Bem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即自我知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Bem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3478】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

答案: 答案要点:(1)社会认知与寂寞;(2)社会认知与焦虑;(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3479】简述图式化处理的重要性以及不足。

答案: 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1)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3)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3480】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有哪些()。AB

A 功利主义经济学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博弈论

D 信息经济学 E 文化心理学

3481】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A

A.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B.追求最大利益 C.效用最大化 D.代价最小,报酬最大

3482】酬赏

答案: 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Foa等人通过分析人际关系中的酬赏问题,找出了六种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

3484】社会规范早已为许多人际关系制定了协调的方式,在所有的交换中,它都能提供特殊的指导原则。 (错误)

3485】著名的囚犯困境认为最终的均衡解是()。B

A 都不认罪 B 都认罪 C 其中一个认罪,另一个不认罪 D 没有均衡解

3486】心理学家根据交换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把人们之间的冲突分为()。AB

A.零总和冲突 B.可变总和冲突 C.定合冲突 D.优势冲突 E.劣势冲突

3487】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A

A 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 B 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

C 社会交换和社会促进 D 社会影响和社会懈怠

3491】顺从

答案: 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3493FrenchRaven曾经提出社会力量的来源,包括()。ABCDE

A.奖赏的权力 B.压制的权力 C.参照的权力 D.专家的权力 E.信息的权力

3494】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有()。A,B,E

A.团体的规模 B.团体的凝聚力 C.自我 D.预先的承诺 E.团体的社会支持

3495】当他人存在时,人们工作的更加勤快,请问这反应了()心理学现象。B

A 从众 B 社会促进 C 顺从 D 服从

3497】当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烧汽车、砸商店,这是()心理学现象。B

A 从众 B 社会促进 C 去个体化 D 社会懈怠

3498】社会影响

答案: 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Social power)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3499】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答案要点:(1)文化会影响人们的自我概念。

2)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和文化有关。如中国学生每天只与少数人交谈。

3)文化也决定了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4)人们的社会沟通也与文化有关

3500】从众

答案: 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502】增加顺从的技巧有哪些?

答案: 1)脚在门槛内技巧(2)门前技巧(3)折扣技巧(4)滚雪球

3503】服从

答案: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3504】材料一:我们经常遇到或者亲自作过这样的事:当在商店看到别人排队时,自己也跟着排队,排上队之后,才问为什么排队,是买何种商品;一些人为自己有乐感的孩子买钢琴,培养孩子的特殊能力。社会上就曾掀起了盲目买钢琴的热潮,致使某市钢琴一度脱销。材料二: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在班级、宿舍内随意安排的学生,经过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问题:(1)什么是从众?影响从众的因素有那些?(16分)(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校园从众现象的看法。(16分)

答案: 1)从众(conformity):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情境因素有:团体的规模和团体的凝聚力

个人因素有:自我;个体保持自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需要展开)

2)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此外,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3505Latane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ABC

A 他人的数量 B 重要性 C 直接性 D 所处的空间大小 E 自我

3507】社会懈怠

答案: 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3508】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答案要点:Zimbardo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激起,匿名性和责任分担。而其他心理学家认为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匿名性和自我意识。

350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华生在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时强调了关于遗传的本能因素

B 麦独孤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

C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

D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3510】下列属于遗传构建环境观点中唤起型构建方式的是()。D

A 父母的艺术修养对子女的影响

B 遗传的身体素质好的子女主动选择难度较大的运动

C 来自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信息激活了DNA,从而产生了适当的蛋白质

D 内向的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强化了其安静、内向的性格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511】下列属于反社会行为的是()。D

A 二战时纳粹分子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

B 70年代中期,波尔布特政权控制下的柬埔寨,政府下令杀害了300多万高棉人

C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政府开展的大清洗运动中成千上万人被"清洗"

D 当街聚众斗殴

3513Ekman等人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具有()。 A,C,D

A 普遍性 B 稳定性 C 内在性 D 一致性 E 连续性

3514】以下各项中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有()。 A,B,C,D,E

A 神经质 B 社会赞许倾向 C 羞涩 D 内向-外向 E 智力发展

3516】遗传的影响在生活的早期较大,而环境的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大。( 错误 )

3519】一些行为遗传学家用双生子研究的方法发现:酗酒主要由遗传决定。 (正确)

3520】子女面临的家庭共同性影响有()。A,B,C

A 家庭的社会阶层 B 父母的教育水平 C 儿童教养哲学

D 家庭内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方式 E 出生顺序

3523】下列支持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有()。A,C,E

A 行为遗传学的观点 B 早期精神分析理论 C 概率渐成论

D 早期行为主义观点 E 遗传构建环境的观点

3524】行为遗传学认为遗传对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并直接决定行为。(错误)

3525】行为遗传学通过区分遗传与环境的影响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B,D,E

A 基因分析 B 家系研究 C 脑成像技术 D 双生子研究 E 收养研究

3526】侵犯行为

答案: 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3527】心理学家分析了人们愤怒时的反应,指出人们常采用的方式有()。 A,B,C,D,E

A 口头或象征性攻击 B 向第三方说或诅咒

C 攻击无生命物体 D 平静活动 E 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

3530】引起侵犯行为的因素有()。 A,B,C,D

A 受到他人攻击 B 遭遇挫折 C 归因方式 D 极端温度 E 宣泄

3532Bandura的假人实验说明()。C

A 交互报复使得家庭暴力酝酿更多的家庭暴力

B 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到自身是否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C 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后学会

D 挫折不一定导致侵犯行为

3533Anderson认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在3841摄氏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下降。(错误)

3534】下列有关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论述正确的是()。C

A 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不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上来

B 情景中与侵犯有关的线索能够使得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但不会引发侵犯

C 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即"去抑制"

D 大的噪声、暴力与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这是一种"武器效应"

3535Zimbado认为与去个体化行为有关的因素有()。 A,D

A 个体从群体中所获得的不败感 B 群体引起的直接的生化刺激

C 团体活动引起的个体行为的"去抑制"

D 个体在群体中具有匿名性 E 群体极化现象

3536】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 (正确)

3537Franzoi认为媒体暴力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与以下一些原因有关()。 A,B,C

A 看到他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我们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

B 儿童在观看暴力片的时候,会发展出一套侵犯性的剧本指导其行为

C 暴力片中的情境对侵犯行为有认知启动的作用

D 观看暴力影片使被试的攻击性增强

E 看过大量暴力影片的人们产生的生理激起水平较高

3538】心理学家Brehm用归因理论解释逃避接受帮助的行为,认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自己的这种自由。(错误)

3540】下列不属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的是()。C

A.是否受他人喜欢 B.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C.是否具有人格魅力 D.性别的影响

3541】利他行为

答案: 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3542】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于()。C

A 儿童模仿了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

B 助人与利他行为是社会进化的结果

C 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D 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3543】社会进化论认为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规范有()。B,C,D

A 社会选择规范 B 社会责任规范 C 相互性规范

D 社会公平规范 E 社会正义规范

3544】同情性关怀

答案: 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3545】简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答案: 心理学家Latanē和Darley认为,旁观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为缺乏的原因,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这种现象叫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责任扩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就越少,这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2.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其他人的漠视行为使得人们认为没有什么紧急的事件发生。3.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3548】内疚感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也能增加利他行为。( 错误 )

3549】结合有关研究说明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性。

答案: 1.惩罚往往使得受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Straus等人的研究发现因模仿或者由于受罚者愤怒的增加,惩罚使得受惩罚者更具有侵略性。2.这种侵略性可以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研究发现不论男性女性,儿童期受到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Straus等人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

3550】简述挫折的定义及其造成中国家庭挫折的原因。

答案: 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在中国家庭中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儿童教养、金钱、社交活动、性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3551】案例1:作家刘心武眼中的"324"事件"324"陕西体育中心所发生的事端,造成公共财产的严重损失当然是令人遗憾的事。有人认为这是自1985"519事件"以来的第二次"足球骚乱",而且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了那一回,并指称西安闹事的那些球迷为"足球流氓"。……中国足球的市场化派生出了种种问题,尤其尖锐的是眼下已进入司法调查阶段的"黑哨"问题,导致了公众普遍的焦虑---相信这也正是触发"324"西安球迷情绪狂乱的一大心理背景……中国足球的进步,特别是男足终于圆了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梦,市场化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催生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广大的球迷所体现出的热情、激情、浪漫情怀,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324事件"作为一桩个案,应该从学理上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据我所知,在英国,有一批被称为"足球流氓"的人,他们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近乎职业性地到足球赛事上去寻衅滋事,哪里有大的赛事他们就一定到那里去集结;二是必定无事生非,他们拥戴的球队输了要闹,赢了也要闹,觉得裁判不公要闹,就是裁判没惹他们也要闹,总之他们是闹定了,闹事第一,看球第二;三是他们一闹必闹大发,打、砸、抢、烧是家常便饭,更有持枪行凶,造成人员伤亡的。……我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球迷中,还并没有这样的"足球流氓"出现。最好永远也不要出现。我们的传媒在使用"足球流氓"这个语汇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对待本国的球迷,又尤其是对待比如"34事件"中因偶发性狂躁而闯下祸的那些年轻人。案例2:北京青年报:"京骂"刺了谁的耳在讨论"京骂"问题之前,必须承认一个前提,即足球是一项充满激情和血性的运动,因此,足球场上不可能出现音乐厅里那样礼貌的掌声和有节制的欢呼。……京骂"毕竟是骂,虽然对有些球迷来说,喊两句"京骂"已经成了习惯性的宣泄和调侃,但对于被骂者来说,带来的却总是伤害……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一向都没有太好的评价,于是吼起"京骂"来就觉得理直气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对于那些在场上踢球的运动员来说,听着满耳的骂声,他们会不会觉得为这样的观众踢球,显得很没意思,甚至觉得有些屈辱?在这样不太善意的互动中,中国足球进步的步伐,会不会有些迟缓?……在韩国的世界杯赛场上,中国球迷表现得自尊而节制,几乎没有"京骂"的出现。可是,没有"京骂",却又找不到其他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和狂热,和其他国家的球迷比起来,中国球迷有些尴尬。所以,应该早日抛弃"京骂",找到更恰当、更符合世界足球发展方向的球迷文化。问题:1.结合案例1,谈谈你对传媒在使用"足球流氓"这一语汇的看法。(4)2.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你认为"京骂"产生的可能有哪些原因?(6分)3.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应该如何对球迷加以引导以减少"京骂"的出现?(10分)

答案: 要点:1"足球流氓"这一语汇并不一定恰当。"324"事件中的闹事者并不一定都是职业性地到足球赛事上去寻衅滋事的流氓。普通的大众球迷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丧失理性或者出现极端的行为。(举例说明)可能存在一部分性质类似的"足球流氓",但需要经过实证调查,不可随便贴标签。这对国足的发展会有不利影响。

2.原因可能有:(1)不良情绪需要宣泄,比如说挫折感等。球场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背景。(2)一个偶发的事件或者一个人的不良行为,就可能成为一种产生侵犯性行为的"线索",导致公众的集体宣泄。类似"武器效应"。(3)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心中都有好斗的本能,运动的本质就是理性地体现这样一种本能。"足球骚乱"是国球迷对待足球时在心态上的不成熟的表现。(4)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体化"现象,群体中的个体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个体从群体中获得的不败感。(5)兴奋转移:大的噪声、暴力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球场环境提供这些兴奋激起。(6)从众行为。(结合案例详细阐述,答到5点即可)

3.解决方法:(1)个人在社会中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与人沟通、听音乐或者是艺术创作。需要加以引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2)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通过孩子影响父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作用机制。从本质上解决看台秩序问题。(3)在看台这样的特定环境下,由于"直接性",他人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我们可以对一些球迷团队的组织者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比赛中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当文明行为成为主流的时候,大众的从众心理会使得看台的秩序更好。(4)物理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的社会行为。我们应该给球迷一个舒适、宽松的看球环境,比如说给球迷提供喝水的纸杯就比收走球迷手中的矿泉水瓶能更有效地引导球迷的情绪。一个很小的细节可能就可以成为情绪宣泄的"导火索"。(5)从心理学上看,许多侵犯性的行为都是来自于"偏见",而"偏见"并不是来自于对对方的认识,而是来自于对方所属的团队。所以,消除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立团队之间的直接接触。在球场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球迷组织起来,让他们多互相接触,让球迷与球员也互相接触,通过一些活动来对情绪加以引导。俱乐部不仅仅要建设好的球队,也要建设好的球迷队伍。

355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E

A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预测行为就越准确

B 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态度预测行为越不可靠

C 公众自我意识较高的人,用其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D 仅仅增加对态度对象的信息是无法使人们的态度强度增加的

E 态度的可接近程度越高其预测行为的效度越高

3554】态度的心理功能有()。A,B,C,D

A.效用功能 B.知识功能 C.自我保护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E.平衡功能

3556】社会赞许

答案: 指被试对问题反应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回答,而不能反应被试自己内在的感受。

3557】简述语义区分量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案: 语义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让被试加以判断的量表。现在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稍加修改,把两极形容词拆开,并用这种方法建构人格问卷。比如杨国枢、王登峰等人最近几年中就用这种方法发展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问卷。

3559】认知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认知既影响情感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错误)

3560】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基于情感反应的态度只是一些简单的态度,我们绝大部分的态度都是基于认知与学习的结果。(正确)

3561】态度的学习机制有()。 A,B,C

A 联结 B 模仿 C 强化 D 灌输 E 认同

3562】对有计划行为理论的批评主要有()。AC

A 人类的行为有时候自发的、无意识的

B 人们不一定能清晰地知觉到控制感的大小

C 习惯性行为不受理性因素影响

D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可能会发生变化

E 主观规范是因人而异的

356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C,D,E

A 态度改变随着说服者和被说服者之间原有的态度差异的增加而增加

B 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C 自尊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比较敏感,因而易被说服

D 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

E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3567】曝光效应

答案: 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Zajonc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

3568】简述有计划行为理论。

答案: 该是Ajzen1991)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中发展出来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也是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感受到的其他重要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

3569】下列体现了角色扮演对改变人们某些顽固态度的作用的因素是()。C

A.被说服者的人格 B.被说服者的心情 C.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D.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

3570】结合有关研究说明不当理由与认知失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管理中激励的看法。

答案: 答案要点:(1)认知失调理论是由Festinger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在Festinger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2FestingerCarlsmith的报酬对态度改变的影响的实验。(3)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4)较轻的惩罚也可以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12 10:54 , Processed in 1.1827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