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管理概论 》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1、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广泛,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内容,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课件,掌握课程讲解、课程作业、综合练习等栏目的内容。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识记重点名词、重要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学以致用。
2、把握重点内容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掌握重点内容,但切忌孤立地抓重点。大纲中有领会、识记、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加以注意。识记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名词、概念、重要知识点。领会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考试重点是领会和识记层次的内容。
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和要求是:
(1)识记是要求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的名称、含义,有关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表述。这部分内容多出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等题型。
(2)领会是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叙述、辨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试卷中的各类题都会涉及到领会的内容,简答题、论述题在此部分内容中出。
(3)了解层次的内容作为一般了解即可,也就是学习一遍,留下一些印象,可能记住或领会一些东西。个别考试小题目会涉及到。
二、考核方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方式:闭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2、试卷结构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六、论述题,共1题,17分。
三、各题型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
2.多项选择题
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
3.判断题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尤其是考察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正确理解,比如其应用的条件或范围等,因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迷惑性比较大,往往只是某个词决定了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因此,答题时需要仔细揣摩,辩明真伪。
4.名词解释题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5.简述题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有关理论、观点、方法的掌握,一般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层次清晰。
6.论述题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有关的重点理论、观点等提出问题,要求考生能够全面理解这些基本原理,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点面结合,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能够全面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论据充分,说理流畅。
四、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 企业 1、 企业的概念及企业类型的划分。(领会)
2、企业经营方式: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因。(领会)
3、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识记)
4、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识记)
5、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基本特征。(领会)
6、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类型。(了解) 第二章 企业管理综述 管理二重性原理的基本含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识记)
企业管理的职能。(领会)
3、企业管理的内容(识记)
4、企业管理方法论基础。(了解)
5、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概念、特点。(识记)
6、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建立规章制度工作、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领会) 第三章 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1、企业领导体制的概念。(识记)
2、厂长(经理)负责制。(了解)
3、我国公司制企业的领导体制。(识记)
4、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原则。(领会)
5、组织机构的形式选择:(1)职能制结构(2)事业部结构(3)矩阵组织结构。(领会) 第四章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1、企业文化的提出。(了解)
2、企业文化概念、内容和特征。(领会)
3、建设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领会)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区别。(了解) 第五章 工资分配 1、结构工资制的原理(职工劳动形态的划分)和构成。(领会)
2、其他类型的工资制度。(了解)
3、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了解) 第六章 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1、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了解)
2、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点。(领会)
3、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1)战略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 (4)战略方针(5)战略阶段(6)战略对策。(识记)
4、企业经营战略体系的组成。(识记)
5、经营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识记) 第七章 企业战略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研。(了解)
2、市场需求分析的内容。(了解)
3、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领会)
4、战略综合分析内容。(识记)
5、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领会) 第八章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1、企业使命的概念和内容。(识记)
2、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及总体战略决策。(领会)
3、企业职能战略的概念和特点。(识记)
4、经营计划的概念和特点。(识记) 第九章 技术开发 1、技术开发的概念和种类。(识记)
2、技术开发的对象。(领会)
3、技术类型、技术结构的概念和内容。(识记)
4、技术评价的内容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了解)
5、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设计程序、工艺管理工作的内容等。(了解) 价值工程 价值、产品功能、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价值工程的含义。(领会)
2、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识记)
3、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收集情报资料,功能定义、功能分析、功能整理的含义。(识记) 第十一章 生产过程组织 1、生产过程的组成。(领会)
2、生产过程组织的要求。(领会)
3、生产类型的划分。(识记)
4、工序的概念和工序的类型,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的概念及优缺点。(识记)
5、流水生产的含义和特点。(识记) 第十二章 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 企业定员的概念和作用(识记)
企业定员的方法。(识记)
作业组的组织。(了解)
4、劳动定额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识记)
5、工时消耗分类: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作业时间、标准时间、非标准时间的含义和构成。(识记) 第十三章 生产计划 1、生产计划的各种指标。(识记)
2、生产计划工作的原则。(识记)
3、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要做哪些工作,生产进度安排方式。(了解) 第十四章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1、生产作业计划的含义。(识记)
2、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在制品定额的概念,在制品定额法、提前期法、生产周期法的概念及其适用的生产类型。(识记)
第十五章 全面质量管理
1、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含义。(识记)
2、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特点。(领会)
3、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识记)
质量体系的概念和质量体系的内容。(领会)
5、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七种):含义、用途、图形。(了解)
第十六章 设备管理
1、?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技术经济措施。(识记)
2、设备维护保养的类型。(识记)
3、设备磨损与故障规律:磨损的阶段、故障的发展阶段。(识记) 4、设备维修的经济指标:单位产品维修费用、维修费用率。(了解) 第十七章 市场营销与市场开拓 市场营销的概念。(识记)
市场营销工作的地位、内容和作用。(领会)
3、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的标志。(了解)
4、选择目标市场的条件。(识记)
5、市场开拓策略。(识记) 第十八章 市场营销的主要工作 1、产品的品牌含义与功能。(识记)
2、销售服务策略的选择: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的选择。(识记)
3、产品定价需考虑的因素和定价原则。(领会)
4、产品定价的具体方法。(了解)
5、促进销售、公共关系的含义,营业推广的含义和形式。(识记) 第十九章 市场营销计划与组织 1、营销计划含义。(识记)
2、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组织形式。(识记)
第二十章 企业资金筹集
1、企业筹集资金的具体要求。(领会) 2、企业资金筹集方式。(了解)
3、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和表现形式。(了解) 4、资金成本的含义、综合资金成本率的计算。(了解) 第二十一章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的概念与组成、流动资产的特点。(领会)
2、固定资产概念与特点。(领会)
3、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了解)
4、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概念。(识记) 第二十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 成本和费用的内容:应该计入成本的项目和不应该计入成本的项目。(识记)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识记) 第二十三章 利润管理与财务分析 利润总额、净利润的形成。(了解)
2、利润分配的程序。(识记)
4、评价企业偿还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识记)
备注:
了解:能再认和理解
识记:能准确记忆并理解
领会:能解释推导
应用:能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