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3|回复: 2

[转帖]06年串讲----中级会计实务(10-11章)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756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0838
发表于 2006-5-15 18: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章 费用 一、费用分类 1.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即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 2.按照经济用途分类: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成本项目包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2.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对外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的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 A.直接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答案】B 三、制造费用的核算 1.制造费用归集 (1)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车间生产用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2)制造费用还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和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检验费等。生产工艺用动力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也包括在制造费用中。 2.制造费用分配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 )。 A.生产工人待业保险费 B.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C.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 D.生产车间设备租赁费 【答案】 A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3.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4.约当产量比例法。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6.定额比例法。 【例题】下列各项中,最终会归集到生产成本中的有( )。 A.生产工人的待业保险费 B.生产车间经营租赁租入设备的租金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费 【答案】BCD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答案】ABCD 五、期间费用的核算 必须掌握内容。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一、收入的分类 【例题】企业取得的下列款项中,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的有( )。 A.出租固定资产收取的租金 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C.出售原材料收取的价款 D.出售自制半成品收取的价款 【答案】ACD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在对销售商品收入进行计量时,应注意区别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两个概念。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发生当期财务费用。对于购买方而言,实际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取得当期的财务费用。 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三)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 在进行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时,首先要考虑销售商品收入是否符合确认条件。符合所规定的4项条件的,企业应及时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关销售成本;否则,不能确认收入。不符合确认条件但商品已经发出的情况下,应将发出商品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来核算。 (四)特殊情况下的商品销售 1.代销商品 代销商品分别以下情况确认收入:(1)委托方:无论视同买断还是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方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2)受托方:无论视同买断还是收取手续费方式,均不作为库存商品购进处理;视同买断: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确认为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收取手续费:受托方在商品销售后,不确认商品收入,按应收取的手续费确认劳务收入。 2.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同时,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 3.预收款销售。在商品交付前预收的货款应作为销售方的一项负债处理,待货物实际交付后确认销售收入。 4.售后购回。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应当确认收入。 成本80万元 售价100万元 回购价106万元 5.售后租回。在这种销售方式下,应当分别情况处理:(1)如果售后租回形成一项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单独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2)如果售后租回形成一项经营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摊。 【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商品出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01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万元。当日,甲公司又将该批商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回。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收益为( )万元。 A.-10 B.40 C.160 D.210 【答案】B 【解析】如果售后租回形成一项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单独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应确认的递延收益=1000-(1010-50)=40(万元)。 6.房地产销售。 7.商品销售退回。 (1)销售退回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等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科目。 (2)如企业确认收入后,又发生销售退回,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如该项销售已经发生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的,应在退回当月一并调整; (3)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在这种销售方式下,购买方在接受交货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一般不应确认收入,但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或检验是为最终确定合同价格而必须进行的程序,则可以在商品发出时,或在商品装运时确认收入。 9.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这种销售方式下,如果企业能够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的,应在发出商品时,将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不确认收入;如果企业不能合理地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则在售出商品的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不跨年度的劳务 提供劳务收入按完成合同法确认,确认收入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的总金额。 (二)跨年度的劳务 1.在资产负债日,如果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予以估计,则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劳务完成程度的确定方法有已完成工作的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2.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不能可靠地估计所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则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按以下办法处理:(1)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同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不确认利润。(2)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差额,确认为损失。 【例题】B企业2003年4月1日接受一项咨询合同,咨询2年,咨询合同收入为30万元,分三年等额支付。估计总成本为18万元(全部为工资费用),2003年支付7万元,2004年支付9万元,2005年支付2万元。采用对已提供的劳务量占应提供的劳务量的百分比法。 要求:编制2003年、2004年、2005年会计分录。 2003年 (1)借:劳务成本 70000 贷:应付工资 70000 (2)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 (3)2003年确认收入=30×(9/24)-0=11.25(万元) 2003年确认成本=18×(9/24)-0=6.75(万元) 借:预收账款 11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7500 贷:劳务成本 67500 2004年 (1)借:劳务成本 90000 贷:应付工资 90000 (2)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 (3)2004年确认收入=30×(21/24)-11.25=15(万元) 2004年确认成本=18×(21/24)-6.75=9(万元) 借:预收账款 1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0 贷:劳务成本 90000 2005年 (1)借:劳务成本 20000 贷:应付工资 20000 (2)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 (3)2005年确认收入=30×(24/24)-(11.25+15)=3.75(万元) 2005年确认成本=18×(24/24)-(6.75+9)=2.25(万元) 借:预收账款 37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2500 贷:劳务成本 22500 【例题】A企业接受一项劳务,采用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费用。合同总收入为30万元,初始估计总成本为2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年度 本年已发生成本 估计将要发生成本 2004年 8万元, 12万元, 2005年 7万元 6.43万元 2006年 8万元 0 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 要求:计算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应确认的收入和成本。 3.【答案】 (1)2004年完工程度=8/(8+12)=40% 2004年确认收入=30×40%-0=12(万元) 2004年确认成本=20×40%-0=8(万元) (2)2005年完工程度=(8+7)/(8+7+6.43)=70% 2005年确认收入=30×70%-12=9(万元) 2005年确认成本=(8+7+6.43)×70%-8=7(万元) (3)2006年完工程度=100% 2006年确认收入=30-12-9=9万元) 2006年确认成本=(8+7+8)-8-7=8(万元) (三)特殊劳务交易 1.安装费收入。如果安装费是与商品销售分开的,则应在年度终了时根据安装的完工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安装费是商品销售收入的一部分,则应与所销售的商品同时确认收入。 2.广告费收入。宣传媒介的佣金收入应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予以确认。广告的制作佣金收入则应在年度终了时根据项目的完成程度确认。 3.入场费收入。因艺术表演、招待宴会以及其他特殊活动而产生的收入,应在这些活动发生时予以确认。如果是一笔预收几项活动的费用,则这笔预收款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 4.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收入。如果所收费用只允许取得会籍,而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则在款项收回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时确认为收入。如果所收费用能使会员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出版物,或者以低于非会员所负担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则该项收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5.特许权费收入。特许权费收入包括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以及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及专门技术等方面的收入。其中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部分,应在这些资产的所有权转移时,确认为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部分,在提供服务时确认为收入。 6.订制软件收入。主要是指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不包括开发的商品化软件。订制软件收入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 7.定期收费。企业应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如某物业管理每月末将应收取的劳务费确认为当月收入。 8.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如商品的售价内包括可区分的在售后一定期限内的服务费,应在商品销售实现时,按售价扣除该项服务费后的余额确认为商品销售收入。服务费递延至提供服务的期间内确认为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设置“递延收益”科目,核算所售商品的售价中包含的可区分的售后服务费。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如果合同、协议规定使用费一次支付,且不提供后期服务的,应视同该项资产的销售一次确认收入;如提供后期服务的,应在合同、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如合同规定分期支付使用费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合同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五、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建造合同分为两类: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两部分;合同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在确认和计量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2.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则不能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而应区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例题】2004年4月1日,甲建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项总金额为10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一条高速公路,工程于2004年4月1日开工,预计2006年3月30日完工。该公司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最初预计总成本为8000万元。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2004年甲公司实际发生施工成本为3000万元, 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为5000万元;与A公司已结算工程价款3800万元,实际收到A公司工程款项3500万元。 (2)2005年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分包合同,委托B公司承建该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桥梁的建造任务。合同总金额为1000万元,规定期限为2年,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至2005年12月31日已完成工程进度的60%,2005年12月31日向B公司支付了工程款。甲公司发生成本为3200万元。此外2005年因价格因素将预计总成本调整为8500万元,估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1700万元。与A公司结算工程价款4500万元,实际收到A公司工程款项4200万元。 (3)2006年B公司所承建桥梁建造任务全部完成经验收合格,按照合同规定向B公司支付工程尾款。因客户要求变更合同并同意支付变更收入300万元。甲公司发生成本为1400万元。与A公司结算工程价款2000万元,其余工程款尚未收到。 要求:计算编制甲公司各年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2004年 (1)甲公司发生各种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000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3000 (2)与A公司已结算工程价款 借:应收账款 3800 贷:工程结算 3800 (3)实际收到A公司工程款项 借:银行存款 3500 贷:应收账款 3500 (4)确认计量收入费用 ①完工程度=3000÷(3000+5000)=37.5% ②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0×37.5%=3750(万元) ③应确认的毛利=(10000-3000-5000)×37.5%=750(万元) ④应确认的合同费用=3750-750=3000(万元) ⑤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750 主营业务成本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 2005年 (1)向B公司支付了工程款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甲公司发生各种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200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3200 (3)与A公司已结算工程价款 借:应收账款 4500 贷:工程结算 4500 (4)实际收到A公司工程款项 借:银行存款 4200 贷:应收账款 4200 (5)确认计量收入费用 ①完工程度=(3000+600+3200)÷(3000+600+3200+1700)=80% ②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0×80%-3750=4250 ③应确认的毛利=[10000-(3000+600+3200+1700)]×80%-750=450 ④应确认的合同费用=4250-450=3800 ⑤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450 主营业务成本 3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50 2006年 (1)向B公司支付了工程款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2)甲公司发生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400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1400 (3)已结算工程价款 借:应收账款 2000 贷:工程结算 2000 (4)确认计量收入费用 ①应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0+300)-3750-4250=2300 ②应确认的毛利=[10000+300-(3000+600+3200+1400)]-750-450=900 ③应确认的合同费用=2300-900=1400 ④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900 主营业务成本 1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300 (5)2006年完工 借:工程结算 103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82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756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083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8: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 七、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 【例题】下列各项中,会导致工业企业当期营业利润减少的有( )。 A.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C.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手续费 D.出售短期债券投资发生的净损失 【答案】BC (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必须掌握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包括内容。 【例题】企业计提的下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计入或冲减科目 坏账准备 管理费用 存货跌价准备 管理费用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 【例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建设期间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C.筹建期间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 D.经营期间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 【答案】 D 【例题】下列各项中,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D.工程建造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 【答案】C (三)补贴收入 企业实际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助,应于期末,按应收的补贴金额,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实际收到补贴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补贴款”科目。如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助,企业应于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八、所得税 1.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2)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主要区别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本期所得税费用。 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的共同点是: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均在产生的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抵减所得税费用。 特点 债务法 “递延税款”科目余额的含义 该账面余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而不是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的时期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因此,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需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用现行税率计算 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用现行税率计算 递延税款 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 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税率 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 【例题】A公司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95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发生的应税时间差异为525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45万元,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80万元。采用债务法时A公司本期“递延税款”发生额( )万元。 递延税款 -1500×(30%-33%)=45可抵减时间性差异45×30%=13.5 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80×30%=54 期初余额:495(=1500×33%)应纳税时间性差异525×30%=157.50 递延税款发生额=45+13.5+54-157.50=-45(贷) 【例题】A公司采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2002年初递延税款账面余额(贷方)49.5万元;2002年前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从2002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率调整为30%。该企业2002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5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本年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4万元; (2)本年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万元; (3)本年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万元; (4)本年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0.5万元; (5)企业债券利息收入5万元; (6)本年支付非广告性质的赞助费7.5万元; (7)支付税收罚款1.5万元; (8)国债利息收入3万元; 【答案】 (1)2002年应交所得税=[450+(4-1-2+0.5)+7.5+1.5-3]×30%=137.25万元 (2)递延税款发生额=-49.5÷33%×(30%-33%)+(4-1-2+0.5)×30% =4.95(万元)(借方) (3)2002年所得税费用= 137.25-4.95=132.3(万元) (4)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32.3 递延税款 4.9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37.25 (三)资产减值涉及所得税会计问题 【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5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 2005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 2005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数 本年转回数 年末余额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20 90 150 6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500 100 0 1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300 0 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0 150 0 150 【答案】 应交所得税额=[5000+(90-150+100+300+150)]×33%=1811.7(万元) 递延税款发生额=(120+1500)×(33%-15%)+ (90-150+100+300+150)×33%=453.3 所得 税 费用=1811.7—453.3=1358.4(万元) 此外,对外捐赠资产作为永久性差异、企业为减资等目的回购本公司股票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一致无须进行纳税调整、分期摊销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作为时间性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3957

回帖

6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46575
发表于 2006-5-16 09: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满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7 03:28 , Processed in 1.0654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