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一)、“客户至上”的组织结构
拥有6万8千名职工的丰田水管车公司于1989年进行了一次组织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动,废除了处、科体制,而实行了以重视工作能力、以工作成绩为中心的工作小组制,把企业建成具胡“客户至上”形象的组织。
原技术、事务部门的部门、处、科等金字塔式的纵向组织结构,经过改革,成为没有层次的扁平的组织,即工作室制。具体做法是把原有部门中的2-3个处合并建成工作室,而各个工作室之间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不同,临时建立各种相应的工作小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 使得部长或室长一个人就能够解决室内的事务,加快了领导决策的速度;
2、 从部长到组织都是室内普通一员,小组的领导是根据任务的不同而随时换人的。
也就是说,原来的部门、处长、科长的各种工作,根据不同的情况而 选人担任。这样在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就取消了各种等级职务。在代表公司对外接触方面,由于要考虑到资格、待遇等因素,因此在新组成的工作小组中全部是一般的组员,而在对外处理问题时还可保留原来的头衔。通过这种灵活的组织结构,实现了繁重工作所需求的高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请回答以下问题:
一、原有的组织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答:1、分工不合理,职位系统不清晰而造成上下左右职责关系的明确;
2、信息系统不流畅,沟通不良;
3、 决策周期长,行动迟缓,效率低下;
4、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5、 本位主义严重,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本案例采取了什么样的调整政策?
答: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有: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策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等。
本案例采取的是局部调整策略。
(二)、企业组织机构中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东信公司近几年在总载周聪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然而同时,一向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开始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公司原先是根据职能来设计组织结构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营销、生产、人事、采购、研究与开发等。随着公司的壮大,产品已经从单一的电视机扩展到冰箱、空调等诸多电器。旧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产品的多样性。职能部门之是矛盾重重,主要决策均需要周聪亲自做出。
于是周聪决定根据产品种类将公司分成九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每一公司经理对各自经营的产品负有完全责任,只要能赢利,总部就不再干涉分公司的具体动作。但是公司重组后总裁感觉到很难再对每个分公司充分的控制了,各分公司经理常常不顾总公司的方针政策,各自为政,而且分公司之间在采购、人事等职能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交叉重叠。
周聪认识到他在分权方面有些过分,下令收回分公司经理的一些职权,并强调了总裁对以下事项具有最终决策权:(1)超过10万元的友出(2)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3)营销战略的制定(4)重要人员的任命。职权被收回后,分公司经理纷纷抱怨,有人递上了辞呈。周聪当然明白这一举措极大地挫伤了分公司经理的积极性,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东信公司重组前后的组织结构各属于什么类型?
答:重组前是直线制结构,或职能制结构;重组后是事业部制结构。
二、两种组织结构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答:直线制结构的优点:由于同专业人员在一起工作,产生了规模经济。缺点:部门协调困难,适应性差。 事业部结构的优点:权力下放,强化了分公司经理的职能。主要缺点:失去了规模经济,同一专业的人员被分到了不同的分部工作。组织结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