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1

200610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2

主题

22

回帖

811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114
发表于 2007-1-10 2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K004B 西方经济学 样卷(闭卷考试)说明: 此套试卷为考试样卷,与考试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一致,供同学们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之用,只起到示范作用,不是实际考试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   B.消费者收入增加,该商品供给量增加  C.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 2.若 和 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于零,则( )。 A. 和 是互补品  B. 和 是替代品 C. 和 是必需品 D. 和 是低档品 3.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为( )。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扩展曲线  C.恩格尔曲线  D.收入—消费扩展曲线 4.某个厂商的产出数量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产出数量总成本 0500 1550 2575 3590 4610 5640 6700 厂商生产第几单位的产量时边际成本为最低? A.第一单位 B.第二单位 C.第三单位 D.第四单位 5.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 )。A.减少生产 B.增加生产C.提高价格 D.停止生产 6.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获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7.凯恩斯认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是( )。 A.边际消费倾向  B.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水平 C.价格总水平 D.技术进步 8.假定 曲线与 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 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 )。  A.增加投资  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减少货币供给量  D.减少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 9.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投资的增加会导致( )。  A.总需求增加 B.总需求减少 C.总供给增加 D.总供给减少 10.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C.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DCDDBBAB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要解决( )。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政府确定多少货币量E.采用何种经济制度 12.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  A.商品价格的变化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13.古诺模型假定( )。  A.行业中有两个厂商B.边际成本既定C.每个厂商都假定另一个厂商的价格不变D.每一个厂商都假定另一个厂商的产出数量不变E.每个厂商都试图联合 14.政府购买乘数等于( )。  A.收入变化量除以政府购买的变化量 B.政府购买变化量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D. 的倒数  E. 的倒数 15.如果商品 对于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 大于 和 的价格之比 ,则( )。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B.消费者应该增加 的消费,减少 的消费  C.消费者应该减少 的消费,增加 的消 D.消费者没有获得最大效用 E.应该调整 和 的价格 题号1112131415 答案ABCBCDEABDACEB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收入—消费扩展线又称收入—消费曲线,也简称为收入扩展线。它表示,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2.菲利普斯曲线 又称价格调整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研究英国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一条曲线,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被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 3.垄断市场 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一市场上是唯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 4.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将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支持价格,它在农产品市场上是如何加以运用的?解答: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上运用较多。为了把价格维持在高于均衡价格之上,并实现价格的平稳,稳定农业生产,许多国家采用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在具体运用中,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代理机构按照某一平价购买农产品,建立库存。在供大于求时,继续购买农产品增加库存,从而起到增加需求的作用;在供小于求时,减少库存,供给农产品,从而起到增加供给的作用。通过政府改变需求或供给使得价格维持在支持价格水平上。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稳定基金法,即政府或代理运用政府基金在支持价格水平上向农民订购农产品。当供大于求时,农产品价格低,农民可以按支持价格向政府出售。如果供小于求时,农产品价格高,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农产品。这样,可以把农产品维持在支持价格以上。  支持价格的运用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其积极意义。以对农产品实行的支持价格为例,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支持价格政策也有其负作用,这主要是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解答: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私人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的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私人物品不同,大部分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出现失灵。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因而消费者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或者“逃票人”。结果,生产公共物品的厂商很有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因而直接依赖市场会导致缺乏供给或供给不足。  (2)公共物品经常具有的另一个特性是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一个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时会影响到另外一个人对该商品的消费,从而需要厂商增加供给量。私人物品大都具有竞争性,而大多数公共物品却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例如,广播、电视、公路、桥梁等。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性说明,尽管有些公共物品的排他性可以实现,但它并没有按边际成本定价,因而是缺乏效率的。  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 3.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如何得到的?其中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与变动要素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有何联系? 解答:  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可以由成本、产量以及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来。事实上,厂商要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就必须使用一定的要素投入量,从而带来一定的成本。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    若生产函数为 ,成本方程为 ,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 ,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 。    (2)其中,平均可变成本 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相关;边际成本 与给定要素价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   所以, 与 的变化趋势相反, 曲线呈 型, 曲线呈 型; 与 的变化趋势也相反, 曲线呈 型, 曲线则呈 型。 五、计算题(本题9分)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 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解答:  (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 ,先求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对该函数求导,可以得到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利用均衡条件 ,可得方程: (另外的负数解舍去)厂商的利润可以通过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得到,即 所以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利润分别为 。   (2)当厂商的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将停止营业。先求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平均可变成本的方成为: 当 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为 ,所以当价格下降为 时,厂商必须停产。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部分。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为 ,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其中 六、论述题(本题20分) 概述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的基本内容。解答: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消费者的资产、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消费支出。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这样,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等号左边的 表示消费,右边的 表示函数关系; 表示收入; 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区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以 表示消费, 表示收入,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为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以 表示消费增量,以 表示收入增量,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为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 的斜率。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零小于 。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斯理论的假设,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 。这是因为,既是收入为零,也必定存在基本消费。如果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就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 表示消费; 表示收入; 和 都是常数。其中, 表示自发消费或基本消费,即当收入等于零时,消费等于 ,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和 的乘积 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公式 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当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曲线上的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

回帖

811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1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2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相关资料受限制无法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10 04:23 , Processed in 0.9101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