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易(洛杉矶) 张艺谋的电影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就是他独特的电影语言,以及应用这些语言所达到的淋漓尽致的地步。张艺谋精心剪裁故事,情节、人物、场景,填入他所独创的电影格式中。正如诗人填词一样,必须精心挑选用词,才能合平仄押韵,其过程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填词难免因韵害义,更严重的是没有意境,光有华丽语言,而无实质内容。同样,张艺谋太过注意电影语言的运用,难免损害电影本身,忘了好的故事,这就是为何张艺谋电影总会引发许多争论的原因。 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英雄》,虽获得奥斯卡提名,但未能获奖,同时中国国内也是恶评如潮。究其原因,是这两部电影脚本的先天不足,算不上好故事。他专注于制造完满的电影语言,但整个影片苍白无力。正如平仄,押韵工整,语言华丽,但无内容,没有意境的诗,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字游戏,虽悦耳,却不能感动人。因此《十面埋伏》和《英雄》亦可说是电影语言的游戏。 在人文思想上合美国胃口 张艺谋早期的《红高梁》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脚本是优秀中篇小说,有了实质内容,再裁剪成独特的电影格式,成功当不在话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肯定是吸取了《十面埋伏》和《英雄》失败的教训,以曹禺的《雷雨》作为脚本。不可否认的是,《黄金甲》算得上是一个故事性强,电影语言丰富的影片。就像一首有意境且韵律合格的诗歌般引人入胜。 能夺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有两个特色,一是电影语言的创造性应用,二是故事所表达的人文思想。张艺谋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和应用上,已获得了美国影评界的认可。例如《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黄金甲》的文章,一开头就说,“毫无疑问,张艺谋是位杰出的电影制作人”。《纽约时报》称赞《黄金甲》是“色彩、符号和激情俱佳”。《洛杉矶时报》则称赞张艺谋有特别的才能,能将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转化成具有特别风格的电影。 张艺谋大概意识到他的影片的人文精神不够,故这次不惜借用《雷雨》的情节,作为故事主干。这样看起来是做对了,美国几大媒体都赞叹不己。 例如,《纽约时报》的影评认为,《黄金甲》具有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和黑色幽默,《洛杉矶时报》则认为,影片使人想起许多优秀的电影,如《李尔王》、《十诫》等。而王室中病态的人际关系,让人想起希腊神话。《华盛顿邮报》甚至将《黄金甲》与1968年的电影《冬狮》相提并论。该影评甚至将巩俐与一代影后、曾四次获奥斯卡奖的凯瑟琳·赫本相比,认为巩俐的表演几乎与赫本在《冬狮》中演出一样出色,而赫本曾因在《冬狮》中的杰出表演而获得奥斯卡奖。因此,《黄金甲》在人文思想上,算是合了美国影评界的胃口。 《时代杂志》十佳影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