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3

[注意]0701《社会学概论》试卷A上只有65%的题目能在考前辅导中找到。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2590

回帖

3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367190
发表于 2007-1-13 20: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词解释 1、代差:代差也有人称为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2、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3、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成就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它是靠个人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例如:大学生、科学家、企业家等角色,它不是继承来的,而是自己努力获得的。 4、:科层制管理:科层制顾名思义,就是分科分层的管理制度,就是按组织的不同职能划分成各科,再按权力大小分层,确定上下级关系。其基本点是: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组织成员的活动有统一、稳定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分明;量才用人。 5、社会分层: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指一个社会把其成员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社会的分工和不平等。 *第6个名词是“[B]镜中我[/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2590

回帖

3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36719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2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答

2、社会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工作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以及人人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任何人没有权利去破坏这些准则。社会工作就是把人的价值放到了一个具有高度的位置上,努力帮助那些受到损害的人恢复本应属于他们的权利和尊严。

二是关于社会价值。现代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对社会中的某种不健全和缺陷,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干预。当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实现,政府和社会团体应主动给予帮助,使得这个社会趋于完善。

 

3、简述印象管理理论。

戈夫曼采用戏剧理论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该理论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他认为,互动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动,使对方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理解,作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动反应。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大学生毕业求职时,一方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另一方面,又总是想方设法地在与他人的交谈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优点、特长,以便于用人单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自己有所了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现在许多组织、个人均十分重视印象管理,以便于留下好的印象。

*第1个简答题是“简述社会控制的类型”

社会控制的类型主要有:
  1、积极性的控制与消极性的控制。前者是运用舆论、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产生。后者是运用惩罚性手段,对已经产生的社会越轨行为进行制裁。

  2、硬控制与软控制。前者是指运用强制性控制手段,如:政权、法律、纪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后者指运用非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前者是指社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类型,它以社会力量的强制性作为其发挥作用的基础。内在控制是指社会成员在内化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检点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又称自我控制。
  4、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前者又称正式控制,是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成员昭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控制类型,如政权、法律、纪律、规章及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等。义务教育制度,不送孩子上学违法,独生子女政策等,都是一种制度化的控制。非制度化控制又称非正式控制,是指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控制社会成员的控制类型。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之后,基本上掌握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所以,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知道该怎样做。
  5、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前者只指社会运用政权、法律、纪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调控与制约。后者是某个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的规章、组织的文化等控制手段对其组织成员实施指导与约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2590

回帖

36万

积分

部落元老

积分
36719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论述

1.结合实际谈谈人的现代化问题在整个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意义与作用。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人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所谓人的现代化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现代人应该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具有开放性),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的意见,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和信息;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有比较强的时间观念;无论是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中都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信赖而对周围的人给予信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开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的期望,具有普遍主义的取向,不因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与不同的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的态度,倾向于更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

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城市化以及民主化的发展,最根本的还要有人的发展。因为,社会是无数社会成员构成的,没有个人,也就没有社会,在任何社会或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制度是不可能很好地运行的。一个社会只有在它的人民现代化了,或者说,只有那些在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和各种组织中工作的人,都获得了与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性,社会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现代社会,现代制度和现代人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的方面。

然而,现代人的特点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在现代制度、现代组织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逐渐培育出来的相应的人的现代品质。当然,由于社会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不同,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和程度不同,因此,人的现代性也会有所不同。上面说的只是人的现代性的普遍特征。

*第2个论述题是关于集合行为的问题,本人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921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7048
发表于 2007-1-14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嘛呀……难死我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9 19:18 , Processed in 4.5371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