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思想和宽宏大量的精神。
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拥有宽容,便是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
宽容是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存在视为当然,不大惊小怪的视为异端,更不徒劳的强求一律。宽容尊重个性,以平等、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
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中国有句俗语:“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待人处事。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没有烦恼事。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的心境犹如大海,激流注入后也不会掀起波涛;狭窄的心胸,犹如激海流,本身就不平静,又如何去包容别人?宽容的心境,也是一种深厚的涵养,一种崇高的境界,它能陶治人的情操,使人气质高雅,神态安详。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已。
生活在社会里,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古人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与人相处,要温良敦厚,要有容人的雅量,不要求全责备,与人过不去。与人交往,不要计交得失,宁可人负我,我不负人,这样大家才能长久。
宽容,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建立民主制度需要宽容,在民主社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和权力,不允许压制不同意见,实行少数人独裁专制。所以,要建立民主制度,必须要有宽容的心态,求同存异,相互协助。
繁荣的文化更需要宽容。文化的发展,需要见仁见智,多元互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体现了宽容。文化的宽容,就是意味着即容忍某种现象存在,也容忍对这种现象的批判,还意味着对这种现象以反批判,以至于无穷。这样才有生机,否则,就不是宽容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判即是宽容的标志,又是宽容的保证。这里所说的批判,仅仅是不同意见的阐述,而不是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扼杀。
宽容,要有一颗善于理解的心。我们每天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总会有不如意和不愉快的时候,理解和帮助远比责怪和抱怨来得珍贵、高尚和实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希望别人苛求自己就不要苛求别人,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就先去理解他人,彼此的理解包容会营造出平和安详的氛围,也会使本来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生活中,一个人不能不懂宽容,也不能一味地宽容。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宽容不应该是宽大无边,容忍一切,不应该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而是限制在法律、情理允许的范围之内。我们的宽容要有原则。倘若善恶不分,是非不问,善意的宽容就可能被利用,宽容也会变质为懦弱,从而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宽容,源于真诚,源于理解,源于善良。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善待他人”的处世行事的之道,而是一种博大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