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因债务问题被迫全面收缩北方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 06:48 东方早报
CFP制图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早报记者 王诚诚 渐归平息的PPG(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债务风波”事件再度上演。日前,沪上某媒体上刊登一则整版“债务催收公告”,称PPG严重违约,公告责令该公司尽快履行付款合同。 据早报记者了解,PPG目前拖欠包括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东杰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平面广告费用,而此前该公司与上海唐神广告公司的95万元欠款纠纷也尚未结束。 此前,针对多家供应商、广告商集体追债,PPG创始人兼CEODavidLee(李亮)曾公开亮相进行澄清称“资金链并不存在问题”,并宣布获得来自三山投资的第三轮风险投资3000万美元。 然而,这则新的索债公告为何又再次出现?PPG的资金链到底有没有问题? PPG讳言“欠款” “我现在外地,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昨日PPG董事长覃彬彬表示并不清楚追债公告一事。而公司CEO赵奕松也婉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针对资金链情况的任何问题,我们公关公司的人员会回答。” 4月21日,沪上某媒体刊登了整版由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下称中润)刊发的“债务催收公告”,责令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立即与中润方面联系,履行支付广告款项义务。公告称,PPG未依约按期支付广告款165万余元。 昨日记者致电中润方面相关人士获知,截至昨晚PPG方面仍未与中润有过任何联系,也未对一直以来的拖欠行为有过任何形式的澄清。 此前,被曝光五起官司缠身的PPG创始人李亮曾经高度亮相,称公司刚刚获得了国际知名投行三山公司3000万美元投资。李亮称,“任何公司都会有官司,PPG从不缺钱”。李亮表示,和广告公司官司仅仅缘于“广告行业的潜规则”,“我们一年在媒体的广告投放量超过两个亿,几百万的官司算什么。”他说。 前起官司仍未付款 此前媒体曝光称,PPG目前与供应商、广告商有五起官司,包括与供应商江苏虎豹集团、广州卓越织造服装公司的货款拖欠案,与上海旷视广告公司、元太广告公司的承揽合同纠纷以及与上海唐神广告公司的广告款拖欠案。 记者昨日联系上海唐神法务部相关人士获知,截至目前,PPG拖欠95万元广告款尚未偿还。据其介绍,当时与唐神签订广告投放协议的法人是佩吉商务有限公司。但因为公司的资产根本就是一个壳公司,没有资产可以抵债。 “他们的骗术很高明,跟我们签合约的佩吉电子商务公司根本就是一个壳公司。”上述人士透露,目前,由于追讨不回欠款,公司已经对PPG的商标进行查封,目前法院正在对商标进行拍卖。 上述上海中润方面也称一直没有联系到公司相关人士。不过,该公司认为这是“公司内部问题”,拒绝对此发表更多评论。 “商业模式没问题” PPG频频陷入“追债门”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直销模式隐藏的风险,还是由于“人为因素”所致?对此,分析人士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频频曝光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事件”,也有人认为PPG的问题折射“轻公司”模式的弱点。 刚刚去PPG公司考察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昨日表示,PPG的商业模式没有问题,资金链运行也很正常。据其介绍,由于没有实体店面这一庞大的开支,公司生产一件衬衫的成本大概只有20块左右,而目前PPG每天的销售量则可以稳定维持在8000到10000件左右。“公司的物流、销售我都做过考察,仓库现场我也去过,营业模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与此观点如出一辙,也有业内传闻称有竞争对手在借机夸大PPG的资金问题。“衬衫直销的利润很高,目前这个行业的介入者众多,尤其对依靠传统门店销售的公司,冲击尤其巨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与依靠实体门店的传统销售企业相比,直销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产品成本并减小了库存压力,该模式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更具有价格成本优势。 业内人士计算,按照PPG产品的实际情况估算,一件衬衫的原料成本在10元到25元之间,加工成本5至10元,整体成本在30元左右。如此算来,一件售价150元的衬衫,利润高于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数倍。 根据该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行业巨头雅戈尔(13.40,-0.15,-1.11%,吧)平均每天卖出衬衫1.3万件,而仅凭目录销售、网络销售和呼叫中心,PPG每天出售衬衫1万件左右。PPG的销量已经直逼衬衫行业老大雅戈尔。 PPG的更引人注目之处是它的轻资产模式。公司的全部运营都集中于上海郊外的三幢小矮楼。员工不到500人,还包括200多席的呼叫席人员。在相差并不多的销售规模下,雅戈尔用于建设纺织板块和分销零售网络的投资是10亿元。同时它还拥有一个占地500亩的工业城,专门用于面料生产和纺织印染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