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水电站破坏地质结构 是诱发地震主要原因? (2008-05-13) ● 张晓中(重庆特派员)
四川汶川强烈地震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一种惩罚,长江上游岷江建设多座水电站破坏了地质结构,是诱发这次强烈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著名环保人士、地质学家杨勇,昨天下午在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时发表以上看法。他说,中国环保人士几年来一直向有关当局反应,岷江位于中国地震带上,在岷江上游建设多座水库会对地质结构造成损害,诱发强烈地震。 他说:“不幸的是,我们预计的事情这么快就发生了。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惩罚。希望我们能够从这次血的教训中猛醒,重新检讨建设大型水电库的做法。” 他分析说,汶川县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平原的缓冲地带,岷江处于中国龙门断裂带上,这个断裂带是中国强烈地震频发地。“岷江上游建设水库放炮、建设水库,严重破坏了地质结构,这是诱发这次强烈地震的直接原因。” 他建议当局重新检讨在长江上游建设多座大型水电站的做法。“我们一直在呼吁,遗憾的是当局没有聆听。这些水库看似平静,但是地质风险四伏。” 法地质学家:与青藏高原移动有关 肯定会有多次余震 另一方面,法国地质学家、法国宇宙科学研究院的Paul Tapponnier说,四川地震与青藏高原往北和往东移动有关联。 法新社报道,Paul Tapponnier是这个区域高原的专家。他说,多次的余震肯定会有的 他也说,青藏高原被推向东,逼近中国南部和四川盆地。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间相继发生了两次7.2级的强烈地震,使松潘、平武、南坪、文县等县遭到破坏。
松潘、平武地区处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和岷山南北向构造带的汇合部位,构造比较复杂。这次地震发生在岷山南北向构造带的虎牙断裂带上。虎牙断裂带总体走向近南北,长达40余公里。该断裂带虽然形成较早,但有多期活动。根据等裂度线形状、地震活动、震源机制解和地裂缝的展布等资料来看,这次地震是近南北向虎牙断裂强烈活动的结果。
震区山脉、水系与构造带的展布基本一致。区内山势巍峨陡峭,层峦叠嶂,河流强烈切割,多呈“V”形谷,基岩裸露,阶地及现代沉积物不太发育,为强烈上升的剥蚀区。震区西部为松潘高原,东部呈阶梯壮下降过渡到中低山区,反映了本区是一个高原面解体、后期强烈上升的新活动地带。
震区由于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地表崩塌严重,地裂缝一般不太发育,仅在8月16日7,2级地震震区的元宝山(呈南北走向),可见有横切山脊、开口宽大的近东西向张裂缝。
本区绝大多数是质量较好的穿斗木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良好,故破坏较轻。但是由于震区处于强烈上升的剥蚀区,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之震后连续暴雨、崩塌、磙石、泥石流等灾害严重,使得交通阻塞,河流壅塞,房屋被破咂坏或冲垮,大量农田被毁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