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金只为求人才
我说起暑假要去微软实习,同学们都艳羡不已,不光是因为那一份业界顶尖公司的经历,还因为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不是秘密。有个笑话讲到,如果微软股票上扬了,第二天其雷德蒙德总部的停车场就会开进数十辆新款跑车。确实,微软人挣得多,除了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也是一顶一的优厚。而我进了微软才知道,不光现役员工挣得多,潜在员工挣得更多,此话怎讲呢?
所有的实习生和去微软求职的人,面对的筛选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去微软总部面试,这趟行程往返的飞机车船及在面试期间的食、宿、行全由微软报销。也即是说,不管这些面试者是否最终能得到录取,微软都已花了成百上千美元在每个人身上。而应聘者一经录取,便有全套的搬家福利迎接他们到公司所在地,让他们可以不花一分钱直接来投入工作。像我们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还有数目可观的车补房补,实习结束还有免费飞机回到原址。
要注意的是,微软作为跨国公司,其员工来源真正做到了国际化,
除了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加拿大,我的同事几乎可谓来自亚、欧、非的每个角落,走在公司里就像参加联合国大会一样。而前文所述的免费差旅,搬家福利,对于地球上每个位置的员工都是适用的,无论此人身在地球的何处,微软都会出钱把他安置到美国总部来。这些,不但彰显了微软雄厚的财力,更表明了他们求贤若渴之决心。
除了面试和入职的人,微软还经常出资邀请世界各地的人才去雷德蒙德参观,日前就有一位深圳市15岁的计算机神童受邀前往。微软的招聘文案写到“你想不想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们一道共事?”此言非虚,在微软里确实有世界上最出色、最富创造力的一些天才。作为一个团队,微软这部赚钱机器也无疑是人才含金量最高的,而这“含金量”正在靠那大把大把的美金得以不断延续。
美中印三国演义
上文说到微软员工来自世界的每个角落,但人口上占最大比例的,还要算中国、美国和印度。我所在的小组7个人,其中有2个印度人,4个中国人;我所在的大组有40多个人,其中17个印度人,11个中国人。以小见大,这两个样本大致上可以代表微软的员工比例:占全员三分之一是印度人,中国人比印度人少些,美国人比中国人再少些,剩下的是世界各国的人。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微软,所有活动的宣传海报,或者软件产品的说明材料里面,都必定有各种肤色、各个人种的人物形象。这一方面是美国讲求人权的国情所需,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微软的员工构成确实充满多样性。
印度作为软件业大国,近些年来其地位早已不容忽视,在美国高等学府计算机相关专业随处可见的印度人身影可为佐证。中国在美国留学人员也是人口颇丰,加上许多父母早年留洋的第二代移民,所以可以解释庞大的华人数量。可惜而可叹的是,尽管这两国人占了微软员工数量的一半有余,他们的地位却基本上全部处于管理金字塔的底层,也就是说最基础的打工者。美国人少,但几乎占据了全部管理职位,越是高层,管理者就越“白”。我所在的部门,三个大组长分别是美国人、中国人和印度人,但部门经理就是美国人了,而在他之上的所有管理者都是美国人。这个事实不断提醒我们,微软还是美国人的公司,中国人若想有所作为,单单的寄人篱下辛勤工作是不够的,更要开拓进取,打造中国人自己说了算的公司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与人争雄。
结语
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收获甚丰,不但近距离领略了当世首富的风采,而且感受了业界巨擘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想到自身的能力及前途,再联想到中国软件业乃至信息产业的今天与明天,我希望用盖茨的一句话作为结束:“Wearethe one s who dream the dream.Let?screa te the world!/我们才是那些拥有梦想的人,让我们胸怀梦想创造世界!”
以下是引用儿须成名酒须醉在2006-9-10 14:34:36的发言: 撒金只为求人才 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收获甚丰,不但近距离领略了当世首富的风采,而且感受了业界巨擘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想到自身的能力及前途,再联想到中国软件业乃至信息产业的今天与明天,我希望用盖茨的一句话作为结束:“Wearethe one s who dream the dream.Let?screa te the world!/我们才是那些拥有梦想的人,让我们胸怀梦想创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