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我就是初恋

长春的另类酒吧

[复制链接]

543

主题

1万

回帖

12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23644
发表于 2006-9-27 2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吧的起源:      酒吧,在英文里是叫BAR,原意是长条的木头或金属,像门把或棚栏之类的东西.据说,从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店,就把马缰系在门口的一根横木上,进去喝上一杯,略作休息,然后继续赶路,这样的小店就称为BAR。这只是据说而已。不管怎么说,酒吧,这一词语,都是给人一种“在外”的感觉。去酒吧消费,是一种闲暇。酒吧和咖啡馆诞生的时候是在17世纪70年代,而当时的酒吧和咖啡馆就承担了一定的市民议政功能。也使得当时的国家权力机构号召人们提防咖啡馆或酒吧辩论所引发的危险,并将其视为政治动动乱的温床。

酒吧的意义:      酒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娱乐文化。在酒吧里,无需考虑社会地位、等级、礼仪问题。相反,举止得体才是基本的交往准则。这样,人们每天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流沟通,他们必须尊重彼此的看法,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在酒吧里和你沟通。因此,酒吧或咖啡馆社交能培育出一种尊重和宽容别人思想的新态度。

活着,生活着,好好生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主题

1万

回帖

12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23644
发表于 2006-9-27 2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谈酒吧
  最近看了一本江苏人民出版的、李陀主编的关于上海酒吧的书(《上海酒吧》 包亚明等著
  ),对自己平时去的酒吧、酒吧里的文化以及去酒吧的行为才有了一些思考。
  
   酒吧的起源及传说
   酒吧,这一新鲜事物,和我国土生土长的茶社不同,是正宗“洋货”。
  酒吧,在英语里就是BAR,原义是长条的木头或金属,象门把或栅栏之类的东西。据说,从
  前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店,就把马缰系在门口的一根横木上,进
  去喝上一杯,略作休息,然后继续赶路,这样的小店就称为BAR—这只是据说而已。
  哈贝马斯则将咖啡馆的出现上溯为17世纪中叶一个地中海国家商人的车夫的杰作。
   不管怎么说,酒吧,这一词语,无论从定义还是从它含有之义看,都是给人一种“在外
  ”的感觉。去酒吧消费,是一种闲暇。从历史角度来看,酒吧或咖啡馆,是与资产阶级、
  城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西方,酒吧已成为大众闲暇消费的中心。而不是
  象我们中国,去酒吧还只是部分群体的行为。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17世纪70年代,酒吧和咖啡馆刚刚诞生的时候,就承担了一定的市
  民议政功能。也使得当时的国家权力机构号召人们提防咖啡馆或酒吧辩论所引发的危险,
  并将其视为政治动乱的温床。正如傅克斯所说,“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小酒馆是唯一能
  给他们提供相对行动自由的场所…小酒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休息和娱乐,而且在一定程度
  上是在好的、提高的意义上所说的娱乐,因为群众解放斗争的相当一部分是在小酒馆里进
  行的。”对于这一点,哈贝马斯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公共场域”。他认为,虽说不是有
  了咖啡馆、沙龙和社交聚会,公众观念就一定会产生;但有了他们,公众观念才能称其为
  观念,进而成为客观要求。
  
   酒吧的构成要素及本质意义
   酒吧,从它的起源和在西方的现状来看,就是一种大众闲暇消费的活动空间。出于经营
  者的个人爱好或经营需要,把酒吧里面布置成别具一格的氛围,一般要么是狂现代,要么
  是怀古。吉登斯对此,曾以“时空分延“来指称这种时间与空间的混杂排列。他认为,“
  全球化的内容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关于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时-空
  巨变”。
   正如前面所说,酒吧是与市场经济、资产阶级的出现发展密切联系的,代表了一种新型
  的娱乐民主文化。在酒吧里,无需考虑社会地位、等级礼仪问题。相反,举止得体才是基
  本的交往准则。这样,人们每天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流沟通,他们必须尊重彼此的
  看法,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在酒吧里和你沟通。因此,酒吧或咖啡馆社交能培育初一种
  尊重和宽容别人思想的新态度。
   酒吧里一般由酒和音乐构成。酒自不必说,音乐也是酒吧的应有之物,也是大众文化的
  一部分。酒吧的顾客嘛,自然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闲暇情趣的顾客,在中国以年轻人居
  多。不过,现在渐渐有朝西方统一的趋势,很多知识分子也喜欢到酒吧里去休闲。
   正如《上海酒吧》里陈思和所说,酒吧或许是比较热闹的场所,但到酒吧来寻求心里支
  配,可能孤独和寂寞会更多一些。酒吧和卡拉OK不同,它部需要对话。有音乐,有酒,有
  各种刺激,来取代思想的交流和灵魂的对峙。所以,酒吧热闹的表象下仍然是孤独和寂寞
  者的世界。从酒吧里出来的思想者部可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对于这一点,笔者也有深切的
  感受。酒吧里面那种氛围,你是无法进行思想的交流或灵魂的的沟通的。也许,正如刘德
  华那首歌里唱的,“人多时候最寂寞”。
  
   酒吧在中国
   酒吧在中国和在它的老家发源地不同的是,酒吧在中国有一种娱乐被“精英化”和“美
  学化”的现象。去酒吧消费的不是一般平常大众能消费的起,同样一瓶啤酒,在外面超市
  最多10元,在酒吧里,最低是20元。而且很多酒吧还有不能低于30元的最低消费。再说,
  中国人去酒吧玩的,往往是成群结挡的过去,一般消费都是很高的。这一点,就是在号称
  是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是表现的很明显。一般市民的闲暇消费是不大可能与酒吧挂上
  钩的。
   再有一个,就是酒吧的消费群体现阶段主要由年轻人构成,酒吧是他们寻求想象、梦幻
  、宣泄、交往的场所。另外,知识分子也慢慢加入到行列中来。这可能与当今中国的学术
  西方化有关,学术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爱好,自然,西方的酒吧也就成了他们闲暇消费的一
  个选择。
   有一点,西方和中国相同的是,酒吧里确实有一种暧昧的氛围。去酒吧消费的顾客也是
  抱着彻底放松一下的心态去的。在里面,蹦迪时,你不用担心别人会说你太疯狂,大家只
  要放松就好。随着酒吧的普及和“蜕变”,酒吧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场所,自然,去酒吧的人也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自然,现在酒吧里不光色情服务泛滥,一夜情(one night stand)也有。不
  过,这是少数。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人去酒吧的心态一般还是延续了去茶社喝茶的传统:
  闲暇、和朋友聚会、放松等。虽然大众传媒报道的酒吧成了一夜情的“飞地”,其实,并
  不竟然。这与中国人的消费心态、传统心理有关。笔者身边的朋友去酒吧的一般都是和朋
  友一起去的,他们都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会去。而且,笔者在酒吧里观察到去酒吧的
  一般都是两个以上的过去玩。
  
   灰姑娘,你还在吗?
   现代社会,人们感叹于以往的那种纯真爱情故事没有了。有的,或是象酒吧消费这样氛
  围的朦胧的感觉情感,建立在“沙漠”的基础上,好说好散。因此,“灰姑娘”,这一人
  们理想当中的纯真爱情载体,大家只有在微醉状态下、听着音乐、借着酒吧众多感觉刺激
  进行感觉回忆与想象了。
   现代意义上的酒吧,仅仅是一种闲暇的娱乐消费场所。在中国,它毕竟是舶来品。不能
  和中国的茶社相比。它的消费群体只能限于年轻人和知识群体等这些容易接受新思想的群
  体。也许,随着酒吧的日益发展和本土化,酒吧会进一步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但是,这
  ,还需要时间。套用《上海酒吧》里的一句话,来做个结尾。在国家权力的视野里,酒吧
  是欣欣向荣的文化新景观;在消费者的眼里,酒吧是释放压力的港湾、娱乐消费的一块“
  飞地”。
  
  参考文献:
  《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包亚明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活着,生活着,好好生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7-5 17:16 , Processed in 0.9071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