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选举之后,台海两岸的形势因之而产生了一些不小的变化,国民党方面对此次选举的结果很不满意,认为马英九在选举过程中举止失措,在大好形势下未能使高雄变天,反而在台北有了一些倒退,其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产生了动摇。民进党方面,借助这场选战,陈水扁暂时度过了危机,气焰再度嚣张,开始对内打压民进党改革派,又逐渐开始了他的台独步伐。美日加紧军事合作,大陆高调公开J-10,航母风波又起。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 1.北高选举结果是在情理之中。选举开始前,由于陈水扁贪腐缠身,倒扁风波频起,国民党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认为此次选举志在必得,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事实上,高雄是绿营的中心地带,“台湾主流意识”十分牢固,即使陈水扁自己贪腐缠身,仅此一点,并不足以使绿营总根据地变天,正是由于低估了绿营在高雄的实力,才使得国民党选前过于乐观。而一旦选举达不到过度乐观的预期,国民党内部的悲观情绪又开始蔓延。其实,国民党在台北的稳固优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反而是民进党高雄总部几乎被端,如此对比,就能得出结论——在国民党与民进党的较量中,国民党略占上风。只是由于陈水扁选后的嚣张气焰、国民党内部反马势力的鼓吹,使许多人错误解读了这场选举。 2.谁是马英九最大的力量之源? 选举过后,马英九对自身也产生了怀疑,开始更慎重地对待台湾本土意识,检讨“国共合作”,准备把这一战略“技术性搁置”,并谋求与民进党和解。如此,则是其最大的失策。 国共合作是在陈水扁志得意满、海峡两岸形势紧张之际应运而生的。一方面,台湾如果谋求独立,大陆一定会动用军事手段,不管战争结果如何,台湾经济和社会都会有巨大损伤,国共合作使两岸之间的烟火味减少了很多;另一方面,国共合作更侧重经济层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发展,这一点,连绿营的某些人也不否认;美国方面,04年选举,即便陈水扁制造“枪击事件”,玷污民主概念,美国仍不折不扣地予以支持,更证明美国始终支持民进党执政,马英九期望靠某些妥协换取美国支持,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共合作以来,两岸之间的严峻形势有了一定的缓解,国民党在台湾也逐渐恢复元气,由守转攻,对民进党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攻势,这正是国共合作的效力所在。而今,包括马英九在内的许多国民党人,仅仅由于对北高选举的错误解读,就质疑这条根本战略,无疑是愚蠢之极。 国民党应该明白,台湾虽然存在主体意识,还并未到影响一切的程度,一旦国民党放弃国共合作,也就失去了它在两岸之间桥梁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它作为台湾安全代言人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放弃国共合作,却又不能换得美国的支持,不能更充分地发挥两岸之间经济交流的能力,不能为台湾经济谋求出路,必将使国民党全线崩溃!!仅仅是放弃国共合作,已经足以使大陆对和平统一彻底绝望,谋求武力解决争端,如此,则是海峡两岸同宗同族之华人之最大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