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应该选择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短短几个月,经济危机的寒气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不管你是否承认它影响到了我们。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今年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以及明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在金融危机之下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果断的就业。
曾经读到过一段话,名为“经济危机中最不应该干和最应该干的十件事”,其中有几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一,经济危机中不应该轻易辞职;二,经济危机中最好选择在学校里读书。
经济危机中大部分企业都要裁员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保住现有的位子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在经济危机中选择继续深造培训是为何呢?
很多人选择果断就业的目的无非有二:第一,危机中的工作在危机过后会显得更加可贵,就如同有工作的人不能轻易放弃;二,在危机中尽快给自己找一个避风港,同时在危机中磨练自己。可事实上危机中找到位子和危机中舍弃位子并不是一回事请。
金融危机下还能够空余出来的位置应该不会太好,某些极其特殊的行业除外,那些辉煌一时的跨国公司都要靠裁员来度过危机。三洋这样的大企业都在危机中被并购,你能指望什么样的好工作会空出来呢?金融危机会让视频网站这样的“伪强者”露出虚弱的实质,更会让金子般的职业显出光彩,会有人轻易为你腾出位子吗?不要对危机下的职场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我们不会人人都是卡耐基式的天才。
危机中,大学会更有危机,因为它必须要教给学生更多的真东西去应对将来和未来的危机,而不是耍几招花枪,所以金融危机之下很多大学的东西会更实用更贴近现实。那么,这种形势下选择不同的形式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应该比在职场里东倒西歪要强许多。
有人也许会说把大学当成避风港除了耗费金钱外没有别的意义,远不如到职场里去锻炼。这种说法有些许道理,可目前的毕业生准备好到金融危机下的职场打拼了吗?我表示怀疑。这与和平年代的人在仓促中上战场有何区别呢?会有一部分人活下来,可死的会更多。更何况金融危机之下的职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吗?打个比方,金融危机之下的企业只需要几个仓库管理员,你侥幸去做了,当危机之后你还是个管理员而已,想要做到经理的位子还得努力,要知道,正常的经济秩序之下的锻炼机会要远远多于危机之下的锻炼机会。可怕的是危机之下有时连仓库管理员的位置都不会太多。
虽说人各有志,但我还是毕业生们希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能够选择继续深造,利应该会大于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