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货翡翠的特征
(1) 颜色质感丰富,光泽强。从深绿-白色或浅紫色,除一种颜色外,饰件大多可有一些其他的"杂色"色感,如绿中见黄、见褐。颜色分布是斑片状(极高档的冰种除外),一般不规则。
(2) 结构呈纤细变斑状,大多可见蝇翅状晶体闪光;在抛光较好的情况下,表面抛光有桔皮效应,一般不会有密集错乱的纹理。
(3) 点测法折光率在1.66-1.65之间。
(4) 在二碘甲烷(S.G.3.32)中缓慢下沉,比重为3.33±,一般不低于3.30。
(5) 大件的饰件如手镯等,相互轻轻碰击,声音清脆有力,不沉哑。
(6) 放在紫外荧光灯下,一般不会有荧光。
(7) 翠绿色的品种吸收光谱有铬元素和铁元素的吸收线,谱线清晰不模糊。
(8) 红外光谱谱线中不会出现有机物的吸收(2900-1/3000 cm附近)。
B货翡翠的识别
B货翡翠因经过强酸浸泡并且入胶充填(有时也有不入胶的),因而在颜色、质感及结构上均有自身的特征。识别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 看色。B货翡翠的颜色大多质感单一。许多原有的杂色在处理过程中被去除,使翡翠原有的绿色得到"净化"。这一特征在一批翡翠中尤为明显,天然A货翡翠即使是同一块料上加工出来,也会有质感上的差异,而B货翡翠给人的感觉均是"似曾相识"。
在一些入胶较多的B货中,颜色往往有扩散的感觉,除了绿色的根源外,地张部分似乎也都有一种淡淡的绿色。这种类型的B货有时是双重处理(B+C货)的结果。
(2) 看地。B货翡翠的地张一般?quot;嫩",看上去水头很好,其实这是经过入胶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点上B货翡翠与相同水头的A货翡翠的区别在于,A货翡翠光洁柔润,而对B货饰件抛光表面进行放大观察,可见许多纵横交错的纹理,这是翡翠在被浸泡过程中,结构被破坏的结果。入胶过程并不能完全弥补这种结构上的破坏。
(3) 听声。B货翡翠的饰件(如手镯)相互碰击,其声音较为沉哑,而A货翡翠铮亮清越。
(4) 测比重。将翡翠饰件放入到比重为3.32的二碘甲烷溶液中,如果饰件上浮则大多为B货。
(5) 测荧光。部分入过胶的B货翡翠在紫外荧光下会有蓝白色的英关。但这一测试并不总是有效的,部分B货翡翠经过处理或改变了胶的成分也可以不发荧光。
(6) 做红外光谱测试。红外光谱测试一般被认为是现阶段鉴别B货翡翠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B货翡翠如经入胶,胶的成分大多为有机物,其中的C-H键很容易被红外光谱记录到,呈现特征的吸收振动。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如红外光谱中的2900-1/3000 cm附近有C-H键的特征峰,一般可下结论,被测定翡翠为B货翡翠。
但需要了解的是,如果B货翡翠未经入胶处理,或者改变了所有胶的成分,那么红外光谱的结果就不一定有意义。这恐怕是行内人士需留意的。
另外,翡翠的种质有时也可提供参考。时下做B货的常见为豆青、花青和白底青等品种,而冰种等做B货的较少。
以上特征在鉴定B货时需综合考虑,这是因为有些A货翡翠有时也会出现B货的特征,如结构较粗糙,有荧光等。相反,一些处理得较好的B货,可能只出现上述特征中的某几个,部分特征却不典型。因此,B货翡翠的鉴别目前仍是行内较棘手的问题,不能光凭一二方面的特征下结论。
3、C货翡翠的鉴定
C货翡翠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 颜色局部较均匀,找不到颜色起源("色根")。
(2) 颜色分布常呈丝状和??爪状。这是因为翡翠是纤维状、细长柱状硬玉的集合体,翡翠染色,染料最容易沿矿物颗粒的边隙进入,因而多呈丝状。这一特征一般用10倍放大镜即可观察到,有时肉眼也能看清。
(3) 部分C货翡翠在切尔西滤色镜下会变红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切尔西下不变红的并不一定是A货翡翠,因为部分C货在切尔西滤色镜下并不变红。
(4) 通常在C货翡翠的一些裂隙处可发现有绿色的染料,或绿色沿裂隙分布。
(5) C货翡翠的吸收光谱可呈现Cr元素的吸收带,但一般谱线模糊,有时可见Ni或其他元素的吸收带。
值得注意的是,一班人总认为C货翡翠一定是低档劣质翡翠入色的,但事实上一些原来有绿色的中高档者,有时也会做入色处理以增加其价值(B+C货)。由于这种翡翠既有天然颜色又有人工染色(目前国际上对经染色处理的有色宝石一般用字母D表示),因而鉴定时需小心,不能见到有天然绿色就认为全部颜色都是天然的,以免上当受骗。
4、赝品的鉴别
用来仿翡翠的主要有马来玉、澳玉、玻璃、染色大理石等玉石,最近国内市场上常见将青海玉当作缅甸玉出售。这些赝品一般和翡翠具有不同的特征,只要留意这些特征,一般都易于识别,表3-1列出了其特征差异。
从外观上,翡翠与这些赝品的区别特征有:
翡翠与马来玉 马来玉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翠绿,颇像极高档的翡翠,但在10倍放大镜下,它没有翡翠常见的晶体闪光。在二碘甲烷中,马来玉上浮,马来玉(翠)可不是马来西亚出产的玉石,而是类似玻璃的东西,具体工艺不详细。
翡翠与澳玉 澳玉是绿色的玉髓,颜色大多呈苹果绿及蓝绿,颜色分布均匀,结构细腻,其色往往"无根",没有翡翠斑片状的色斑。在二碘甲烷中也上浮。(-146)
翡翠与独山玉 高档透明度好的独山玉非常似翡翠,故独山玉又有"南阳翡翠"之称。其结构和翡翠相似,比重也较接近。较为特征的是独山玉一般品种较"干",杂色也较多,同一块原料或雕上可同时出现绿、褐红、墨、褐等几种颜色。严格的鉴定需准确测定各种数据。
翡翠与青海玉 青海玉是中国青海近年发现的新的玉种,其色青翠与翡翠有几分相似。较重要的区别是青海玉的色往往泛青黄,颜色分布呈斑点状而不是斑片状。结构为粒状结构,且质地大多一致无变化。在二碘甲烷内,青海玉下沉,折光率较高,为1.73±。
翡翠与玻璃及各种翠色料 市场上有时也可见一些玻璃类的仿玉赝品,实际上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容易的。玻璃没有翡翠的纤维结构,在10倍放大镜下玻璃及料内通常可见气泡及涡流结构,据此即可分别。
再伤大家一次眼睛,然后俺就给大家上点养眼的图,此图中,左上为翡翠B货,中间为染色玛瑙,右下为马来翠,大家凑合着看吧,我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比这典型的图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