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67|回复: 170

玉石鉴赏-宏扬中国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发表于 2004-11-13 04: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个我开这么个题目的帖子,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其实很早以前这里的老斑竹懒羊羊就让俺开这么个帖子了,前阵子可儿姐姐又提起,但一直俺也没贴,不是不想贴,总是觉的自己所学有限,完成这个帖子有点不够用,但是现在考虑到我不懂的地方肯定有别人懂,我说错了别人看我笑话也不能白看,肯定也能让我多知道点东西,所以把我收集到的资料跟各位同学分享一下还是应该的,索性把题目开的大点,跟央二的《鉴宝》似的,有什么就分享什么,就是水平有限,资料不多,给大家做做简单介绍还可以,引领新手入门嘛还得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们不吝赐教啊!

  收藏的种类很多,我所喜欢的东西只有四石两玉,四石是四种印石,也就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两玉是和田玉和翡翠(除了翡翠之外其他五样均入选国石),其中最熟悉的是这四种印石,比较冷门的东西,由于我常去云南,接触翡翠比较多些,和田玉嘛,我现在只是严重关注的程度,没什么经验,但收集来的资料也不少,其他相关的比如岫岩玉、独山玉、玛瑙等等等等没怎么注意,至于上了些年头的老件嘛,我更是蛤蟆跳水——不懂不懂啊,所以呢,这个帖子里我用到大量的转贴(不转不行啊,人家比我专业,转帖太多,我就不做特别说明了,有些资料连我都想不起来是哪转的了),原作者发现了也别介意,宏扬传统文化,我辈有责嘛!所有图片未说明的话肯定也是在网上找到的,其中包括易趣淘宝里的卖家,但我绝不是给什么人做广告,只是为了借图片来演示一下,废话说了一箩筐,言归正传,我现在开始转贴了,我这网慢,一天贴不了多少,大家不要急(速度堪比拨号,急也没用)!

先贴一国宝《桐荫仕女图》

简介:这是一件巧夺天工的绝妙之作,现珍藏故宫博物院。此器玉料是和阗玉璞玉,在白玉外皮有秋梨皮色玉璞。用的是制碗材后剩下的一块弃料。苏州琢玉高手在此弃料上巧运心思,就王璞的形状、颜色和取碗料时留下的圆洞,因材施艺,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琢成此器。 器中间利用圆洞作成一圆月形门,再嵌上半月形扉门二扇,门半开,中间留一缝、门内外各立一少女,门外一人手执如意,门内一人双手捧盒,透过门缝相互观望。利用了白玉优美的特色,琢成的少女亭亭玉立,秀丽美貌。器的外侧利用玉璞的秋梨皮色,巧妙地琢制成美丽的江南庭园景色,有茂密的桐荫蕉叶,奇特的石垒假山,休息用的石桌石凳。乾隆皇帝对此大为赏识,作诗刻于底部。诗曰:"相材取碗料,就贯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詹蕉轴廷。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庭。"赞扬玉工之"义"。比卞和哭献和氏璧之举还"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17:16:5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4: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简单分下类,我们常说的珠宝通常是金银等贵重金属以外的天然矿物或者生物或者岩石之类的东西雕刻而成的艺术品,也就是广义上的宝石,但作为宝石,必须具备漂亮、质地经久不变、产量稀少这三个特点,也就是说,像用做家里铺地面的花岗岩那样产量巨大的东东再漂亮也不能称做宝石!

  广义的宝石又包括了哪些东西呢?它包括了无机宝石和有机宝石两大类。

  无机宝石分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天然宝石指在自然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宝石,它们由单矿物晶体或由众多单、复矿物聚集而成的岩石构成,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橄榄石、水晶(单矿物)和翡翠、软太(岩石)等;人造宝石包括合成宝石和赝品(也称仿造宝石)。合成宝石系人们依照某一天然宝石的化学成分、形成时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在实验室或工厂里合成出来的无机宝石,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天然宝石相同或基本相同,如人造金刚石、合成红宝石、人造水晶等;赝品则指外表与某些宝石相似的塑料、玻璃等制品或无机化合物,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相仿的无然宝石无一定的联系。此类物品有:仿钻石的立方氧化锆(即所谓苏联钻)、仿珍珠的塑料、仿翡翠的绿色玻璃等。

  有机宝石指其形成与生物或生物作用有关的宝石,如珊瑚、珍珠、琥珀等。

  由此可见,珠宝二字包括了上述所有的物品。

  狭义的宝石又指哪些呢?它专指那些由单一矿物晶体构成的宝石,如钻石、红(蓝)宝石、橄榄石、水晶等;众多单、复矿物组成的岩石宝石则归入玉石范围;专业人士多采用这类叫法:宝石、玉石,或统称“宝玉石”,由此衍生出“宝玉石学”这一学科名称。(有些硬度较低的又归为彩石一类,前面提到的印石就属于彩石)

常林钻石,目前我国最大的,小学课本上学到过的那个,1977年12月21日,山东临沐县发山公社常林村的一位女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重157.77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传说,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金鸡”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217.75克拉,但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6 17:18:3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我国古玉器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上古以前,男男女女都要佩玉。玉佩饰品种类繁多,计有佩、环、坠、笄、刚卯、带钩、珠串、扳指,以及小型圆雕人物、动物等。通常把较小而有穿孔的玉器作为佩饰。我国古玉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雕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当时的政治价值——等级制的物化,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功能、装饰功能。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东汉时期,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用玉观,将玉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仁、义、智、勇、洁;古玉器的礼仪功能在我国上古一直盛行多年,至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玉作币进行交换、上贡的作法。总之,佩戴、玩赏老玉,从古至今成为老玉的主要功能和用途,尤其难得的是,我国在世界历史上是惟一将玉与人性化相融的国家。(又转贴一段)

  所以呢,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接下来咱就直接看玉石吧(宝石的资料我也没有,偷个懒)!玉呢,按其硬度分为软玉与硬玉,软玉的主要品种有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其中和田玉最好,自古就为帝王玉,摩氏硬度6.5到7之间;硬玉单指翡翠,摩氏硬度7以上;翡翠在中国盛行是在清朝以后,历史较短,鉴赏起来个人感觉比和田玉容易些,咱就从翡翠开始,各位没意见吧?(早上五点估计也没谁能提意见,嘿嘿!)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国宝翡翠

1、岱岳奇观

2、含香聚瑞

3、群芳揽胜

4、四海欢腾

(图补齐了)

四大国宝翡翠揭秘

上海解放前夕,黄浦江码头,最后开往台湾的一艘客船将开,但其人数已远远超出了其承载能力,船长下令扔掉所有吃重的行李,其中四只箱子被士兵硬扔了下来,留在了黄浦江畔。很快,解放军进城了,打开箱子,里面是四块沉甸甸的石头。因事出蹊跷,立即汇报了当时的市长陈毅将军。陈毅派专家察看后,认定其为罕见的翡翠,立即上报中央。不久,这四块大石头便坐着专机来到北京。

此后30多年不再有人提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博生的导师王树森突然想起了此事,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他呼吁寻宝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当时的国家物资储备局一位姓翟的官员获悉此事后,找到王先生了解此事,并专门写报告上报国务院。在国务院的重视下,当年的档案被翻了出来,找着了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大意是可以把这四块翡翠雕成工艺品。批示是给当时的轻工部的,由其指定北京市玉器厂做成四件工艺品。不知什么原因,此事被耽搁下来。

李博生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四块翡翠时的神秘情景。那是1982年秋季的一天,一辆面包车来接他和导师王先生一行,车内,绿色的窗帘拉得很严实,规定任何人不许拉开帘子往外看。也不知走了多久,下车一看,眼前是个大山洞,4名解放军战士扛着枪在站岗。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迎了出来,拿出周总理当年的批示给大家看了看,便领着大家往里走。终于,在几只大灯的照射下,四块石头呈现在人们眼前。

料看好了,接下来是组班子。一个由全国知名的画家、雕塑家、文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成立,前后提出了64个方案。最后确定了王树森先生的方案:将其制成能代表当代最高工艺水平的四件艺术品。这一工程被国务院命名为86工程,由两位副总理亲自负责。

真正开始动手做,已是1985年。一个个难题接踵而来。就说《岱岳奇观》吧,迎面是一个人工造成的90度角,很不好处理。李博生在与导师王树森争吵无数次后,最后听从了导师的意见,将其完整保留下来,好似悬崖挂在那儿,颇具气势。《含香聚瑞》采用了套料工艺,花薰的盖由主身中掏出,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这是中国玉器艺术传统的高难度技艺。《群芳览胜》花篮上的两条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环的链子,足足花了两个高手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四海欢腾》中的龙,全是王树森老先生一条条画出来的,它聚集了汉代龙和清代龙的最精华部分,似乎王老先生真的亲眼见到了这一传奇中的吉祥物。李博生说,当时难的不仅是创意,还有制作工具的难题,几乎所有的设备都是大师们和高级技工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有很多设备往往只有一次的使用价值。

四件国宝的出处经考证也终于有了答案:它来自颐和园,当年是献给慈禧祝寿用的,它们合起来也只是其中的2/3块,另有1/3作了别的用途,无法查明去向。

1989年,这一历时8年、前后投入60名老中青三代艺术大师的工程终于完工,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对86工程工作人员进行了嘉奖。但就在嘉奖前夕,王树森先生和与其一起参与该工程的弟子之一陈长海先生去世了,正应了那句老话: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说到四件国宝的价值,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石晓光说了件事:2000年,翡翠花薰《含香聚瑞》作为国家级代表作品在美国纽约展出时,早上6点多开始就排起了近2000人的长队,有人当即表示愿出2亿美元购买。展馆门前更是戒备森严,所有人进出都要经一人高的警犬从头到脚嗅过才能放行。

新闻链接

四大国宝翡翠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其分别为:

l.翡翠景观《岱岳奇观》: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2.翡翠花薰《含香聚瑞》: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我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3.翡翠花篮《群芳览胜》: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

4.翡翠插屏《四海欢腾》: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我国传统题材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转完故事我也支持不住了,各位早上好,我得睡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3 14:31:0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5: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两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到描写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两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色的碧玉(非指矿物学中的碧玉SiO2),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集合体,成分为钠铝的硅酸盐NaAl[SiO6],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翡翠,因其主要色是绿色和褐红色,因而与古人的翡为红、翠为绿的解释是吻合的。大概也是这个缘故,翡翠两字才逐渐从碧玉(软玉)变成今天硬玉集合体的专称。

  根据考古文物资料,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认为,18世纪硬玉才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一般认为我国真正出现缅甸翡翠是明代以后的事。到了清代,由于皇宫贵族对她的喜爱,翡翠才身价百倍,成为玉中之王。

  慈禧太后殉葬的珠宝中就有很多翡翠饰品,如翡翠西瓜、荷叶、白菜、玉佛等。今天这些都已成为无价之宝。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在一些鉴定证书上也可以看到“非匀质集合体”的结论,那么我借某位前辈的图片和大家一起比较下什么是非匀质集合体:

这图片还比较直观吧,前面三个是石英岩玉,产量巨大,其实挺漂亮的,可JS们用来冒充翡翠就…………做人要厚道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5: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人们把翡翠分为A、B、C三种货色,A货就是天然的,B货就是经过漂白填充处理的,C货就是染色的,既漂白又染色那就是B+C货,也就是说,除了A货有价值外其他的全是垃圾,拿硫酸腐蚀过的东西戴在手上你会想什么?再转一帖子,写的很详细:

翡翠漂白充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掉翡翠中影响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充填和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翠性,以达到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而获得高额利润。市场常称之为B货翡翠。如充填时添加着色剂,则称之为BC翡翠。所以漂白充填处理的对象一般是中低档的首饰和批料。具体过程如下: (1) 选料 一般选择中低档、中粗粒结构和裂隙多的翡翠。如豆种、花青或裂隙发育的玉廖。而纤维状细粒结构和裂隙很少的翡翠不作处理;(2) 选好的料一般先粗加工成批料或切成薄片。而原料通常不进行B处理。但常常被着色作假;(3) 酸溶蚀 一般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王水,溶蚀时应注意酸的浓度、温度和溶蚀的时间,以溶蚀掉裂纹中的影响翡翠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为止,不能溶蚀过重。(4) 中和或冲洗样品中的余酸和松散物。(5) 填充 一般先抽真空,再注入聚合物,增强固性。目前常用的充填物为各种高分子聚合物。近来已发现市场上有无机材料填充的翡翠。(6) 加工抛磨、表面涂料、成品定形。翡翠充填处理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一般来说裂隙发育的位置和浅层结构破坏程度深,其它部位损伤程度较低,中心区一般影响很小。损伤程度取决于酸蚀时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所以充填处理翡翠鉴定的关键部位是表面特征、裂隙和浅层结构。(1)表面特征充填处理翡翠表面特征主要表现在光泽、网纹、颜色及其抛磨等方面。a 网纹状、树枝状、不规则状的裂纹发育,多数沿裂隙部位及晶体边界和晶体团块边界发育。注胶涂蜡后也有一定的显示。这种特征随着时间的流逝更为明显。b 充填处理后的光泽由强玻璃光泽向蜡状光泽、树脂光泽转化。其程度强弱视注胶成分的多少而异。c颜色与质地反差明显,形态由天然团片状、条带状向斑点状、星点状、碎块状转化,零乱飘浮感强。d 均匀的桔皮效应,常遍布整个表层。这是由于颗粒与缝隙注胶的硬度差异在抛磨中的表现不同所致。(2)裂隙特征裂隙在充填处理中是酸蚀和填充掩盖的主要部位,也是鉴定充填处理翡翠的重要突破点。a 裂隙在充填处理过程中常呈延伸性较好的带状构造。其形态特征与裂隙本身的力学性质有关,如弯曲状宽窄变化不一。延伸的一般为张性裂隙,呈平直状方向稳定的多为剪性裂隙。这些裂隙经B处理后均明显变宽,呈现为下凹的沟谷。随着时间的推移,裂隙区越来越明显。b裂隙边缘矿物颗粒在酸蚀时容易脱落形成各种不规则的洼坑和保留下来的张性颗粒角砾构成的参差不齐形态,极易辨认。c裂隙往往是充填聚合物最集中的地方。它们与裂隙两壁的接触面因物相不同,呈不规则的面状构造。聚合物内往往可以见到圆形气泡。(3)结构特征充填处理翡翠的结构通常产生很大改变,由原来紧密镶嵌交织状变成松散支离,局部严重者成砾状和基质胶结特征,主要集中在浅层。a矿物晶体酸蚀后不同程度的圆化,原自形至半自形晶体或不规则形晶体的边棱角在酸蚀去杂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改形,晶体形态的圆化程度与处理程度正相关。b 颗粒感减弱,翠性变小。c 浅层矿物晶体之间由紧密镶嵌向松散分离。基质胶结明显。晶体的排列方向和颜色延伸的走向上不连续。(4)红外光谱。高分子聚合物充填的翡翠通常在3000 cm-1附近有特征吸收峰,尤以3000 cm-1上方最有鉴别意义。但红外光谱对用无机材料充填的翡翠无显著效果。增色翡翠的鉴别 翡翠贵重在于多姿多彩和亮丽的颜色,也是评价翡翠最主要的参数。所以翡翠的着色处理很早就已出现在市场上。着色方法一般有:染色、浸色、局色、全镀膜和辐射加色。市场上习惯称为C货翡翠。染色、浸色、局色和充填着色处理的翡翠的颜色往往集中分布在裂隙、晶隙中,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呈丝状分布极易观察;镀膜翡翠一般在无色翡翠外部用绿色透明胶质薄膜外镀,市场上也叫穿衣翡翠,刚做好的镀膜翡翠颜色均匀,表面光洁,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在放大后表面无翡翠的特征,呈蜡状光泽,有时可见胶膜与翡翠之间未粘合的部位。折射率往往偏离1.66。镀膜翡翠随着时间渐长,呈片状脱落,表面划痕累累,光泽暗淡,易鉴定。辐射着色翡翠颜色表面均匀,呈片状、斑块状,与天然翡翠较易鉴别。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货翡翠制作前后对比:右边未脱黄左边已脱黄

一件B货的镯子,不太清楚,网上找个B货清晰的图片还是比较困难的,卖家们巴不得买家都看不清楚呢

嘿嘿,说的有点极端了,其实是我这的假货图片太少,因为听人说过“识假不能辨真,识真才能辨假”这句话,所以从来没收集过B货的图片,匆忙找了一张人家自己承认是B货的东东来,大家凑合看看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05: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我实在撑不住了,各位早安,我睡先!

题外话:逛街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玉石店,打的广告很吓人,什么如发现假玉自罚一万啦等等,但这一万他永远不用自罚,假如按我的标准,以翡翠为例,除了天然翡翠(A货)之外,B货C货都是假的,但按有些人的标准,拿玻璃冒充才是假的(编辑一下,要不就这么几个字有点浪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3 19:26:17编辑过]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921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7048
发表于 2004-11-13 10: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看,还长知识,谢谢楼主,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2058

回帖

1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743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19: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A货翡翠的特征

  (1) 颜色质感丰富,光泽强。从深绿-白色或浅紫色,除一种颜色外,饰件大多可有一些其他的"杂色"色感,如绿中见黄、见褐。颜色分布是斑片状(极高档的冰种除外),一般不规则。

  (2) 结构呈纤细变斑状,大多可见蝇翅状晶体闪光;在抛光较好的情况下,表面抛光有桔皮效应,一般不会有密集错乱的纹理。

  (3) 点测法折光率在1.66-1.65之间。

  (4) 在二碘甲烷(S.G.3.32)中缓慢下沉,比重为3.33±,一般不低于3.30。

  (5) 大件的饰件如手镯等,相互轻轻碰击,声音清脆有力,不沉哑。

  (6) 放在紫外荧光灯下,一般不会有荧光。

  (7) 翠绿色的品种吸收光谱有铬元素和铁元素的吸收线,谱线清晰不模糊。

  (8) 红外光谱谱线中不会出现有机物的吸收(2900-1/3000 cm附近)。

B货翡翠的识别

  B货翡翠因经过强酸浸泡并且入胶充填(有时也有不入胶的),因而在颜色、质感及结构上均有自身的特征。识别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 看色。B货翡翠的颜色大多质感单一。许多原有的杂色在处理过程中被去除,使翡翠原有的绿色得到"净化"。这一特征在一批翡翠中尤为明显,天然A货翡翠即使是同一块料上加工出来,也会有质感上的差异,而B货翡翠给人的感觉均是"似曾相识"。

  在一些入胶较多的B货中,颜色往往有扩散的感觉,除了绿色的根源外,地张部分似乎也都有一种淡淡的绿色。这种类型的B货有时是双重处理(B+C货)的结果。

  (2) 看地。B货翡翠的地张一般?quot;嫩",看上去水头很好,其实这是经过入胶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点上B货翡翠与相同水头的A货翡翠的区别在于,A货翡翠光洁柔润,而对B货饰件抛光表面进行放大观察,可见许多纵横交错的纹理,这是翡翠在被浸泡过程中,结构被破坏的结果。入胶过程并不能完全弥补这种结构上的破坏。

  (3) 听声。B货翡翠的饰件(如手镯)相互碰击,其声音较为沉哑,而A货翡翠铮亮清越。

  (4) 测比重。将翡翠饰件放入到比重为3.32的二碘甲烷溶液中,如果饰件上浮则大多为B货。

  (5) 测荧光。部分入过胶的B货翡翠在紫外荧光下会有蓝白色的英关。但这一测试并不总是有效的,部分B货翡翠经过处理或改变了胶的成分也可以不发荧光。

  (6) 做红外光谱测试。红外光谱测试一般被认为是现阶段鉴别B货翡翠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B货翡翠如经入胶,胶的成分大多为有机物,其中的C-H键很容易被红外光谱记录到,呈现特征的吸收振动。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如红外光谱中的2900-1/3000 cm附近有C-H键的特征峰,一般可下结论,被测定翡翠为B货翡翠。

  但需要了解的是,如果B货翡翠未经入胶处理,或者改变了所有胶的成分,那么红外光谱的结果就不一定有意义。这恐怕是行内人士需留意的。

  另外,翡翠的种质有时也可提供参考。时下做B货的常见为豆青、花青和白底青等品种,而冰种等做B货的较少。

  以上特征在鉴定B货时需综合考虑,这是因为有些A货翡翠有时也会出现B货的特征,如结构较粗糙,有荧光等。相反,一些处理得较好的B货,可能只出现上述特征中的某几个,部分特征却不典型。因此,B货翡翠的鉴别目前仍是行内较棘手的问题,不能光凭一二方面的特征下结论。

3、C货翡翠的鉴定

  C货翡翠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 颜色局部较均匀,找不到颜色起源("色根")。

  (2) 颜色分布常呈丝状和??爪状。这是因为翡翠是纤维状、细长柱状硬玉的集合体,翡翠染色,染料最容易沿矿物颗粒的边隙进入,因而多呈丝状。这一特征一般用10倍放大镜即可观察到,有时肉眼也能看清。

  (3) 部分C货翡翠在切尔西滤色镜下会变红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切尔西下不变红的并不一定是A货翡翠,因为部分C货在切尔西滤色镜下并不变红。

  (4) 通常在C货翡翠的一些裂隙处可发现有绿色的染料,或绿色沿裂隙分布。

  (5) C货翡翠的吸收光谱可呈现Cr元素的吸收带,但一般谱线模糊,有时可见Ni或其他元素的吸收带。

  值得注意的是,一班人总认为C货翡翠一定是低档劣质翡翠入色的,但事实上一些原来有绿色的中高档者,有时也会做入色处理以增加其价值(B+C货)。由于这种翡翠既有天然颜色又有人工染色(目前国际上对经染色处理的有色宝石一般用字母D表示),因而鉴定时需小心,不能见到有天然绿色就认为全部颜色都是天然的,以免上当受骗。

4、赝品的鉴别

  用来仿翡翠的主要有马来玉、澳玉、玻璃、染色大理石等玉石,最近国内市场上常见将青海玉当作缅甸玉出售。这些赝品一般和翡翠具有不同的特征,只要留意这些特征,一般都易于识别,表3-1列出了其特征差异。

  从外观上,翡翠与这些赝品的区别特征有:

  翡翠与马来玉 马来玉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翠绿,颇像极高档的翡翠,但在10倍放大镜下,它没有翡翠常见的晶体闪光。在二碘甲烷中,马来玉上浮,马来玉(翠)可不是马来西亚出产的玉石,而是类似玻璃的东西,具体工艺不详细。

  翡翠与澳玉 澳玉是绿色的玉髓,颜色大多呈苹果绿及蓝绿,颜色分布均匀,结构细腻,其色往往"无根",没有翡翠斑片状的色斑。在二碘甲烷中也上浮。(-146)

  翡翠与独山玉 高档透明度好的独山玉非常似翡翠,故独山玉又有"南阳翡翠"之称。其结构和翡翠相似,比重也较接近。较为特征的是独山玉一般品种较"干",杂色也较多,同一块原料或雕上可同时出现绿、褐红、墨、褐等几种颜色。严格的鉴定需准确测定各种数据。

  翡翠与青海玉 青海玉是中国青海近年发现的新的玉种,其色青翠与翡翠有几分相似。较重要的区别是青海玉的色往往泛青黄,颜色分布呈斑点状而不是斑片状。结构为粒状结构,且质地大多一致无变化。在二碘甲烷内,青海玉下沉,折光率较高,为1.73±。

  翡翠与玻璃及各种翠色料 市场上有时也可见一些玻璃类的仿玉赝品,实际上两者区别还是比较容易的。玻璃没有翡翠的纤维结构,在10倍放大镜下玻璃及料内通常可见气泡及涡流结构,据此即可分别。

再伤大家一次眼睛,然后俺就给大家上点养眼的图,此图中,左上为翡翠B货,中间为染色玛瑙,右下为马来翠,大家凑合着看吧,我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比这典型的图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曾经是人见人愁!现在是鬼见鬼愁!将来是神仙见了皱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12 08:51 , Processed in 1.0157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