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资产: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
2、会计要素:
是指对会计所要核算的经济活动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它既是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3、资本溢价:
是指股东的出资额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差额。资本溢价产生的原因是原股东出资时与新股东出资时的资本利润率不同,原股东出资额与其实际占有的资本不同。
4、现金折扣:
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价格所给予的一定比率的扣减。
5、利息资本化:
是指将借款的利息计入相关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了取得某项长期资产而借入长期负债的利息,与所取得的资产成本有紧密的联系,与构成资产成本的其他要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应将其资本化,计入资产的成本。与利息资本化相联系的是利息费用化,它是指将借款的利息作为当期损益处理的会计方法。长期负债利息的实质是筹资费用,因此应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6、持续经营:
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特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进行清算。
7、配比原则:
它要求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配比,以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盈亏。
8、留存收益:
是指归所有者共有的﹑由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盈余公积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应向所有者分配而未分,留于以后年度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9、未达帐项:
是指银行和企业对同一笔款项收付业务,因记账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10、对外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