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2590
36万
部落元老
0507《西方政治制度》考试大纲(一)
一、总体要求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和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正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本课程的内容,集中反映在课程大纲、教材、课程讲解、教师录像讲授及《导学材料》内容中。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这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 1、“是什么”是指西方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集中体现在教材和课程讲解的各章、各节、各目和三个阶段导学中。这就要求大家要通读教材,认真学习课程讲解及教师录像讲授并参考例题分析、即时练习、答疑问题与解答,导学材料。由于教材字数较多,为帮助同学们较好掌握重点,我们编写了约十万字左右的课程讲解,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加以掌握,这就是不能只掌握部分章、节、目,而必须掌握全部章、节、目;不能只掌握课程讲解中部分国家的内容,而必须掌握全部国家(即英、美、法、德、日五国)的内容。要掌握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弄清楚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是指西方国家为什么建立本质相同的政治制度,为什么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既具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为什么”在课程讲解中各章、各节、各目都有。要弄清“为什么”必须牢牢把握以下要点: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其具体制度、基本原则、基本措施都是从如何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经济政治统治出发,阶级分析、利益分析是必须牢记的。 (3)任何一国的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国情不同,上述条件不同,就必然会产生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既把握西方各国的相同点,又把握其不同点。 (4)既要掌握每一章、节、目本身的内容,又要注意相关的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目与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作到融会贯通,全面系统地理解与掌握。 3、“怎么看”是指对西方政治制度如何评价?对各章的具体制度如何评价?对各章、节、目中提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如何评价?我们既要看到西方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贡献,又要看到它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既要看到我们应当批判地借鉴西方政治制度某些有用、有益于我们的具体制度和原则,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我们绝不能全盘照搬。 只有抓住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这三个问题,考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有五种题型,共100分。 1、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共十题,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3、名词解释题(共五题,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的、全面的回答该问题所要求解答的内容,对重点与非重点应在解答中体现出来。 5、论述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要求较详细和全面的回答该问题所要求论述的内容。论述时不仅有论点,还应有论据,突出重点,兼顾非重点,比简答题内容更丰富、详尽。 三、分章、节介绍考试重点及难点 请考生把握各章节要求学习时识记和着重领会的问题。 着重领会的问题就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均在要求学习时识记的内容中,名词解释则在概念解释中。 导论 学习时识记: (1)政治制度的含义; (2)西方政治制度的含义; (3)政治制度的内容; (4)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5)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性质和特点的因素; (6)研究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意义。 着重领会: (1)政治制度对国家政治权力运转的重要意义; (2)政治制度的特点; (3)国家性质对政治制度的决定意义; (4)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综述 一、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生: 学习时识记: (1)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产生总的时代背景: (2)英国政治制度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3)美国政治制度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4)法国政治制度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5)德国政治制度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6)日本政治制度产生的时间和背景。 二、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学习时识记: (1)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2)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每一阶段的特点; (3)行政权集中的含义; (4)民主权扩大的含义; (5)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建立的时间和作用。 着重领会: (1)西方政治制度巩固和完善的标志; (2)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因; (3)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共同特点; (4)民主权扩大和行政权集中两者的关系与原因。 三、人民主权原则: 学习时识记: (1)主权的概念; (2)人民主权的概念; (3)“人民主权”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和代表作。 着重领会: (1)分析“主权在民”在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2)分析“主权在民”的实质和作用。 四、代议制原则: 学习时识记: (1)代议制的含义; (2)代议制原则的提出者及代表作; (3)代议制原则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着重领会: (1)代议制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2)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含义、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3)代议制民主与直接民主制的区别。 五、分权制衡原则: 学习时识记: (1)分权制衡原则的含义,三权分立的含义,制衡的含义; (2)分权制衡原则的提出者及代表作; (3)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着重领会: (1)评析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2)比较分析美、英两国分权制衡模式的区别; (3)分权制衡原则的作用与意义; (4)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六、法治原则: 学习时识记: (1)“法治”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含义 (3)法治原则的提出者和代表作; (4)法治原则在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着重领会: (1)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2)依法治国的意义; (3)西方国家法治的形式和实质的矛盾。 七、西方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学习时识记: (1)多样性的含义; (2)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3)多样性与共性的关系。 着重领会: (1)决定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多样性的因素; (2)西方政治制度本质上的共同性的表现。 八、西方政治制度的类型 学习时识记: (1)划分西方政治制度类型的标准; (2)西方政治制度的类型; (3)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4)二元君主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5)议会共和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6)总统共和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7)半总统共和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8)委员会共和制的特点及典型国家。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本质相同,政治制度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2)西方政治制度的类型。 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 一、宪法的概念和产生 学习时识记: (1)宪法概念的产生; (2)宪法在古代的含义; (3)现代宪法的含义,根本法的含义; (4)最早产生的宪法性文件; (5)最早产生的成文宪法; (6)西方国家宪法制度产生的条件; (7)西方国家宪法制度的发展。 二、西方国家宪法的内容、本质、作用和不同类型 学习时识记: (1)西方国家宪法的内容; (2)西方国家宪法的本质; (3)西方国家宪法的作用(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的作用); (4)西方国家宪法的类型。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宪法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2)西方国家宪法制度的历史背景; (3)西方国家宪法制度的不同类型及原因; (4)宪法的作用。 三、英国的宪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宪法的构成; (2)法律性文件的含义; (3)宪法性惯例的含义; (4)宪法性判例的含义; (5)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6)限制王权原则的含义; (7)议会主权原则的含义; (8)人身保护原则的含义; (9)英国宪法的特点。 着重领会: (1)英国宪法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英国宪法的原则及实质; (3)英国宪法产生和修改程序的特点及原因; (4)英国宪法对其政治制度形成的作用。 四、美国的宪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美国宪法制定的时间、过程和背景; (2)《五月花号公约》的内容及其在美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作用; (3)美国宪法生效的批准手续和日期; (4)美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5)美国宪法的特点; (6)美国宪法的修改方法; 着重领会: (1)美国由邦联发展为联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美国宪法对首创总统共和政体的作用; (3)美国宪法的特点及其原因。 五、法国的宪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宪法历史发展的特点; (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第五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4)第五共和国宪法的主要特点。 着重领会: (1)第五共和国宪法与第三、四共和国宪法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 (2)法国宪法变更频繁的原因; (3)第五共和国宪法对法国政治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六、德国的宪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基本法制定的历史条件及时间; (2)德国基本法的内容; (3)德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4)德国基本法的特点; (5)德国基本法中关于战争行为的规定; (6)德国基本法的修改情况; (7)德国统一的时间及基本法的作用。 着重领会: (1)德国基本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2)德国基本法确定的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 七、日本的宪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日本的宪法发展历程; (2)《日本国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及日期; (3)《日本国宪法》关于国家政体的规定; (4)《日本国宪法》关于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 (5)关于放弃战争的规定; (6)《日本法宪法》的特点。 着重领会: (1)《日本国宪法》与《明治宪法》确立的国家政体有何异同及其原因; (2)《日本国宪法》第9条放弃战争规定的意义及围绕这一规定展开的斗争; (3)《日本国宪法》的特点。 第三章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政党的产生 学习时识记: (1)最早产生的资产阶级政党的名称与时间; (2)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方式; (3)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着重领会: (1)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 (2)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特点。 二、政党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学习时识记: (1)政党的定义; (2)政党的特征; (3)政党的本质及其表现; (4)政党政治纲领的含义; (5)资产阶级政党政纲的特点; (6)政党的政治目标; (7)西方国家政党组织纪律方面的特点; (8)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 (9)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 着重领会: (1)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 (2)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3)资产阶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实行政党政治。 三、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政党制度的含义; (2)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类型; (3)两党制的含义及典型国家; (4)多党制的含义及典型国家; (5)一党制的含义及典型国家。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的原因; (2)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3)多党制的特点; (4)两党制在英美两国的不同特点,多党制在法、德两国的不同特点。 四、英国的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政党最早产生的时间与名称; (2)英国现有主要政党及其产生的时间; (3)英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1)英国政党制度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2)英国两党制的特点。 五、美国的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美国政党最早产生的时间与名称; (2)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与背景; (3)美国民主党、共和党的特点及各自的特点; (4)美国两党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特点 六、法国的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政党产生的时间与特点; (2)法国现有主要政党名称、成立时间和各自特点; (3)法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1)法国长期政党林立和不断分化的原因; (2)1958年后法国多党制的特点。 七、德国的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政党产生的特点; (2)战后德国的主要政党及各自的特点; (3)德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现今德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八、日本的政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日本主要政党的名称及成立时间; (2)五五年体制形成的原因、作用与影响; (3)日本政党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五五年体制对日本政党制度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0507《西方政治制度》考试大纲(二)
第四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选举的意义与作用; (2)选举制度的意义; (3)选举制度的产生和现代选举制度的产生; (4)选举制度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5)选举制度的性质; (6)现代选举制度的含义。 着重领会:选举制度的含义与重要性 二、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 学习时识记: (1)含义和意义; (2)西方国家的普遍原则; (3)普选制的含义; (4)平等选举原则; (5)一人一票每票等值原则; (6)秘密投票原则。 着重领会: (1)选举原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2)西方选举制度的原则与选举实际的矛盾。 三、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程序 学习时识记: (1)选举程序的含义; (2)西方国家的选举组织; (3)选民资格的含义; (4)选民登记的含义与方式; (5)选区的含义,西方国家划分选区的原则; (6)候选人产生方式; (7)竞选纲领; (8)竞选经费; (9)多数代表制; (10)比例代表制; (11)混合代表制; (12)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着重领会: (1)选民资格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选举与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关系; (3)西方选举中的权钱交易现象及本质。 四、西方选举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学习时识记: (1)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本质; (2)普选制在历史上的作用; (3)普选制的政治功能; (4)普选制的社会功能; (5)“普选制是工人成熟程度的标尺”的含义和提出者。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本质和功能; (2)西方国家普选制的历史局限性。 五、英国的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2)英国的选民资格和选民登记; (3)候选人资格和候选人提名; (4)英国选区划分的标准和选区的划分; (5)英国议会选举中的竞选活动和竞选纲领; (6)英国的投票和计票方式; (7)英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1)英国选举制度的演变及原因; (2)英国选举中政党的作用及实质。 六、美国的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美国的选民资格和变化过程; (2)美国总统、参议员、众议员的候选人资格; (3)美国的选民登记; (4)美国的选区划分; (5)美国总统的选举方式与选举程序,美国总统的选举人制度; (6)美国众议员的选举方式; (7)美国参议员的选举方式和程序; (8)美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1)美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2)美国普选权的发展变化历程; (3)美国长期由两党垄断选举的原因和实质。 七、法国的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的选民资格及演变; (2)法国总统的选举制度; (3)多数两轮投票制; (4)法国议会议员的候选人资格、提名、选区划分、选举时间和选举方式; (5)法国参议院议员的候选人资格、提名、选区制度、选举方式; (6)法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着重领会: (1)法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2)法国选举中的党派斗争和实质。 八、德国的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的选民资格; (2)联邦议院议员的候选人资格; (3)德国的选区划分; (4)混合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 (5)德国总统的候选人和选举方式。 着重领会: (1)德国混合代表制对党派斗争的影响; (2)法、德两国选举时5%条款的含义及实质。 九、日本的选举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规定日本选举制度的法律文件; (2)日本的选民资格; (3)日本的候选人资格和候选人提名; (4)日本的选民登记; (5)日本的选区划分; (6)日本的投票制度与计票制度; (7)日本的竞选活动和竞选资金的筹措。 着重领会: (1)日本议会选举的特点和局限; (2)日本选举制度对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 一、议会与议会制度及其发展 学习时识记: (1)议会的概念; (2)议会的渊源; (3)御前会议; (4)“大会议”; (5)“等级会议”; (6)现代议会的特征; (7)议会制度的产生; (8)议会发展的历程; (9)议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10)议会倒阁权的含义与意义; (11)议会权力虚化的含义与表现; (12)议会决策和立法效能萎缩的含义与表现; (13)行政权力膨胀的表现。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议会的渊源; (2)西方国家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3)议会至上的表现和实质; (4)议会地位下降的表现和原因。 二、议会的构成 学习时识记: (1)议会组织构成的类型; (2)一院制的含义; (3)两院制的含义; (4)平衡的两院制含义; (5)非平衡的两院制含义。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议会结构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两院制与一院制的异同。 三、议会的组织机构 学习时识记: (1)议员与议员特权; (2)西方议会领导机构的类型; (3)西方议会委员会制的含义; (4)委员会的种类; (5)常设委员会; (6)临时委员会; (7)联合委员会; (8)委员会的功能; (9)议会党团及其作用。 着重领会: (1)委员会在议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议会党团在议会中的作用。 四、议会的职权 学习时识记: (1)立法权的含义; (2)财政权的含义; (3)财政预算案; (4)财政监督; (5)监督权; (6)质询权、质询的含义、形式; (7)调查权; (8)倒阁权; (9)信任与不信任案; (10)弹劾权; (11)行政特权。 着重领会: (1)议会行政监督权的目的与作用; (2)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消长关系; (3)战后议会立法权受到的限制。 五、议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 学习时识记: (1)议会会议; (2)常会与非常会议; (3)议会的召开与解散; (4)议会的议事规则; (5)法定人数原则; (6)议会公共原则; (7)议会的多数原则; (8)一事不再议原则。 着重领会: (1)议会议事规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议会表决中的多数原则与尊重少数的关系; (3)议会行使权力的模式及其缺限。 六、议会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时识记: (1)议会在历史上的作用; (2)议会的现实作用; (3)国家权力合法化; (4)阶级意志国家化; (5)权力运作制度化 着重领会:议会地位下降的原因。 七、英国的议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议会的结构; (2)英国上院的名称与构成; (3)世袭贵族; (4)宗教贵族; (5)上诉审贵族、终身贵族; (6)英国议会1999年改革; (7)英国下院的名称与构成、任期; (8)英国议会两院的关系演变; (9)英国议会上院的职权; (10)下院的职权与特点; (11)英国议会内部组织的状况与特点; (12)上院议长、下院议长; (13)委员会的种类; (14)特别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能、联合委员会与无争议议案; (15)议会党团与督导员的职能; (16)英国上院的会议和法定人数; (17)英国下院的会议与法定人数; (18)英国议会通过议案的程序、“三读”。 着重领会: (1)英国至今保留世袭的终身的立法者的原因; (2)英、美、法三国议会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英国议会权力位移与削弱的过程、表现及原因。 八、美国的议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弗吉尼亚会议; (2)美国议会的由来; (3)美国议会的结构; (4)美国的众议院; (5)美国的参议院; (6)美国两院的关系; (7)美国两院共同行使的权力; (8)参议院单独行使的权力; (9)众议院单独行使的权力; (10)立法权及其受到的限制; (11)财政权的含义与作用; (12)调查权; (13)行政特权; (14)弹劾权及其程序; (15)参、众两院的议长; (16)国会的四种委员会; (17)美国议会党团; (18)美国国会的会议; (19)通过法案的程序。 着重领会: (1)美、法两国议会的异同; (2)美国现代议会制度形成的特点; (3)美国国会设置两院制的原因及特点; (4)美国国会组织机构的特点与作用。 九、法国的议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议会的由来; (2)法国议会的构成; (3)法国国民议会; (4)法国参议院;法国议会两院的关系; (5)法国议会的地位; (6)法国议会的权力; (7)法国议会立法权的限制; (8)财政权的限制; (9)监督权的限制; (10)法国国民议会的领导机构; (11)参议院的领导机构; (12)法国议会委员会的种类与职能; (13)法国议会党团; (14)法国议会会议。 着重领会: (1)法国议会的地位和权力; (2)法国现代议会形成的特点; (3)法国议会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十、德国的议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议会的结构; (2)德国联邦议院; (3)联邦参议院; (4)德国议会两院的关系; (5)联邦议院的权力; (6)联邦参议院的权力; (7)德国参议院的审查权; (8)参议院的代表权; (9)联邦议会的领导机构; (10)联邦议院的长老委员会; (11)议会中委员会的种类与功能; (12)德国议会党团的特点; (13)联邦议会的工作程序; (14)德国议会法案提出的程序与特点; (15)联邦议会通过法案的调解程序。 着重领会: (1)德国联邦议院的选举; (2)德国联邦参议院的构成性质和权力; (3)德、美两国两院的异同及原因; (4)德国联邦议会立法程序的特点。 十一、日本的议会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日本议会制度的演变; (2)日本帝国议会的构成及特点; (3)日本现代议会的构成; (4)日本国会众议院的构成; (5)参议院的构成; (6)两院的地位与关系; (7)日本国会的权力; (8)国会的立法权; (9)财政权; (10)监督权、不信任案、政府的信任案; (11)外交监督权; (12)国会的领导机构; (13)国会的委员会; (14)国会的常会、临时会、特别国会; (15)国会的议事规则。 着重领会: (1)日本国会与内阁的关系; (2)日本国会的构成及两院关系的特点; (3)日本国会的领导机构及其作用。 第六章西方国家的元首制度 一、国家元首 学习时识记: (1)国家元首的概念、古代国家元首的含义、现代国家元首的含义; (2)国家元首的特征; (3)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区别; (4)国家元首的产生; (5)最早规定元首制度的法律文件。 着重领会: (1)国家元首含义的变迁及元首制度产生的条件; (2)国家元首的特征及与政府首脑的区别。 二、西方国家国家元首的类型 学习时识记: (1)按组织构成来分国家元首的类型; (2)个人元首制的特点及国家; (3)集体元首(复合元首)制的特点及国家; (4)几个国家一个元首的特点及国家; (5)按国家元首担任的职务来分国家元首的类型; (6)君主元首制的特点及国家; (7)总统元首制的特点及国家; (8)委员会元首制的特点及国家; (9)按国家元首地位作用来划分元首的种类; (10)虚位元首的特点及国家; (11)实位元首的特点及国家。 着重领会: (1)虚位元首与实位元首的异同; (2)君主元首和总统元首的异同; (3)复合元首制与个人元首制的异同。 三、西方国家元首的职权 学习时识记: (1)元首的职权; (2)公布法律权; (3)发布命令权; (4)军事权; (5)召集议会权; (6)外交权; (7)任免权; (8)赦免权; (9)荣典权; (10)国家元首的特权; (11)外交特权、转承责任; (12)司法特权,司法管辖。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元首的职权; (2)国家元首职权大小的因素; (3)国家元首职权与政府首脑职权的区别; (4)国家军事权的特点与意义; (5)国家元首的特权及其意义。 四、英国的国家元首 学习时识记: (1)王权与英王; (2)英王的历史变迁、英王成为虚位元首的时间和标志; (3)英王的地位、法律地位、实际地位; (4)英王的权力,法律规定的权力,实际权力; (5)英王的作用; (6)英王王位继承; (7)英王的司法特权; (8)英王的物质特权。 着重领会: (1)英国国王的地位、权力和作用; (2)英国长期保留英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原因; (3)英王作为虚位元首的原因; (4)英王的作用及能起这种作用的原因; (5)作为国家元首的英王与美国总统的异同; (6)英王的司法特权及其影响。 五、美国的国家元首 学习时识记: (1)美国总统职位的设立; (2)美国总统的地位; (3)美国总统职位的变化; (4)美国总统的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作为行政首脑的权力; (5)美国总统的任期; (6)美国总统的弹劾; (7)美国副总统。 着重领会: (1)美国总统的地位和权力; (2)美国总统权力扩张的表现与原因; (3)美国实行个人元首制的原因; (4)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六、法国国家元首 学习时识记: (1)法国总统职位的沿革; (2)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国家元首的地位、任期与特点; (3)法国总统的权力,法国总统的三个特殊权力; (4)法国总统的办事机构的名称、构成、性质和作用; (5)法国总统的替补。 着重领会: (1)法国总统地位、权力的演变及其原因; (2)法国总统的地位和权力; (3)法国总统选举的程序; (4)法国第五共和国关于总统地位的规定及其原因; (5)法国总统的特殊权力及其意义; (6)法国总统与总理的关系。 七、德国的国家元首 学习时识记: (1)德国总统的地位; (2)德国总统的职权及其特点; (3)德国总统的任免权; (4)德国总统签署公布法律权的特点; (5)德国总统的作用。 着重领会: (1)德国国家元首与英国国家元首的异同及原因; (2)德国国家元首权力与作用的特点。 八、日本的天皇 学习时识记: (1)日本天皇制的由来与发展; (2)古代天皇制的特点; (3)近代天皇制的形成和特点; (4)现代天皇制的形成和特点; (5)现代天皇的地位; (6)天皇的权力; (7)天皇的实际作用; (8)天皇的继承。 着重领会: (1)日本天皇制的演变及原因; (2)日本天皇的地位与作用; (3)日本天皇与英王的异同。
0507《西方政治制度》考试大纲(三)
第七章西方国家的政府制度
一、政府与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政府的概念;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联邦、州和地方政府; (3)政府的职能; (4)政府的性质。 着重领会: (1)政府与国家的关系;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政府的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和产生的原因。 二、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 学习时识记: (1)内阁与内阁的由来; (2)责任内阁的含义与特点; (3)实行内客制的国家; (4)总统制政府的含义与特点; (5)半总统制的含义和特点; (6)委员会制政府的含义及特点; (7)独裁制的含义和特点。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政府体制的类型及存在的原因; (2)西方内阁制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 (3)总统制、半总统制政府的异同; (4)内阁制政府与委员会制政府的异同; (5)法国由议会内阁制改为半总统制的原因和效果。 三、西方国家政府构成 学习时识记: (1)政府组成; (2)政府首脑; (3)政府首脑体制; (4)二元制政府首脑体制的含义与类型; (5)政府机构的部与部长。 着重领会:政府首脑体制的类型及原因。 四、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原则 学习时识记: (1)组织原则; (2)相容与不相容原则; (3)禁止兼职和从事营业性活动的原则; (4)公布财产原则; (5)文官原则; (6)宗教原则; (7)政治原则。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原则; (2)西方国家组织政府时的相容与不相容的原则; (3)实行相容原则的西方国家的原因及目的; (4)实行不相容原则的西方国家的原因及目的; (5)实行文官原则的西方国家及其目的。 五、西方国家的组织程序 学习时识记: (1)政府组织程序的概念; (2)西方国家组织政府的步骤; (3)西方国家组织政府的程序; (4)总统制政府的组织程序; (5)内阁制政府的组织程序; (6)半总统制政府的组织程序; (7)委员会制政府的组织程序。 着重领会: (1)决定政府不同的组织程序的原因; (2)政党在组织过程中的作用; (3)内阁制政府组织程序的情况及其原因。 六、西方国家政府的职权 学习时识记: (1)政府职权的含义; (2)决定政府职权的因素; (3)政府的职权; (4)政府职权的变化历程。 着重领会: (1)政府职权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2)西方国家政府职权变化的历程、表现及原因; (3)西方国家政府职权的变化对议会民主制的影响。 七、英国的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的政府体制; (2)英国政府的构成; (3)英国的内阁; (4)内阁的组成; (5)内阁的性质; (6)内阁的职权; (7)英国的内阁首相; (8)英国政府各部和部长。 着重领会: (1)英国政府的构成; (2)英国内阁制与日、德内阁制的异同; (3)英国内阁首相的地位和职权; (4)英国内阁的性质、职权及变化。 八、美国的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美国联邦政府体制; (2)美国联邦政府的机构; (3)美国总统的办事机构; (4)白宫办公厅; (5)国家安全委员会; (6)中央情报局; (7)美国的内阁; (8)美国政府各部; (9)国务院; (10)国防部; (11)财政部; (12)美国的独立机构; (13)美国的独立管制机构; (14)联邦储备委员会; (15)行政与事务性管理机构。 着重领会: (1)美国总统制政府的创立与特点; (2)美国总统办事机构的设立、性质、作用与扩大的原因; (3)美国国务院的设立、性质与职权。 九、法国的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的政府体制; (2)法国行政权二元化; (3)法国中央政府的构成; (4)法国中央政府的组织程序; (5)法国中央政府的组织原则; (6)法国总理和政府的职权; (7)法国政府的活动方式; (8)法国的国务员会议; (9)法国的内阁会议; (10)法国的部际会议; (11)法国的总理府; (12)法国中央政府各部。 着重领会: (1)法国行政权的二元化和中央政府的构成; (2)法国政府与法国总统及议会的关系; (3)法国总统对政府的控制; (4)法、美政府的异同。 十、德国的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的政府体制; (2)联邦政府的构成; (3)联邦政府的组织程序; (4)联邦总理的产生; (5)政府成员及产生; (6)联邦总理的职权; (7)联邦政府的职权; (8)联邦总理的办事机构; (9)联邦政府各部和部长。 着重领会: (1)德国联邦政府的构成与职权; (2)联邦总理的地位与职权; (3)联邦政府的产生与政党的关系; (4)联邦政府与总统、议会的关系,议会的“建设性不信任案”。 十一、日本的政府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日本的政府体制; (2)日本政府的构成; (3)日本政府的组织原则; (4)日本政府的组织程序; (5)日本政府的首脑及产生; (6)日本政府成员的产生; (7)日本的内阁成员; (8)日本内阁的职权; (9)日本总理大臣的职权; (10)日本内阁的机构; (11)总理府; (12)日本的行政省。 着重领会: (1)日本政府体制的演变; (2)日本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第八章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与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司法的含义; (2)司法制度的含义; (3)司法的特点; (4)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产生; (5)英国司法制度建立的特点。 着重领会: (1)司法与行政、立法的关系; (2)司法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司法权在西方权力体系中的地位。 二、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 学习时识记: (1)大陆法系的含义; (2)普通法系的含义。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 (2)大陆法系形成的过程与特点; (3)普通法系形成的过程与特点; (4)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区别; (5)普通法系对“法治”的影响。 三、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 学习时识记: (1)司法机关的含义; (2)审判机关; (3)检查机关; (4)司法行政机关。 着重领会: (1)检查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四、司法机关的职权 学习时识记: (1)司法审判权; (2)司法审查权; (3)行政裁判权; (4)司法行政权。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 (2)司法审判权的特点与作用; (3)西方国家检查机关设置的三种情况; (4)行政裁判权与司法审判权、司法行政权的区别; (5)西方国家司法审查制度的本质。 五、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 学习时识记: (1)司法原则的含义; (2)司法独立原则的含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4)公平审判原则的含义。 着重领会: (1)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 (2)西方国家实行司法独立的目的; (3)西方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历史意义和虚伪性; (4)西方国家实行公平审判原则三方面的要求。 六、西方国家的法官、陪审和律师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官独立的含义; (2)法官的产生制度; (3)法官的任期制度; (4)法官的专职制度; (5)法官的薪俸制度; (6)法官退休制度; (7)陪审制度的产生; (8)陪审制度的含义; (9)陪审员的产生; (10)西方国家陪审制度的类型; (11)律师制度的产生; (12)律师制度的含义与目的; (13)律师及律师职能; (14)律师参与诉讼的特点。 着重领会: (1)法官独立的相对性; (2)法官专职制的意义; (3)西方国家律师的职能及律师职业的特殊性; (4)西方国家陪审制度衰落的原因。 七、英国的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英国法院系统; (2)民事法院系统; (3)刑事法院系统; (4)专门法院; (5)英国上议院案件管理范围; (6)上议院审理案件和法官; (7)英国的大法官; (8)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着重领会: (1)英国法院体系的特点; (2)英国上议院作为最高审判机关和三位一体的大法官的存在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八、美国的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美国法院组织系统; (2)美国联邦法院系统与管辖范围; (3)美国联邦地区法院; (4)美国联邦上诉法院; (5)最高法院; (6)专门法院; (7)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着重领会: (1)美国法院组织系统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美国最高法院的构成及其对立法和行政权的限制作用; (3)美、德两国联邦法院系统的区别。 九、法国的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法国司法制度的沿革; (2)法国司法制度的特点; (3)法国法院的组织系统; (4)法国的普通法院系统; (5)法国的行政法院系统; (6)法国的争议法庭; (7)法国的特别高等法院; (8)法国的共和国法院; (9)法国的宪法委员会; (10)法国的最高司法会议。 着重领会: (1)法国司法制度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法国行政法院组织系统和权限; (3)法国宪法委员会的职能及其作用; (4)法国司法委员会的职能及设立的原因; (5)法国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的异同。 十、德国的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德国的法院系统; (2)德国的普通法院系统; (3)德国的行政法院系统; (4)德国的劳工法院系统; (5)社会法院系统; (6)财政法院系统; (7)专门法院; (8)宪法法院。 着重领会: (1)德国法院系统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德、法两国行政法院系统的异同; (3)德国宪法法院性质与职能; (4)德国联邦法院与州法院的关系。 十一、日本的司法制度 学习时识记: (1)日本司法制度的沿革; (2)日本的法院系统; (3)日本的司法审查制度。 着重领会: (1)二战后日本司法改革的内容,二战前后日本司法制度的不同点; (2)日本法院系统的特点; (3)日本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与局限。
试卷结构有五种题型,共100分。
1、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共十题,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3、名词解释题(共五题,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的、全面的回答该问题所要求解答的内容,对重点与非重点应在解答中体现出来。
5、论述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要求较详细和全面的回答该问题所要求论述的内容。论述时不仅有论点,还应有论据,突出重点,兼顾非重点,比简答题内容更丰富、详尽。
0507有考《西方政治制度》的同学请多多交流!
11
246
3万
新手上路
5
41
2万
我们这个专业讨论的人太少喽,我也顶,有好资料大家一起分享!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7-4 20:15 , Processed in 1.7319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