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试的随笔: 春节过后,本人的工作调整,从技术部门到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急待补充专业知识。 报名参加了5月21日的全国人力资源职业资格(二级)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拿证,是为了通过考试压力,促使自己多学点专业知识,也好把自己的“稀饭”吹冷。 职业工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级 别:二级 考试科目:理论(08:30-10:00) 技能(10:30-12:30) 综合(14:30-15:30) 考试地点:成都市人民北路二段西二巷11号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南楼207室 第五考室 闹钟设置在早上的7点,可是6点就醒了,心中有事,睡意全无,赶快起床。昨晚整夜下雨,早上居然停了,天在帮助我。拉开窗帘,感觉丝丝凉意。究竟是加衣服喃,还是穿体恤,还是穿体恤吧,冷点脑袋清醒些。吃完早餐,就打的往考试地点赶,想找到考试的位置,再找个地方临时抱抱佛脚。 早上车少,几分钟的车程,很快就到了。好家伙,我是第一个。看看了考场安排,全省有2600多个考试的人。据说一般的过关率在30--40%之间,我会是这部分人吗?现在只有天知道。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可以坐的干位置(都是下雨惹的祸),这可杂办,不可能保持立正姿势看书2个小时吧。忽然,发现在学校绿色走廊的旁边,有个小亭子可以坐,心情格外的兴奋。坐在那里看书,尽管凉风阵阵,手臂上尽是鸡皮疙瘩,但也不觉得有好冷。考试的人陆续来了,很多是四川其它城市的,想想他们也非常辛苦。来了的大部分人都在抱佛脚,也有很少的人似乎胸有成竹,听MP3的,谈笑风声的都有。难道他们就这么有把握吗?是真的很能干,还是考试的习惯或者外强中干,我不得而知。 按照规定,考试区域提前15分钟开放,考试的人象潮水一样涌进各自的考室,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在抱佛脚。资料、挎包、手机关闭后一起放在规定的位置,桌面上只留下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签字笔各两只(各备用一只)、橡皮擦、单面刀片(在铅笔芯断了的时候备用,这是经验)。监考老师发了考试的机读卡和试题,我不慌不忙,先将准考证号以及其它信息仔细反复核对,并填写(涂)好,做到万无一失后,再开始进行答题。看到答题卡有150个题目,我自以为是150道题(我没有参加培训,也没有调查研究,也没有看考试题目前面的说明,其实只有125道题,这是我的失误)。紧赶慢赶进行答题,不时核对答题的序号,因为后面没有检查和更改的时间。当监考老师通报还剩30分钟时,我一看糟糕,刚做完99道题,还剩51道题,而且后面全是多选,时间显然不够。我加快进度,没有过多的时间审题,只凭印象,机械式的完成填涂。做完125道题,杂个没有试题了?再看看前面的说明,简直是失误。离考试结束时间还剩足足20分钟。再也没有心情检查核对,只是看看铅笔的涂迹有没有不合格的,认为不合格的作了补涂。再做完对准考证号的填涂和其它信息最后一遍检查后交卷。这门应该ok。 下去转悠一圈,进行第二场的考试,按部就班。看到这些题目,觉得没有问题,但总是无法想起原文,只有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工作进行答题。这们课程提前30分钟交卷了,反正一个字——悬。过不了正常,过得了简直不正常。看来得准备11月的补考了。 中午没有回家,在考场附近的一个茶楼将就了一下。综合考试的内容是针对自己写的论文,把自己的论文看了几遍,休息一会又上战场。看到考综合的两个题目,感觉太简单了,我用了30分钟,书写的十分工整、流畅。监考老师看了答卷后说:你简直考的太好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她肯定是看了我写的硬笔字了,自己觉得还是可以哈。自吹自擂一下,我是练过行书的硬笔书法哦。这门考试,我觉得,完全是走过场。 考试告一段落,安心工作。准备准备11月的一们补考吧,即使上帝恩赐我过关,我也不后悔,因为可以学的更扎实。其实,我本来的目的就是学知识。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的追求。那天要是不学了,没有考试了,反而不习惯了哈。朝下一目标——职业经理人,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