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8|回复: 4

[讨论]案例分析题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948

回帖

1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9646
发表于 2006-12-22 2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 课程考试 经常遇到的 案例分析题       大家来,发挥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    ,在生活或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问题,大家来答一下。                                          

                                                           “汪洋事件”之辩:

            今年8月底,贵阳市的一所普通学校因一名新生的到来而声名鹊起。汪洋,从北京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3年后,又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的议论。

        3年找工作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
    8月16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
    我想掌握一门技术!
    在学校招生办公室,记者找到了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汪洋。今年27岁的汪洋,家住贵阳市。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
    7个月后,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汪洋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
    2005年5月份,他辞职回到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的,他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非常抢手。几经周折后,汪洋决定:要好好学门技术。
    回想大学毕业后这几年的经历,汪洋说,他参加过很多招聘会,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像他们这种本科生,工作并不好找。相反,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就是中专生都很吃香。他了解到,中国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于是,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大学学习并不多余
    据汪洋介绍,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但是,真的要重新来中专读书,去和一帮比自己小得多的学生一同学习,他又有些犹豫了。经过3个多星期的考虑后,才下了决心。
    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汪洋这样看待:“大学四年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东西。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些残缺。但3年多的社会打拼让我认识到,自己要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过得都会比较踏实一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清镇的学生黄锡欢和汪洋有着类似的经历。2003年,他从贵州财经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毕业后,在清镇市某单位作为合同工工作了2年多。2005年9月,他也辞去工作,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报名就读。
    中专专业定位适当
    对于北京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竟然返回中专学校来学技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陈韵觉得有些意外。陈主任说,汪洋报名的专业,本来学制为4年,考虑到汪洋是本科毕业,学校经研究决定,让他免修前两年的文化课程,直接从3年级读起。
    随后,陈主任告诉记者,中专毕业出来的学生姿态低,定位准确,有技术在手,因而大多数中专生比大学生更好找工作。对于他们学校来说,每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   

9月12日,远在贵阳的汪洋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今年27岁的他,3年前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专业限制了我大学毕业后的求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时的视野很窄,只能去搞营销。选择读中专主要是想学门手艺,成为一名技能型人才。”汪洋说,他并不是一时冲动,来上学前,他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并去了一些工厂做了实地调研,最后选择了数控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待遇高。
    汪洋现在入学已快一个月了,学习了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像钳工、焊工等,今后还要学专业一些的,如计算机制图等,“这些都是我以前没学过的。”他的班上有40多名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生,普遍比他小五六岁,“但我们都能玩到一块,因为我的心态比较年轻。”
    汪洋告诉记者,相比于他现在的同学们,他毕竟接受过本科教育,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中专毕业后,我想找一份与现在的专业有关的制造业领域的工作,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再圆我做生意的梦,因为我并不是个特别安分守己的人。但不论做什么工作,我在大学学的工商管理的知识都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身为贵阳人、操着一口普通话的汪洋承认,他确实没想过自己的选择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社会上一根脆弱的神经被我触动了。”前一段,他和学校约定不再接受采访,“现在我想明白了,这是件好事,于是就不回避采访了。许多学生走的是上大学、读研究生的研究型道路,我和另外一些上了大学又去读中专的同学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希望我的经历对后来的学生有所帮助和借鉴。”
  

以下是其他人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你对这个案例有何想法?回答要先回答:汪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然后再作说明。

  

 “汪洋事件”是人才浪费
  面对汪洋的事例,也有着不同的声音。学生家长李明先生,“汪洋事件”说明是人才浪费。现在所学的专业与以前的不想关,荒废了以前的专业。   

 

  “汪洋事件”不是人才浪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对记者说,“汪洋事件”其实很正常。比如,一个博士生不会开车,他去学开车,但人们不会取笑他。夏教授曾在英国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社会工作的博士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能胜任社会工作,还要经过培训和考试才能上岗。同样道理,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不断充电。汪洋学的是市场管理专业,现在又去学数控机床,这对国家、社会、个人来讲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我们不应反对,也不能因个别现象就否定高等教育。

 

 

  回答要先回答:汪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然后再作说明,要有你个人的看法,不要受新闻记者采访的影响。

希望大家都来做做这道题,来开动一下大脑,运用一下所学到的知识。

 

你好我现在有时不在有事就留言or发邮件:我会及时回复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1万

回帖

14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413216
发表于 2006-12-22 2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洋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

首先我们知道成人教育基本没有求职优势   所以   为了生存

学习一门技术再就业是明智的  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  不是以前的计划经济  不可能靠考上大学国家就管你

所以  汪洋的做法是完全对的  是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尊重

说人才浪费的人可能站不住脚  因为  什么是人才  这些人并没有明确

有的国家种地的农民要求研究生毕业  我们国家当和尚都需要研究生学历

不知道算不算人才浪费

所以

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了说

国家机器和国家机构好多人哪里是人才啊

可是还不是站着人才的位子

我的路我走... 你的路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948

回帖

1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964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09: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乐天的回答讨论。

支持乐天回帖。

希望大家踊跃讨论。

你好我现在有时不在有事就留言or发邮件:我会及时回复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4 2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汪洋的做法是对的。文中写道: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汪洋这样看待:“大学四年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东西。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些残缺。但3年多的社会打拼让我认识到,自己要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过得都会比较踏实一些。”现在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让我们很多人都感觉茫然,感觉不安,甚至感觉恐惧,知识更新快,科技更新快,“用人单位”的人员更新也快,快得我们似乎永远也跟不上脚步,能够掌握一门技术,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挺好的。受过高等教育并不就代表掌握了更高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我们国家目前的高等教育。所以,能够、愿意踏踏实实的靠技术吃饭,又具备高素质,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攀登,应该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正确的历程吧。
(点击播放)地下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948

回帖

1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964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以上同学的回答讨论。

支持以上的回帖。

希望大家踊跃讨论。

你好我现在有时不在有事就留言or发邮件:我会及时回复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7 05:27 , Processed in 1.080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