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同窗情谊,本是世间最真最纯的情感之一,同学聚会,共同追忆青春年少时的纯真美好情感,成为很多人的向往。然而,随着近年来同学聚会的逐渐增多,很多网友感觉到,同学聚会慢慢变了味道。“世俗化”、“功利化”的视角和思维越来越多的左右着同学聚会,很多网友就发贴,为我们讲述了当前同学聚会的种种面目。
你参加过同学聚会吗?你对同学聚会有着怎样的感受?你希望同学聚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同学聚会聚的是什么?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并为我们讲述你的同学聚会的故事。
美好的同学聚会,不知不觉变了味道
同学聚会本来是一件惬意的事儿,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相聚一堂,回忆学生时代的美好往事。可是,网友们发现,如今一些同学聚会却变了味儿,不仅没能加深同学彼此间的感情,反而起到了诱发人们心理焦虑的副作用。
网友:前几日,在哈市开会。会议之余,我参加了一位好朋友的同学聚会,本来我是不想去的,人家同学聚会,我凑什么热闹啊!再说,喝多了酒身体也吃不消,说不上几天能缓过来呢?可朋友盛情难却,说:“去吧,你帮我陪陪客,顺便也认识一下他们,他们都是一些部门的领导,以后你说不上还能用得着他们呢?”话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只得去了。
可我发现,每个人敬酒时,都愿称呼对方的官名,都说些祝各位官运亨通、财运发达之类的话,怎么没一个直呼同学的小名,没一个回忆起来同学时代有趣的事,难道是时代久远,都忘了?我的耳朵里满是奉承阿谀之言,我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与其说同学聚会还不如说是公关酒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忍受的极限已到,聚会也终于曲终人散,我这个“三陪”也喝得迷迷糊糊,有点要吐的感觉。大伙走出了酒店,钻进了自己的豪华汽车,消失在城市的繁华中。
网友:毕业一年,你买了房子和车子吗?昨日,有女白领爆料称,本来打算交流工作经验的同学聚会,没想到变成了富家子弟“谈车论房”的“炫富大会”,数位同学被“气走”。
毕业于广东某外语类大学的女白领张丽收到通知赶去参加毕业周年聚会,但没想到就在聚会当时,发生了让大家都不快的一幕。聚会总共到了不到20个人,还不到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聚会选择在一家高档餐厅举行,大家开始边喝酒,边聊一年的工作体会,但现场气氛慢慢地起了变化。开始聊月薪,后来再聊房子,然后是车子、股票,最后还开始聊家里的工厂。接下来,聚会越来越充满“铜臭”……
网友:有钱有势,混得很得意的同学巴不得天天开同学会,而比较落魄的同学则害怕同学会上见面,精神上受到摧残不说,还要作为得意同学炫耀财势的一个比较道具,心里也许还有个小小的奢望,那就是那些混得好的同学能不能帮上自己一把,其实这是幻想,那些混得好的同学之所以乐衷于开同学会,就是来看你的落魄和女同学们的艳羡呢。同学会是又一次的表演罢了。

同学聚会岂能是经营关系网的名利场
每次聚会时,那些“大款”们,或是高谈阔论自己的发迹史,或者来到漂亮女同学中间,开着风趣的玩笑,说当年如何如何暗恋,现在是如何如何后悔等等。那些小有成就的学者也不甘寂寞,大谈欧洲八国游、谈人文、谈艺术,以显示自己的才华和阅历。女同学们则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老公的升迁、奖金的多少、小车的档次、子女的成绩,很少有对昔日同窗岁月的怀旧……纯洁的同学聚会成了一部分人展示财富、炫耀地位、攀比收入、经营关系网的“名利场”。
网友:带着几许兴奋与憧憬,我早早地去了。等了好久,同学们才三三两两地前来报到。结果我发现一个很怪的现象:男同学比女同学来得早,外地的比本地的来得早,家远的比家近的来得早,平民比当官的来得早。
看着本应是纯洁的同学聚会成了一部分人展示财富、炫耀地位、攀比收入、经营关系网的“名利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后悔参加了这次同学聚会。有时候,相见不如怀念。如果不参加这次聚会,我至少还能在心里保留一方净土、一份美好的情愫!如果将纯粹的同学会演变成为一个名利场,一个展示个人成功与财富价值的显摆之地,甚至把老公的升迁、奖金的多少、小车的档次以及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拿到同学聚会上来炫耀的话,这不仅显得十分浅薄,而且更让纯洁无暇的同学关系被赤裸裸地物化、变异,这样的同学聚会又有什么意思呢?
网友:去年倒是和一大学同学见了一面,十多年没见了,话说的不少,几个小时没停。说完了,吃顿饭,然后走人,跟没见面一样。仔细想想当时说的话,全是标准的废话,非常标准。当然,也有收获,就是那位同学的老公发财了,身价上百万,所以这位同学说起话来特别艺术,她以钱为中心,表达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基本上她很有钱;二是基本上她不喜欢别人提钱。有钱人大概都这样:允许自己提钱,不喜欢别人提钱。
网友:今年春节,我所在的小城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同学聚会,参与的同学年龄在40岁左右,应该属成功人士,人数有100多名,整整狂欢了一天一夜,吃喝、娱乐,燃放烟花,场面、花销着实壮观、气派。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聚会共花掉各种费用40余万元,其中燃放烟花就放掉了20万元。
40万元,对于大城市来说,可能不算什么,然而在一个小城来说,在一次普通的聚会来说,数目应该十分惊人,花费应该十分奢侈。按人平筹资计算,每名同学需要筹资4000元左右。我想,在这之中,并非每位同学都能轻而易举、豪不费力地拿出这笔钱。不过按照知情人士的话说,主要有几个大老板撑着。
真正的同学聚会,主要的目的应该在于怀念读书岁月,叙叙同窗之情,重在找回当初的那份纯朴、友情和真诚。在这样的场面,一切的归结点都只为一个“真”字,一个“情”字,那些世俗、功利的东西原本不应该有任何舞台。简单而不失庄重,狂欢而不失理性。
可是从这40万元的聚会之中,我却找不到这样的“情”和“真”;还有我们曾经见过或是经历过同学聚会,都找不到这样的“情”和“真”。大家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吃呀,喝呀,喝得一塌糊涂;口中的话可能更多的,已经变成了“书记”、“局长”、“老总”等等,不是官员,就是老板;最想展现的就是成功与光鲜,金钱、地位,展现的是“一掷千金”的虚荣与满足。
情意何在?同学聚会变成了肤浅的行为艺术
昔日维系纯真感情的同学聚会,为何就不是那么个滋味儿了呢?网友纷纷探讨这个原因。归结起来,不难发现,原来身份落差是主因。
网友:同学关系其实是不掺杂功利色彩的人际关系之一。同学没有身份差别,只有人格平等。但现在,同学聚会时免不了会暗地里对比,在微微泛酸中变得焦虑,甚至对自己的理想及事业产生怀疑。但是将同学聚会异化成人脉积累的名利场或示权炫富的舞台,甚至把丈夫的升迁、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拿到同学聚会上来炫耀的话,这不仅让纯洁无瑕的同学关系赤裸裸地物质化,更令同学关系蒙上阴影,引发其他矛盾。
网友:“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毕业以后是各奔东西,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辛苦打拼。若干年后以前优秀的同学不一定优秀,差学生也不一定生活差,而同学之间身份和经济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同学聚会,往往会聊到自己的家庭、工作、收入等等话题,聊起自己开心和得意的事情来,自然是兴高采烈眉飞色舞,而此时一些生活和事业不太如意的同学,这时候就自然不愿意多说话。
网友:在这变味的同学聚会里,炫耀、功利的色彩可能超越了同学间的真情。有的人聚会,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功名利禄。有的人聚会,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挖掘这一极其丰富的同学“人脉”资源,以利于今后的发展。有的人聚会,就是为了找寻当年那份情感的“遗憾”,用今天的胆量,企图重温过去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