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jc_zbl

[分享]实用心理学综合练习题

[复制链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3571】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们可以采取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A,B,C,D,E

A.改变态度 B.增加认知 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D.减少选择感 E.改变行为

3572】有选择时认知失调低,态度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失调高,态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错误)

3574Aronson指出,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 (错误)

3575KelmanHovland把这种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叫做睡眠效应。 (正确)

3576】被说服者的卷入可以分为问题相关卷入和印象相关卷入,前者主要强调个体的态度反应受到他人赞成或反对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态度所考虑的问题和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方面的关联。(错误)

3577】敏感期假设

答案: 这一假设认为,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由于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且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357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

B 高自我检控的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更为关注

C 硬销售强调产品在广告中的视觉效果,不太注意产品本身的成分

D 低自我检控的人易受到软销售策略的影响

3579】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决定于()。A,B,C

A 说服者的外表 B 是否可爱 C 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D 说服者的专家资格 E 说服者的可靠性

3580】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的因素是()。B

A 情境因素 B 自我 C 说服者的可信度 D 说服信息的因素

3581】什么是偏见?试从不同理论角度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

答案: 要点:(1)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2)团体冲突理论(Group Conflict):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如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4)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构建等解释偏见的产生。(5)心理动力理论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权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是Adorno5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发现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的特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3584】如果人们重视自己所属的团体,它就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信息来源,这个团体就是()。C

A 内群体 B 外群体 C 参照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3585】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R.Weiss指出它可以提供几种重要的报酬,包括()。 A,B,C,D,E

A.依恋 B.社会整合 C.价值保证 D.可靠的同盟感 E.得到指导和受教育机会

3586】心理学家Weiss把寂寞分为()。A,C

A.情绪性寂寞 B.认知性寂寞 C.社会性寂寞 D.生理性寂寞 E.情感性寂寞

3588】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A,B,D

A 强化原则 B 联结原则 C 相似原则 D 社会交换原则 E 互补原则

358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A,B,C,D,E

A 个人特质 B 相似性 C 互补性 D 熟悉性 E 接近性

3590】亲和动机是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错误)

3591】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报酬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正确)

359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寂寞感会增强。(错误)

3593】心理学家发现,有许多因素对人们的寂寞感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A,B,C,D,E

A 婚姻状况 B 经济状况 C 年龄因素 D 社交技巧 E 人格因素

3594】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这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处于()阶段。 B

A 零接触 B 知晓 C 表面接触 D 共同关系

3595】在成人依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类型是()。 A

A 安全型 B 逃避型 C 焦虑/矛盾型 D 依附型

3596】人们与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开始见面很多,然后接触慢慢地减少。(错误)

3597】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我展露越多,越有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错误)

3599】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美国人倾向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

3600】雷德等人发现,自我展露的水平随时代的发展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父辈的自我展露水平低。(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3601】社会渗透理论如何解释自我展露在亲密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Altman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即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

3602Sternberg认为,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情,如一见钟情,属于()。 D

A 喜欢式爱情 B 迷恋式爱情 C 空洞式爱情 D 愚蠢式爱情

3603】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C.Rusbult指出人们往往采取的对策有()。A,B,C,D

A 真诚 B 忽视 C 退出 D 表达 E 妥协

3604】在Sternberg看来,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不包括()。B

A 激情 B 奉献 C 亲密 D 承诺

3605】罗洛·梅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正确)

3606】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人格特质。(错误)

3607】摆观点(perspective-taking

答案: 幸福的夫妻常常也通过与对方的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心理学家Davis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摆观点,它对维持这种关系的健康极为重要。

3608】案例: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影响Sosa等人(1980)年关于社会支持对产妇影响的研究被看成是这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这项研究是在美国瓜特马拉(Guatemala)的一所医院的妇产科进行的,在研究中研究者把将要生产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有33人,控制组有163名产妇。对实验组的被试,在她们进到产房以后,在她们的旁边坐着一名不懂医术的妇女(被称为doula),她的任务是向产妇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方式是与产妇谈话或者抚摸产妇;而控制组的产妇只接受来自医生的检查,比如量血压、测脉搏等。实验的因变量有两个:一是产妇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二是产后的母婴关系。结果令人震惊:实验组的产妇生孩子平均花了8.8个小时,而控制组的产妇平均花了19.3个小时,并且实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大多数很清醒,常常微笑着对自己的孩子说话,约37%的人有一些抱怨,控制组抱怨的比例高达7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含义(6分)(2)如何利用社会支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14分)

答案: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

3609】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

答案: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比如Buss37个文化群体的研究发现,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人。Davis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

3610"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答案: 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3611】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

答案: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3612】参与决策在提高士气上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都是有效的。(错误)

3613】下面不属于团体的是()。C

A 北京国安队的球员 B 家庭 C 大学生 D 学校

3614】下面不属于团体功能的是()。 D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认知标准

3615】正式团体的规范是正式规范,而非正式规范只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中。(错误)

3616】举例说明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

答案: 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表现在: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表现在霍桑研究中,梅约等人发现,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

3617】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答案: 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但Festinger却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

3618】以下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A,B,D,E

A 需要的满足 B 团体目标 C 团体规范 D 团体活动 E 领导者

3619】凝聚力越强,团体的生产效率越高。(错误)

3620Moreno是如何测量团体凝聚力的?

答案: Moreno提出社会测量法来测量团体凝聚力。这种方法首先让某一团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该团体的成员,而有些人不是。凝聚力的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团体成员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团体中大部分的成员选择了外人,该团体的凝聚力就低。

3621】以下群体中人们结合的紧密程度最低的是()。 D

A 家庭 B 工作团队 C 观众群 D 统计集合

3622Festinger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 (正确)

3623】根据Fiedler的权变模型,关系取向的领导在控制低和控制高的时候绩效较好或最好,而任务取向的领导在中等控制条件下效果好。(错误)

3624】女性和男性领导者在任务取向上基本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她们比男性领导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方法。 (正确)

3627】团体思维(Groupthink

答案: 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3628】在团体决策中,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这种现象叫()。 C

A 风险转移 B 头脑风暴 C 团体极化 D 团体思维

3629】在说明团体决策中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时,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极化产生过程中信息性影响的作用,而说服性辩论的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了规范性影响之上。(错误)

3631Janis提出了团体思维产生的先决条件,包括()。 A,B,C,D,E

A 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B 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C 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D 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E 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地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3632】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正确)

3633】在团体决策中,给团体成员一个特定的题目,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是()。A

A 头脑风暴 B 德尔菲法 C 具名团体技术 D 阶梯技术

3634Roge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团体技术和阶梯技术作了对比之后指出,具名团体技术不仅在实践方案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错误)

3635】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答案: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3636】团体决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

答案: 团体决策问题从方法上讲也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先后有四种团体决策方法被人们采用。这些方法不仅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研究,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头脑风暴

早期对团体问题解决能力的探讨大多数是以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是有一个名叫Osborn的广告经理设计而成的可以产生新奇思想,且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技巧。这种方法常常给团体一个特定的题目,如为某个商品设计广告词,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Osborn还对头脑风暴技巧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这些原则包括:第一,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第二,鼓励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第三,鼓励多量化,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最终获胜。第四,寻求整合与改进,一方面增加或改正自己与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还要把自己与他人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提出更好的决策选择。

头脑风暴并不适于所有问题的解决,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

2)德尔菲法

头脑风暴技巧有助于人们解决问题。但是在处理许多决策问题的时候,由于团体成员在各方面的层次不一,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效果并不好。为了克服这一点,有一种叫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的专家决策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决策领域。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它是一种背对背的决策技术,由专家提供反馈,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要求团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第二,专家对团体成员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第三,团体成员在得到反馈之后重新就刚才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第四,专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与一般的团体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不需要团体在一起讨论,因而可以避免由于面对面争论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3)具名群体技术

在团体决策过程中,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压力,团体思维现象的出现就与此有关。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心理学家Delbecq提出了他的具名团体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当团体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太了解,并且在讨论中难以达成一致时,具名团体技术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出方案,越多越好。第二步,记录方案,把每个人提出的所有方案都列出,不做选择。第三步,对方案加以分类,团体讨论并区分记录下的每个方案。第四步,对方案进行表决,每个人从1220个备择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4)阶梯技术

上述三种方法对团体决策的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受到一些团体本身就具有的缺陷的影响。这种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团体中人们的讨论是否充分,二是在团体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懈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G·Rogeberg提出了一种名为阶梯技术(stepladder technique)的团体决策技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技术决策时,先是由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听前两个已经达成的意见,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第五个成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达成一致方案。Roger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团体技术和阶梯技术作对比之后指出,阶梯技术不仅在实际方案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该方法也比较费时,所以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3637】案例: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侯玉波等人(1991)通过对三个国有企业中团体决策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这些企业中高层团体决策实际上是由一把手决定的,同层次的其他人只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这就是说,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与领导不同时,领导有权否决大家的意见。不仅如此,在同一层次的领导之间,人们的影响力也不一样,而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权力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在一个团体中,主要领导与同级的其他领导在职位上差别不大,但在决策中的权力却差别很大的现象。比如在一个车间里,一把手与二把手的职位差别并不显著,但在决策当中,主要还是由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的影响力与一般成员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决策中的权力极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尤其需要研究和注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另外,从决策的过程与方式来看,领导的作用也往往被突出出来。美国心理学家Lindsay1985)研究了中国人通过开会讨论决策问题的情境,她发现与美国人处理同类决策问题的情况相比,中国人在位置安排、发言顺序等许多方面人为地突出领导的作用:领导总是坐在最显眼、最中心的位置上,人们发言的顺序也是由重要到不重要。还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只参加讨论而非决策,并且尽量避免公开冲突。也许你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事情:领导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告诉大家说我们需要做出一项团体决策,希望大家提意见,畅所欲言。于是大家开始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但最终决策还是由领导说了算。领导会对大家说你们的意见很好、值得考虑,并且宣布说:"在对大家的建议做了分析之后,我们决定如何如何做。"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成员的意见体现在最终的决策中,领导的决策是早就做好了的。正是基于这些原因,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她还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文化根源,她认为这一切源于中国的传统:人们太看重权威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所以不愿意与权威和他人对抗。(1)为什么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2)少数人是怎样的人时才对决策有影响?

答案:(1)因为在决策过程中,大多数人只是参加讨论,而不是真正参与决策,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与领导不同时,领导有权否决大家的意见,出现了"权力极化"的现象。正是基于这些原因,Lindsay认为中国人的团体决策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决策。(2)一般来讲,团体讨论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大多数人的意见之上,并且这种多数意见会产生更大的压力要求团体成员遵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团体决策都是选择多数人的意见,有时候少数人也会对团体决策产生影响,但是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少数人必须是团体的领导。在团体决策中,领导者的地位往往比较突出,当决策中持有少数观点的人是领导时,领导有能力使自己支持的意见最终被团体采纳,正如案例中提到的那样。二是少数人对自己的观点极为坚持。在团体决策中,如果少数人极力坚持自己的意见,便可能引起决策团体的分裂,并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3639】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每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人交流,不能与其他人交流。这种沟通形式是()。C

A 链型 B Y C 圆形 D 轮型

3640】沟通影响团体问题解决的效率,在解决简单问题时,集中度高的沟通较有利;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较为分散的沟通较有利。(正确)

3641】人际冲突

答案: 在心理学中,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反应或期望的互不相容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3642Thomas提出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有哪些?结合Thomas的观点,谈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组织冲突?

答案: 组织心理学家K·W·Thomas从个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们解决冲突的方式,他从人们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对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人们对待冲突的五种方式。对峙:利用此方式解决冲突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比如有些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当利益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只管自己的收益,不管别人的死活。采取对峙方式解决冲突的人常常是在某些方面实力较强的人。

逃避: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他们尽可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人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

顺应:用这种方式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他们常常会向对方做出让步,即使自己没有过错他们也可能这样做。

妥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尽管这种方法比较合理,但也包含着许多风险。妥协双方对自己与他人的关注均处于中等水平。

合作: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合作的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很关心他人。

解决组织冲突时我们应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尽量采取合作的态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3643】利用协商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怎样的策略?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因此有效的协商被看成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工具。心理学家在协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策略,利用这些策略不仅可使冲突得到解决,而且可以使使用这些策略的人得到更大的收益。这些策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从协商的角度讲,开始时的立场对自己在协商中的获益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最初强硬的立场会使对方妥协,从而使自己受益,但应根据情况谨慎使用。二是在协商中怎样让步:通过协商解决人际冲突必然包含着让步,因为如果没有让步,协商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一般来说,每次做出小的让步将更有效。三是采用逐步回报策略:采取强硬的最初立场和每次做出小的让步并非总是有效的,有时候它们也会常生副作用,前者可能导致协商破裂,而后者则使让步一方遭受损失。为了克服这些不足,C·Osgood提出了一种被称为"逐步回报"的协商策略,这种策略以如常生活中的回报原则为基础,假设冲突双方一方减少威慑力的行为将引起另一方采取同样的缓和步骤,从而使协商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3644】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A,B,C

A.身体上的完满状态 B.精神上的完满状态 C.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DAB EAC

3645】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的是()。 C

A 个体能够积极地、平衡地适应社会环境

B 个体所适应的社会环境既包括当前的也包括发展的

C 个体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和承认

D 个体能够正常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3646】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生活事件(Life events"

答案: 生活事件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丧偶、生病、背井离乡等。生活事件通常以应激的模式加以分类,根据个体对紧张和挑战产生的反应(包括社会、生理和心理反应),来评价生活事件的影响大小。生活事件反映了世界变化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而生活事件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它给个体带来了压力或者应激。

3647】下列对应激定义正确的是()。 B

A 身体对负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性的反应

B 身体对负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反应

C 身体对正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性的反应

D 身体对正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反应

3648】关于提升控制感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长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益的

B 短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益的

C 长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

D 短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

E 长期和短期的控制感提升对个体健康无关

3649】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答案: 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的信念。自我效能的高低可以预测若干重要的健康行为,如戒烟、减肥、有规律的锻炼以及减少胆固醇摄取等。

3650】关于"习得性无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E

A 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外部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B 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内部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C 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不稳定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D 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稳定的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E 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整体性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3651】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的人是健康的人。(错误)

3652】关于心身疾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 属于躯体疾病 B 属于精神疾病 C 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D 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 E 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

3654】控制感指的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错误)

3655】关于人格与应对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A型人格比B型人格更健康 B A型人格与B型人格健康无关

C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健康 D 乐观与悲观与健康无关

3656】小张今年升到大二,大一时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排名在班上前25%之内,平时积极参加春游、远足等集体活动。但是这次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合群。班主任经过了解后知道了他父母双双下岗,家里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的情况。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应对方式?(8分)(2)如果你是小张的班主任,你会建议他采取哪些应对方式?为什么?(12分)

答案: 1)应对方式指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消极事件)时的反应方式。(2)第一,鼓励小张多和其他同学交谈,敞开心胸,倾吐心事。因为刻意压抑或遗忘消极事件会耗费许多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因此会制造压力。另外,试图压抑负面想法可能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对这些想法心生偏执,结果反而更常想到这些事。第二,给小张提供社会支持,为他争取获得他人的帮助(例如经常关心小张的思想状况、为他安排助学贷款等)。因为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人们把事情看得比较没有压力。另外,即使人们把一件事情看成压力事件,社会支持还是可以帮助其应对这个压力。

3657】应对方式指的是()。 B

A 人们在面对积极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B 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C 人们在面对中性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D 人们在面对任何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3658】当创伤事件发生时,最好的策略是敞开心胸,倾吐心事。(正确)

3660】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要让人们改变行为时,应当采取的手段是()。 D

A 让人们感到害怕

B 让人们变得乐观

C 提高对行为的控制感,尤其是自我效能

D 在心理上打击其自尊,使其了解做这样的改变将会获得好处(维护其自尊)

3661】信息策略的不同,会改变人们看待自己健康的方式。(正确)

3662】健康预防的方法有()。 A,D

A 利用信息包装 B 通过立法禁烟、酒 C 利用经济杠杆

D 利用认知失调理论 E 增加医疗机构数量

3663】试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论述HAPA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Model)。

答案: 要点1HAPA模型主要强调社会认知因素在健康关联行为改变方面的重要性。改变健康行为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有基于信念的改变意图,二是这些改变必须在一个有计划的框架之中进行。①风险意识②行为信念③自我效能。要点2"两步走",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借鉴了有计划行为理论的思路。第一步:计划--把目标转化为意图以及对执行意图的评价。第二步:坚持。

3664HAPA模型主要强调的是()。A

A 社会认知因素 B 个体认知因素 C 社会行为因素 D 个体行为因素

3665】不包括在HAPA模型的理论框架中的是()。 D

A 风险意识 B 行为信念 C 自我效能 D 理性决策

3666】下列从心理学角度对文化的定义是()。 C

A 文化之于社会,就如记忆之于个人。它包含了一个社会的经验,可以代代传承

B 文化是某种有价值的观念(如制造工具的方法)的迅速传播

C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

D 文化是文饰化裁,有文饰、遮掩之意,在社会行为表面进行修饰、美化

3667】请简要说明文化通过哪三个层次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他决定做和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3668】试论述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答案: 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讲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要点1)文化人类学 主要研究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即文化对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 4 个特点: A 、选择性 B 、相互性 C 、适应性 D 、不等同性。 2 )跨文化心理学 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也在于找出隐藏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理生活后面的加工机制。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心理学家常常把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用在其它文化群体中去,以求找到共同的东西。 3 )文化心理学 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渗透与影响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学科,它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

3669】文化人类学

答案: 主要研究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即文化对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关注的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

3671】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A,B,C,D,E

A 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 B 文化与信息加工机制

C 文化与社会化 D 文化多元性 E 文化与符号表征

3672】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有()。 B,C,D,E

A 生理途径 B 价值途径 C 自我途径 D 情境途径 E 理论途径

3673】最早对文化感兴趣的学科是()。D

A 文化心理学 B 跨文化心理学 C 比较心理学 D 文化人类学

3674】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错误)

3675】在60年代末,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是()。 B

A 文化与语言 B 文化与人格 C 文化与行为 D 文化与思维

3676】周公解梦与弗洛伊德的释梦属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对象中,文化与符号表征的问题。(正确)

3677】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研究,属于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A

A 价值途径 B 自我途径 C 情境途径 D 理论途径

3678】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有()。A,B,D,E

A 揭示中国社会变化的基础和根源 B 理解东西方差异的真正原因

C 进行东西方文化的对比 D 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E 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

3679】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正确)

3680】中国近代化的失败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错误)

3681】美国式个人主义的特征有()。A,C,E

A 竞争中依赖自我 B 自我揭露水平高 C 不关心群体

D 对社会影响敏感 E 与群体有距离感

3682】不属于中国人思维特性的是()。 D

A 联系性 B 变化性 C 矛盾性 D 逻辑性

3683】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

答案: Wallerstein认为: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方面形成了一套权力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些国家(大多数欧美国家)处于权力核心地位,另一些国家(尤其是亚非国家)则处于权力的边缘。这种权力地位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文化与学术的差异,表现为在文化与学术上权力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有支配性的影响力。

3684】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是()。B

A 人本主义 B 迷信主义 C 家族主义 D 专制主义

3685】关于"近代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

B 中国近代文化受到了日本明治维新和西方列强的影响

C 从宗教角度对中国儒家思想提出尖锐批评

D 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E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

3686】请简要说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

答案: 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认识到自我和自己的决断以及不能容忍社会压力之下的从众的信念,它包括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同时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集体主义是一种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的信念,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并且乐于接受他人。

3687Mike是一家跨国公司驻华分公司的总裁,他本人喜欢就事论事,针对项目的本身特征分派下属讨论。公司运营不久,他发现他下属的部门经理们(都是中国人)都会提出各种项目之外的问题,虽然或多或少这些问题都和项目本身有关系,但是这些他认为的"细节问题"的争议往往拖累了项目进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他烦恼不已。根据你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10)(2)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有什么影响?(10分)

答案: 要点:(1)中国人思维特性主要表现在折衷性、和谐性、联系性、变化性、矛盾性。在这个案例中有和谐性和联系性。(2A.认知判断B.认知内容C.决策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7

回帖

690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9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5 2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我整理的老师课件里给的综合练习题,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努力,通过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回帖

839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396
发表于 2005-12-3 18: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成功=简单的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116

回帖

3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61727
发表于 2005-12-10 13: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哦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 面對不一定最難受 孤單不一定不快樂  得到不一定能長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有 轉身不一定最軟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8

回帖

868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687
发表于 2005-12-14 18: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你了,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15 03:40 , Processed in 1.6104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