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1】社会渗透理论如何解释自我展露在亲密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Altman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即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 【3602】Sternberg认为,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情,如一见钟情,属于()。 D A. 喜欢式爱情 B. 迷恋式爱情 C. 空洞式爱情 D. 愚蠢式爱情 【3603】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C.Rusbult指出人们往往采取的对策有()。A,B,C,D A. 真诚 B. 忽视 C. 退出 D. 表达 E. 妥协 【3604】在Sternberg看来,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不包括()。B A. 激情 B. 奉献 C. 亲密 D. 承诺 【3605】罗洛·梅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正确) 【3606】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人格特质。(错误) 【3607】摆观点(perspective-taking) 答案: 幸福的夫妻常常也通过与对方的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心理学家Davis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摆观点,它对维持这种关系的健康极为重要。 【3608】案例: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影响Sosa等人(1980)年关于社会支持对产妇影响的研究被看成是这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这项研究是在美国瓜特马拉(Guatemala)的一所医院的妇产科进行的,在研究中研究者把将要生产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有33人,控制组有163名产妇。对实验组的被试,在她们进到产房以后,在她们的旁边坐着一名不懂医术的妇女(被称为doula),她的任务是向产妇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方式是与产妇谈话或者抚摸产妇;而控制组的产妇只接受来自医生的检查,比如量血压、测脉搏等。实验的因变量有两个:一是产妇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二是产后的母婴关系。结果令人震惊:实验组的产妇生孩子平均花了8.8个小时,而控制组的产妇平均花了19.3个小时,并且实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大多数很清醒,常常微笑着对自己的孩子说话,约37%的人有一些抱怨,控制组抱怨的比例高达7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含义(6分)(2)如何利用社会支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14分) 答案: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变迁,社会支持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去寻求和利用生活中的种种支持。 【3609】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 答案: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比如Buss对37个文化群体的研究发现,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人。Davis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 【3610】"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 答案: 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3611】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 答案: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3612】参与决策在提高士气上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都是有效的。(错误) 【3613】下面不属于团体的是()。C A. 北京国安队的球员 B. 家庭 C. 大学生 D. 学校 【3614】下面不属于团体功能的是()。 D 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社会支持 D. 认知标准 【3615】正式团体的规范是正式规范,而非正式规范只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中。(错误) 【3616】举例说明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 答案: 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表现在: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表现在霍桑研究中,梅约等人发现,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 【3617】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答案: 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但Festinger却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 【3618】以下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A,B,D,E A. 需要的满足 B. 团体目标 C. 团体规范 D. 团体活动 E. 领导者 【3619】凝聚力越强,团体的生产效率越高。(错误) 【3620】Moreno是如何测量团体凝聚力的? 答案: Moreno提出社会测量法来测量团体凝聚力。这种方法首先让某一团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该团体的成员,而有些人不是。凝聚力的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团体成员所占的比例,如果一个团体中大部分的成员选择了外人,该团体的凝聚力就低。 【3621】以下群体中人们结合的紧密程度最低的是()。 D A. 家庭 B. 工作团队 C. 观众群 D. 统计集合 【3622】Festinger认为,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 (正确) 【3623】根据Fiedler的权变模型,关系取向的领导在控制低和控制高的时候绩效较好或最好,而任务取向的领导在中等控制条件下效果好。(错误) 【3624】女性和男性领导者在任务取向上基本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她们比男性领导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方法。 (正确) 【3627】团体思维(Groupthink) 答案: 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3628】在团体决策中,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的结果将更加保守;而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将使结果更加冒险,这种现象叫()。 C A. 风险转移 B. 头脑风暴 C. 团体极化 D. 团体思维 【3629】在说明团体决策中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时,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极化产生过程中信息性影响的作用,而说服性辩论的观点则把重点放在了规范性影响之上。(错误) 【3631】Janis提出了团体思维产生的先决条件,包括()。 A,B,C,D,E A. 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B. 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C. 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D. 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E. 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地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3632】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如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利用头脑风暴技巧要远远好于成员单独决策。(正确) 【3633】在团体决策中,给团体成员一个特定的题目,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是()。A A. 头脑风暴 B. 德尔菲法 C. 具名团体技术 D. 阶梯技术 【3634】Rogeberg在对德尔菲法、具名团体技术和阶梯技术作了对比之后指出,具名团体技术不仅在实践方案选择,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错误) 【3635】团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答案: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