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试述过程模型理论所论述的公共政策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过程大致如下: (1)社会问题的出现; (2)社会问题的确认; (3)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 (4)政策规划;作为政策制定过程的核心环节,政策规划是指政策方案、策划、设计、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5)政策方案的执行;即将政策方案的内容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 (6)执行效果的评估;这种评估是信息不断反馈的过程,也称后评估,其目的是确定政策的价值和决定政策的去向。 (7)政策调整与改变;政策执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8)政策终结;当政策实现预期效果,或被证明是无效的、失败的,政策应及时终止,以推动新一轮的政策过程。 2.试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公民个人的作用。 (2)利益团体的作用。 (3)政治领袖的作用。 (4)政府体制的作用。 (5)大众传媒的作用。 (6)问题自身的作用。 3.试述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 政策终结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政策的行为,具体而言, 政策终结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替代;替代是指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 (2)合并;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二是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 (3)分解;指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 (4)缩减;指采用缩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4.试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1)必要的政策资源。 (2)顺从的目标集体。 (3)正确的执行策略。 (4)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5)有效的沟通。 5.试述精英模型的基本观点。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者的精英阶层,该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6、试述政策合法性的内容。 (1)从广义角度而言,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该过程分为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部分。(2)从狭义的角度而言,政策合法性意味着决策主体合法、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以及政策法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