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思瑞

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导论/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1.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 B )。

A.客观和中肯 B.极端和绝对

C.相对和主观 D.以上都不对

12.法军统帅皮舍格柳进攻荷兰时"涉水作战"的决定说明了决策中( D )的重要性。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创新思维 D.经验思维

13.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B )。

A.政策问题的确认 B.政策议程的建立

C.政策方案的择定 D.政策目标的确立

14.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政策效果进行的评估通常称为( C )。

A.政策分析 B.政策反馈

C.后评估 D.前评估

15.从实质上说,博弈论是一种( D )模型。

A.团体 B.过程

C.渐进 D.理性

16.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的学者是( C )

A.戴维·伊斯顿 B.内格尔

C.伍德罗·威尔逊 D.德罗尔

17.下列关于政策执行学派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D )。

A.组织理论学派认为,政策能够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

B.行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查尔斯·奥·琼斯

C.组织理论学派强调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作用

D.组织理论学派认为,政策有效实行的关键在于政策执行机关如何采取政策行动

18.下列选项中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D )。

A.地区成见 B.职业成见

C.性别成见 D.指鹿为马

19."公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是什么公平,而是人们被给予了哪些权利",该观点体现了( B )的思想。

A.罗尔斯 B.诺齐克

C.安德森 D.伍启元

20.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B )。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根据政治学的团体理论,公共政策是( C )。

A.某一利益团体的一厢情愿 B.某一利益团体的专制

C.团体冲突的平衡产物 D.有产阶级的意志

22.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B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韦伯 D.安德森

23.下列人物中属于政策执行组织理论学派的是( A )。

A.佛瑞斯特 B.查尔斯

C.埃利亚斯 D.霍恩

24.制度理论起源于( D )。

A.现代政治学 B.现代经济学

C.传统的经济学 D.传统的政治学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政府有时不采取某种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公共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众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非官方决策者的是( D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美国总统 D.政党

27.下列人物中( A )是政策执行行动学派的代表人物。

A.查尔斯·奥·琼斯 B.大卫·罗宾逊

C.佛瑞斯特 D.安德森

28.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是( D )。

A.调节和控制冲突 B.规范公众行为

C.约束和管制目标群体 D.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

29.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B )。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30.首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方案的总分,得分最高者胜出。这种择案规则属于( B )。

A.淘汰投票制 B.博尔达计数

C.正负表决法 D.等级决定制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31.由群体成员对所有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赞成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胜出,这种择案方法称作( D )。

A.正负表决法 B.孔多塞标准

C.博尔达计数 D.同意表决法

32.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B )。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搜集信息

33.美国学者林布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34.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C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害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

35.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D )。

A.职员要求公司老板发放交通费 B.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C.群众强烈要求电视台报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

D.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36.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D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37.在下列社会问题中,( D )不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

A.贫困问题 B.民族矛盾

C.政府权力滥用 D.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

38.定型化政策不同于下列哪种政策( C )。

A.程序性政策 B.例行政策

C.反馈政策 D.常规政策

39.下列现象中属于政策终结的是( B )。

A.工人罢工 B.中国电信免收手机入网费

C.学生罢课 D.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价格大战

40.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有限理性模型或称满意模型的学者是( B )。

A.詹尼斯 B.西蒙

C.林布隆 D.托马斯·戴伊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41.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军队失败的例子说明政策执行需要注意( D )。

A.明确既定目标 B.在探索中前进

C.政策整合 D.实施反馈控制

42.托马斯·戴伊认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人权政策的形成过程,非常适宜用( A )模型来解释。

A.精英理论 B.制度理论

C.博弈理论 D.团体理论

43.我国的特区经济政策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表现了政策的( B )特征。

A.稳定性 B.倾斜性

C.合法性 D.普遍性

44.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A )。

A.政策法律化 B.强制执行

C.延长政策期限 D.权威压制

45.对两种同样不利的结果必须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属于( 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前后冲突

46.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学者提出政策评估要注重( A )。

A.政策价值 B.政策效能

C.政策效率 D.政策效益

47.《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是( B )的著作。

A.罗尔斯 B.诺齐克

C.亚当·斯密 D.柏拉图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B.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C.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D.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E.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属于政府的政策范围

2.下列有关公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在西方,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B.西方执政党的政策方针可以直接转化为公共政策

C.在美国,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

D.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可以直接形成国家的公共政策

E.在中国,公共政策的多种表现形式中,不存在司法决策这种形式

3.政策终结的形式主要有( BCDE )。

A.妥协 B.替代

C.合并 D.分解

E.缩减

4.西方国家总统决策包括的类型有( ABCDE )。

A.立法倡议 B.立法否决

C.委托立法 D.外交决策

E.防务政策

5.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BCDE )。

A.宪法 B.基本法

C.超出基本法律性质但仍包括在现行宪法界定范围内的其他法律

D.人大决定 E.地方性法规

6.下列活动中属于非正式评估的是( ABCDE )。

A.领导者的公开视察 B.领导者微服私访

C.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 D.群众的公开呼吁

E.媒体的宣传报导

7.根据政治活动的不同方式,政策可以分为( CDE )。

A.中央政策 B.反馈政策

C.权力型政策 D.妥协型政策

E.博弈型政策

8.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DE )。

A.立法机关 B.选民

C.利益集团 D.领袖人物

E.行政机关

9.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ABCDE )。

A.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参与

B.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

C.使用威胁手段参与

D.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游说影响政策导向

E.借助所在团体的力量影响

10.在西方,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决策形式主要有( ABC )。

A.司法审查 B.推翻先前的判决

C.司法命令 D.委托立法

E.立法倡议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BCDE )。

A.政治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行政可行性 D.技术可行性

E.法律可行性

12.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 BDE )。

A.国际冲突 B.生态变迁

C.战争 D.自然灾害

E.意外的人为事件

13.下列对社会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BCE )。

A.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B.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C.社会问题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D.社会问题就是政策问题

E.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

14.下列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的是( ACDE )。

A.贫困问题 B.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

C.民族矛盾 D.人口问题

E.教育水平低下

15.美国政策学家J.E.安德森认为政策议程建立的促成因素包括有( ACD )。

A.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 B.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C.抗议活动 D.新闻媒介

E.社会上的乌合之众

16.政策终结的对象主要有( ABCDE )。

A.权力 B.责任

C.政策功能 D.相关组织

E.相应的服务与管制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E )。

A.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终结

B.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调整

C.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延续

D.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E.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18.政策合法性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

A.法定的决策主体

B.法定的程序要求

C.符合国家宪法的政策内容

D.符合相关法律的政策内容

E.政策的法律化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

1.简述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哪些条件。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3)决策者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它政策资源的消耗。

2.简述问题界定阶段的任务。一,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其次,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再次,需要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3.简述大众传媒成为现代社会中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原因。

1)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2)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3)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4)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

4.简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1)思考的独立性。2)方法的独特性。3)目标的前瞻性。4)思维的发散性。5)形式的超常性。6)结果的聚敛性。

5.简述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1)政治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失当。

6.简述渐进模型的特点。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7.简述思想库的主要类型。1)官方思想库。2)半官方思想库。3)民间思想库。4)国际思想库。

8. 简述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系统取得合法性的途径。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政治系统取得合法性有三种不同的途径:1)依据合法和合理的程序取得政权;2)依据社会的传统习惯取得政权;3)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取得政权。

9.简述政策执行的基本功能。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1)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2)检验政策成效;3)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10.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1)以主权者身份,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用个人的权力;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3)使用威胁手段,如请愿、示威、罢工等活动;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游说等手段,影响政策导向;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11.简述决策过程中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1)趋避冲突。2)双趋冲突。3)双避冲突。

12.简述政策评估的分类。1)从评估的活动形式上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非正式评估和正式评估。2)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类型。3)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与后评估两种类型。

13.简述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问题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在遇到满意方案时便会终止其搜索行为。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论述题:

1.试述过程模型理论所论述的公共政策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过程大致如下:

(1)社会问题的出现;

(2)社会问题的确认;

(3)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

(4)政策规划;作为政策制定过程的核心环节,政策规划是指政策方案、策划、设计、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5)政策方案的执行;即将政策方案的内容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

(6)执行效果的评估;这种评估是信息不断反馈的过程,也称后评估,其目的是确定政策的价值和决定政策的去向。

(7)政策调整与改变;政策执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8)政策终结;当政策实现预期效果,或被证明是无效的、失败的,政策应及时终止,以推动新一轮的政策过程。

2.试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公民个人的作用。

(2)利益团体的作用。

(3)政治领袖的作用。

(4)政府体制的作用。

(5)大众传媒的作用。

(6)问题自身的作用。

3.试述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

政策终结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采取必要措施终止政策的行为,具体而言, 政策终结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替代;替代是指用新政策代替旧政策,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

(2)合并;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二是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

(3)分解;指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

(4)缩减;指采用缩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4.试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1)必要的政策资源。

(2)顺从的目标集体。

(3)正确的执行策略。

(4)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

(5)有效的沟通。

5.试述精英模型的基本观点。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者的精英阶层,该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6、试述政策合法性的内容。

(1)从广义角度而言,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该过程分为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部分。(2)从狭义的角度而言,政策合法性意味着决策主体合法、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以及政策法律化。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4818
发表于 2006-4-17 16: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述题部分还要求再展开内容,我只整理了一些大概的要点,

不完整的部分还请其他同学补充。大家多多

如果在等待中,你的诺言是温暖的, 我愿意用灵魂深处仅有的光明来与你交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6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155
发表于 2006-4-17 17: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苏州电大考站会计专升本考生。欢迎本地学友交流,QQ:991512 加的人注明:人大会计,否则不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11 04:39 , Processed in 1.0029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