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青锋剑

电脑小知识专题贴

[复制链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21: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4)教您备份瑞星2006版 杀毒软件病毒库 (转帖)

重装系统一直是个让我很头疼的问题。不是因为装系统麻烦,而是因为每次装完系统后都要用那慢腾腾的老猫升级杀毒软件而烦恼,每次除了要花不少上网的银子以外,还要浪费自己大量宝贵的时间。现在虽说用上宽带了,但杀毒软件公司的服务器却一点没显快,眼瞅着2M的宽带只能用十几K的速度来下载病毒库,心里别提多烦了。其实,我们现在常用的杀毒软件都有一套备份当前病毒库的绝招,可以保证让你在半分钟内就将杀毒软件升级到安装前的版本。所以,笔者这次就特意将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备份方法给大家写了下来。

瑞星2006杀毒软件

瑞星2006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杀毒软件之一,大厂家考虑得自然细致,咱们就先来说说它。 备份:

在瑞星中有专门的工具程序可以备份当前的病毒库。首先点击“开始”菜单→“程序→瑞星杀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弹出瑞星的主界面。在里面点击“工具列表”按钮,然后选择“瑞星安装包制做程序”图标。

随后,瑞星就会弹出一个“硬盘安装备份”的制作向导,询问您要将做好的备份文件放在什么地方,这里您可以根据需要指定一个存放位置(如果待会在重装系统,建议您别存在默认路径,也别存在系统分区里,以免做好的备份文件在做系统时被误删掉)。剩下的操作就按照瑞星的提示做就行了,不一会,就会弹出一个备份完成的提示。这时,您就能在备份目录下找到做好的备份文件了如图所示。

小题示:

如果在您的瑞星上找不到“制作硬盘安装备份的按钮”,一般是由于您没有安装这个组件。这时,您可以点击“开始”菜单→“程序→瑞星杀毒软件→添加删除组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添加/删除”,再点击“下一步”,在列表栏中找到“瑞星工具程序→制作硬盘安装备份程序”一栏,点击为选中状态,随后再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安装下去就行了

恢复:

恢复也非常简单,当您重装完系统后,只需双击一下制作好的这个安装文件。看看,熟悉的瑞星安装画面是不是又出来了?而且它不是普通的安装程序,它会将您以前的软件设置照原样设置好,和安装前是一模一样的如图所示。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主题

1905

回帖

3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306433
发表于 2006-8-24 17: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支持,学到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9 22: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5)微软的三个小秘密,很有意思的,大家来试试 一:微软和联通之间好像有什么仇恨! 打开记事本,在新的记事本里输入"联通"两个字,保存并关闭,再次打开该记事本, 你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windows计算器出错啦! 近日有人向微软举报了Windows系列产品的一个非常低级的BUG 该BUG来自微软Windows附带的计算器工具 当你尝试用208196001225除以456285并按下=按钮时,计算器竟然没有反应! 而208196001225处以456284,456286一切正常 现在微软正在全力调查BUG原因,并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回收Windows系列产品 微软目前没有对外界公开进行解释 三,又是记事本的问题! 我们作个有趣的游戏:打开“记事本”,将下面一行文本拷贝进去,然后将文件保存,文件类型选择“所有文件”,文件名为“EICAR.COM”。拷贝成功后,产生的文件应该有69或70个字节长。 X5O!P%@AP[4\PZX54(P^)7CC)7}$EICAR-STANDARD-ANTIVIRUS-TEST-FILE!$H+H* 看看出现什么事情了?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9: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6)怕麻烦就让XP自己修复故障

故障恢复控制台是Windows 2000/XP/2003中专用于修复系统的工具,它可以启用和禁用服务、格式化驱动器、在本地驱动器上读写数据(包括被格式化为 NTFS 文件系统的驱动器),并执行许多其他管理任务,是我们连Windows 2000/XP/2003安全模式都无法进入时修复系统的“法宝”。   1. 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   计算机启动时选择“Microsoft Windows Recovery Console”(即故障恢复控制台)后,当系统给出提示时,输入管理员(Administrator)密码。然后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Recovery Console”命令。输入“help”可得到一列命令名称,输入“help 命令名称”可得到指定命令的帮助。   在故障控制台中,我们可以使用Attrib、Batch、Bootcfg、ChDir (CD)、Chkdsk、Cls、Copy、Delete (Del)、Dir、Disable、Format、Diskpart、Enable、Expand 、Fixmbr、 Fixboot 等命令,对计算机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修复。   2. 实用命令介绍   显然,故障恢复控制台中的很多命令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为大家介绍一般用户平时不常使用的命令,利用它们,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许多系统维护工作。本期的“老树新花说DOS③”,介绍了可以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中使用的Expand、Rmdir命令。   (1)Diskpart   作用:创建和删除硬盘驱动器上的分区。   语法:Diskpart [/add /delete] [device_name drive_name partition_name] [size]  参数:如果不带任何参数,将启动 Diskpart 的 Windows 字符模式版本。   /add——创建新的分区;   /delete——删除现有分区;   drive_name——以驱动器号表示的待删除分区,仅与“/delete”同时使用,如“E:”;   partition_name——以分区名称表示的待删除分区,可代替“drive_name”,使用(仅与“/delete”同时使用);   size——要创建的分区大小,以兆字节(MB)表示,仅与“/add ”同时使用。   实例:   删除F分区——diskpart /delete F:   创建一个200MB 的分区——diskpart /add DeviceHardDisk0 200   (2)Fixboot   作用:将新的分区引导扇区写到指定分区。   语法:Fixboot [drive]   参数:如果不带任何参数,Fixboot 命令将向用户登录的系统分区写入新的分区引导扇区。 如果系统检测到无效或非标准分区表标记,将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执行该命令,除非你访问的驱动器有问题,否则不要继续进行。向系统分区写入新的主引导记录可能破坏分区表并导致分区无法访问。   实例:向驱动器D的系统分区写入新的分区引导扇区——Fixboot D:   3. 删除故障恢复控制台   虽然故障恢复控制台很好用,但如果你不喜欢它了,可以手工将它删除。方法是:   打开“我的电脑”,双击安装了故障恢复控制台的硬盘驱动器,假设为C盘。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选择“查看”选项卡,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选项前的复选框,清空“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选项前的复选框,“确定”后退出。   现在进入C盘根目录,删除“Cmdcons”文件夹、Cmldr 文件。右键单击 Boot.ini 文件,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清除“只读”复选框,“确定”退出。再用“记事本”中打开 Boot.ini 文件,删除故障恢复控制台的条目(一般是“C:cmdconsbootsect.dat="Microsoft Windows Recovery Console"/cmdcons”),保存文件后关闭,最后再恢复Boot.ini文件的只读属性即可。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2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7)购机超级攻略

9月学生开学了,您是否打算在近期攒机呢?您知道在攒机过程中有哪些情况需要格外注意吗?《中关村在线DIY群组》专门针对装机用户推出“装机检测流程指南”,如果您对于装机流程不太熟悉,或者对个别商家的欺诈行为心有余悸,您在购机时可按照下面步骤随时检视装机过程。

装机准备:

1、是否已经完成谈机过程?并仔细询问各配件质保服务,最好可以在装机单或其他可以证明的单据上进行注明。

2、询问配置单上的各种配件是否均有库存?并仔细核对配置单,每项配件应详细标明型号。(主板、显卡等型号较长的尤为注意)

3、注意交付定金后收到的单据上是否为“定金”,而非“订金”?如果不是,应当场要求对其更改,然后方可交付定金。

检查配件:

4、要求检测从库房调出的各种配件。

5、检测CPU是否为盒装正品。(Intel处理器主要看侧面序列号贴纸,如果发现该贴纸有两层则肯定不是盒装正品,并且保留好序列号贴纸,保修时需出示)

6、检查主板。(主要查看主板包装盒内配件、光盘是否齐全,主板上处理器和显卡插槽处贴纸是否有被动过的痕迹)

7、检查内存。(检查金手指部分是否有多次插拔而造成的划痕:即时拔打厂商查询电话,查询该内存是否为盒装正品)

8、检查硬盘、光驱、(查看螺丝孔是否有磨损的痕迹,检查编号)

9、检查显卡、声卡和网卡等配件。(查金手指部分是否有多次插拔而造成的划痕:仔细对应产品编号,注意显卡型号应与配置单中完全一致)

10、检查显示器包装。(查看显示器外箱是否有二次封装的痕迹,注意查看纸箱底部封条)

11、检查机箱电源。(注意如果是机箱附带的电源,应检查电源型号是否无误)

突发状况:

12、如果商家提供的CPU并非盒装正品,可考虑更换散装CPU,并选购一款高品质的散热器。

13、如果商家表明某款配件已经无货,并推荐其他非知名品牌,应坚持自己重新选择而不是轻易采用商家推荐产品,或者解除装机协议,并索还定金。

14、如果商家提供的配置与配置单有出入,应要求更换。(各显卡品牌型号众多,注意核对:保证机箱中附带的电源为原装)

装机过程:

15、仔细检视整个装机过程,一方面防止商家在装机中偷换配件,另一方面可多学习一些装机技巧。(此时可与装机员多进行交流)

16、检查硬盘、光驱等产品上易碎帖的位置。(如果此类产品的标贴帖在侧面,那么装入机箱时易碎帖非常容易刮坏。应要求装机员再帖一张于产品背板接口面)

17、检查装机员是否将机箱内各种电源线和数据线捆置整齐。

18、装机完毕后,再次仔细查看各配件包装盒附带的附件(驱动光盘、说明书和质保单)是否齐全。

19、妥善保存主板包装盒内附赠的数据线。

20、妥善保存电源附赠的转接头。

21、妥善保持显卡、声卡和显示器附赠的附件。

整机检测:

22、检测机箱前面板开机键、重启键、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和光驱按钮。

23、检查各配件驱动是否安装无误。

24、检查CPU、内存、显卡参数无误。

25、检测前后USB接口以及前置音频接口是否能正常工作。

26、听听主板内部风扇、光驱和硬盘的电机运转声音是否正常。主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查看CPU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可当场请商家解决。(注意看散热器是否安装到位,如无问题请商家更换散热器再次检测)

27、检测LCD显示屏是否有亮点、暗点或彩点。如果产品提供无亮点承诺,应要求更换。

28、运行一两款3D游戏和视频文件,简单测试整机稳定性。(比较常用的有3DMark系列,推荐使用3DMark06)

29、根据购机前的资料搜集,如果某配件在促销期间有赠品相送,即时向商家所取。如今后有升级需要,可向商家索取少量螺丝。机箱中附赠的螺丝一定要全部带走。

30、注意在购机过程完成后,不要轻易扔掉配件包装盒。如果在使用中遇到一些需要更换非同一品牌或型号的产品时,商家往往会要求提供原供包装才予以更换。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发表于 2006-9-11 15: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青锋剑在2006-8-29 22:13:09的发言: 电脑小知识——(5)微软的三个小秘密,很有意思的,大家来试试 一:微软和联通之间好像有什么仇恨! 打开记事本,在新的记事本里输入"联通"两个字,保存并关闭,再次打开该记事本, 你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windows计算器出错啦! 近日有人向微软举报了Windows系列产品的一个非常低级的BUG 该BUG来自微软Windows附带的计算器工具 当你尝试用208196001225除以456285并按下=按钮时,计算器竟然没有反应! 而208196001225处以456284,456286一切正常 现在微软正在全力调查BUG原因,并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回收Windows系列产品 微软目前没有对外界公开进行解释 三,又是记事本的问题! 我们作个有趣的游戏:打开“记事本”,将下面一行文本拷贝进去,然后将文件保存,文件类型选择“所有文件”,文件名为“EICAR.COM”。拷贝成功后,产生的文件应该有69或70个字节长。 X5O!P%@AP[4\PZX54(P^)7CC)7}$EICAR-STANDARD-ANTIVIRUS-TEST-FILE!$H+H* 看看出现什么事情了?

进行了第一个问题尝试,可是保存不了。所以,剩下的就没敢试!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8)网络故障排除参考大全 A.1.1 故障现象:网络性能降低的同时伴有FCS差错   CSMA/CD算法在冲突发生时会引起校验和无效(即FCS差错),在发生次数不多的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因此FCS差错与冲突同时发生、且发生次数在合理的范围内时就无需担忧。对于本故障现象,可以利用协议分析仪来检测某段时间内冲突发生的次数与FCS差错的次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特性曲线,如果在这两者之间找不到对应关系的话,则可能是如下原因之一:   原因一:网络中存在噪声和干扰。   在网络设备没有接地或接地不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噪声干扰,可以用电缆扫描仪或万用表来检测网络中的噪声电平。一个10Base2/10Base5网络中只能有一个接地连线,如果还存在另一个连线接地(如网卡差错或电缆损坏)的话,则由于两个地之间存在压降而引起电缆中的电流泄漏。   原因二:电缆路由上有电磁干扰。   复印机、电梯、手机以及寻呼机带来的电磁干扰都可能会引起FCS差错,可以用万用表来检测干扰情况并使用电缆测试仪来检测噪声情况。在检测电磁干扰时,可以检查电缆路由上是否存在电梯、电机、变电器、灯带以及带有高时钟频率或X射线仪器的计算机系统。   原因三:网卡有故障。   在检查是否由网卡故障引起FCS差错时,可以检查按网络节点排序的所有无效数据包(大多数协议分析仪都能自动生成这类标准的统计报告),如果发现某个节点比较可疑的话,则可以检测该节点的活动率(以数据包/秒为统计单位)与该节点所处网段的FCS差错发生次数。如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那就有机会找到故障源。需要记住的是,由于网卡故障经常是间歇性的出现(如网卡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出现),因此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监测才有可能得到准确和重复出现的故障结果。   原因四:接头(如NIC、墙插、MAU、中继器、集线器等)松动或损坏。   定位这类故障源的方法就是仔细检查网络路径上的所有连接情况。   A.1.2 故障现象:网络性能降低的同时伴有滞后冲突   以太网中冲突次数的增加常常与线缆有问题(如线缆段过长)、网卡损坏、级联的中继器数量过多、终端电阻损坏或缺少等原因有关,如果能确定冲突属于滞后冲突还是正常冲突,将有助于我们缩小故障源的范围,滞后冲突的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线缆长度超过了特定网络拓朴所能允许的最大长度。   此时只需使用线缆测试仪测量一下线缆的长度即可。   原因二:网络中级联的中继器数量过多。   可以用网桥代替其中的一个中继器,或者改变网络的配置。   原因三:网卡或MAU损坏。   利用协议分析仪收集发送无效数据包最多的站点的运行统计数据,并收集冲突发生次数与活动站点的统计数据以检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如果这些方法无法找到故障源的话,就必须使用网络分段法来排除网络故障了。   A.1.3 故障现象:网络性能降低的同时伴有早期冲突   原因一:终端电阻损坏或缺失。   10Base2和10Base5以太网必须带有50Ω的终端电阻,检查网络中所有需要终端电阻的地方是否均安装了正确的终端电阻,其阻抗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阻抗值应介于48Ω~52Ω之间)。   原因二:T型接头松动或损坏。   检查网络中的所有接头,以确定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   原因三:网络中的节点数过多。   检查每个网段中的MAU数量,一个10Baes2网段中最多不能超过30个MAU,而一个10Base5网段中最多也只能数据U讥2 /10Base5Mbit/s有100个MAU.   原因四:线缆被扭折。   可以使用线缆扫描仪来定位并替换被扭折的线缆。   原因五:电缆与IEEE 802.3不兼容。   IEEE 802.3的10Base5电缆每隔2.5米就以一种颜色加以标记,为了减少连接点处的反射干扰,接头的插入点应选择在这些颜色的标记处。此外要记住,并不是所有的BNC接头都使用50Ω的电缆,尽管以太网能在75Ω的电缆上传输几十米之远,但是长度的增加迟早会引发网络故障,因而在检测网络故障时要检查所用电缆的规范。   A.1.4 故障现象:网络速度慢、响应时间长(冲突与FCS差错均处于正常范围)   原因一:传输路径上的网桥或路由器的缓存溢出。   检查路由器或网桥的统计数据(如CPU使用率、端口使用率等),利用协议分析仪检测哪个站点产生的经由网桥或路由器转发的流量最大?是否有超时现象出现?一般可以用ping命令来测试通过网桥或路由器的响应时间,以查明网络互连设备是否是引起故障的部分原因,如果是的话,就需要重新配置网络(如将部分服务器或客户机移到其他网段)以减轻重载互连设备的流量。   原因二:光纤链路的传输问题。   在光纤链路衰耗过大或发射光功率过低的情况下,如果光纤链路的传输距离过长可能会引起性能劣化(即使没有出现任何FCS校验差错)。此时可以用ping命令来检测有问题的光纤链路的响应时间,并检查光纤耦合器及线路衰耗的设置情况。   原因三:存在本地网段路由。   本地路由是网络速度减慢的常见原因,常常发生于子网地址不同、但连接在同一个LAN交换机下的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上,且LAN交换机连接在一个路由器下,这种本地路由有时也称为one-armed路由。此时,尽管这两个节点均连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下,但它们之间的数据包必须经过路由器的路由之后才能到达对方。   A.1.5 故障现象:间歇性的出现网络连接故障、网络性能降低以及帧对齐差错。   原因一:网卡在每个FCS之后还发送了一些额外的比特。   可以使用协议分析仪捕获在FCS之后有额外比特的数据帧(称为dribble数据帧或帧对齐差错的数据帧),从数据帧的源地址中就可以找到有故障的网卡。   原因二:最大传输距离超出了以太网的规范。   数据包能否到达最终目的地取决于发送站点和接收站点,在两个站点相距较近时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两个站点相距较远、且处在同一个网段中时就有可能会出现连接问题。此时就需要尽力找出这类连接问题是否只与某些特定的节点有关,可以使用线缆测试仪来检测传输路径上的线缆长度和质量,必要时可以在传输路径上插入一个网桥或路由器。   原因三:如果在传输路径上级联了过多的网桥或路由器,将会导致信号的传输延时增加和协议超时(如TCP超时),可以使用ping命令或响应时间代理来检测响应时间。   A.1.6 故障现象:网络连接出现间歇性故障的同时伴有短包。   原因:网卡有故障。   可以使用协议分析仪捕获短包并从短包的源地址中找到发送节点,如果源地址字段损坏,则可采用前面讲述的相关测试方法来找到有故障的网卡。   A.1.7 故障现象:网络连接出现间歇性故障的同时伴有超时传输包   原因一:由于在10Base2和10Base5以太网中存在两个接地连接,因而在网线中产生直流电流。   可以使用电缆测试仪来检测网线中的直流电流。   原因二:网卡损坏。   网卡损坏有时会产生jabber数据帧(即超长数据帧),导致所处网段出现连接故障。可从协议分析仪捕获的jabber数据帧的源地址字段中找到失效网卡的位置。   A.1.8 故障现象:网络连接出现间歇性故障的同时伴有帧间距过短现象   原因:帧间距过短引起数据包丢失。   如果以太网中的站点不能维持正常的最小帧间距(10Mbit/s以太网中为9.6μs,100Mbit/s以太网中为0.96μs)的话,某些集线器设备就无法正确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此时,数据包有可能会转变为jabber数据包。在进行故障检测时,可以用协议分析仪来测量帧间距(可由数据包的时间戳得到帧间距),之后,再从协议分析仪捕获的数据帧的源地址字段中找到失效网卡的位置。   A.1.9 故障现象:经由网桥互连的传输路径上出现间歇性的网络连接故障   原因:由于网桥使用了负载均衡功能而打乱了数据包的到达次序。   检查网桥的在必要时关闭网桥的负载均衡功能。   A.1.10 故障现象:经由路由器互连的传输路径上出现间歇性的网络连接故障   原因:路由器连接在重载WAN链路或所连接的WAN链路质量较差。   排除这类故障可以使用协议分析仪由器所连接的WAN链路的使用率,FCS差错率以及误码率,此外,分析路由器端口的日志也有助于我们找到故障原因。   A.1.11 故障现象:单个节点与网络失去连接   原因一:MAU与网线或网卡与网络的连接松动或连接失效。   单个节点突然与网络完全失去连接的主要原因如下:   l MAU连接松动;   l 连接电缆断开、短路或有噪声干扰;   l 网卡失效。   此时需检查电缆、接头、网卡是否有问题,在必要时应予以替换。为了确定故障是否是节点本身,可以用一个工作正常的节点(如笔记本电脑)完全替换到有故障的节点,如果网络连接恢复正常的话,则表示故障源在节点内部,否则表示故障源在网络侧。   原因二:网卡配置有误,如接头激活有误(如应激活AUI接头的却激活了双绞线接头)或选择的中断资源已被占用。   此时可利用ping命令(ping 127.0.0.1)检查网卡的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数据包能否被正确的发送和接收,此外,还应检查最近是否有人在网络中安装了软件或硬件。当然,也可以采用原因一中的方法,用一个工作正常的节点完全替换故障节点,以确定故障源在节点本身还是在网络侧。   原因三:网卡损坏或保险丝被烧断。   使用外接MAU时需要检查其电系统是否完好。使用ping命令(ping 127.0.0.1)来检查网卡的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数据包能否被正确的发送和接收。   原因四:不兼容的网卡把外接MAU发送的“心跳信号”当成是SQE信号,进而发生差错。   此时,应监视MAU上的LED,如果每欠发送数据时SQE LED都点亮的话,则应关闭MAU的心跳模式(也就是把MAU的工作模式从Ethernet 2.0切换到IEEE802.3)。   原因五:由于网桥工作于保护模式下而没有激活学习模式,因而其老化功能将有故障的节点地址从地址表中删除了。   原因六:网桥或路由器的过滤器设置不正确。   检查过滤器的设置情况并与故障节点的地址相比较,以确定是否因过滤器的设置不当而引起了节点的连接故障。特别是在网桥使用了备份路径或负载均衡机制之后,更应检查过滤器的设置是否与这些功能相冲突。   原因七:MAC-IP地址映射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静态IP地址发生了变化或网络中同时配置静态IP地址和DHCP.   A.1.12 故障现象:网络中的某个网段与其余网段之间失去了桥接连接   原因一:网桥的端口配置不正确(如端口没有被激活、端口的运行模式不正确(如应为10Mbit/s的却配成100Mbit/s)、连接失效(如电缆、接头以及插板松动)或布线错误等)。   检查网桥的安装和配置是否正确。   原因二:由于网桥工作于保护模式下而没有激活学习模式,因而其老化功能将有故障的节点地址从地址表中删除了。   检查网桥的地址表和工作模式(网桥的学习模式是否打开?)。   原因三:网桥或路由器的过滤设置不正确。   检查网桥或路由器的过滤器设置情况,特别是要检查使用了通配符的过滤项。   A.1.13 故障现象:网络中的某个网段与其余网段之间失去了路由连接   原因一:路由器的端口配置不正确(端口没有被激活、端口的运行模式不正确(如10Mbit/s设成了100Mbit/s)、连接失效(如电缆、接头以及插板松动)、协议没有被激活或布线错误等)。   检查路由器的安装和配置是否正确。   原因二:路由器的地址表、映射表或路由表的配置有误。   检查路由器的配置。   原因三:路由器的过滤器设置有误。   检查路由器的过滤器设置情况,特别是要检查使用了通配符以及有可能阻塞备份路由或负载分担路由的过滤项。   原因四:与路由器WAN端口相连的WAN链路失效。   检查WAN链路的工作是否正常。   原因五:没有设置默认网关。   检查路由器中是否配置了默认网关。   原因六:子网掩码配置有误。   全面检查网络文档中有关子网掩码的所有配置情况。   原因七:定时器配置有误。   检查路由器中不同协议的定时器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并与这些定时器的默认值相比较,特别是在网络中使用了不同厂商的路由器设备时尤为重要。   A.1.14 故障现象:客户机出现间歇性的网络连接故障   客户机出现周期性的网络连接故障,虽然能ping通,但数据包时有丢失。   原因一:NIC或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有误。   NIC或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有误,致使连接双方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此时应检查NIC以及交换机/路由器端口的配置是否正确。   原因二:NIC或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模式配置有误(一方被配置为手动工作模式,而另一方被配置为自动协商工作模式)。   检查NIC以及交换机/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情况,避免使用自动协商工作模式。   原因三:主机忙或处于重载状态,服务器遇到问题。   检查服务器的运行统计数据及其响应时间。   A.1.15 故障现象:10/100BaseT自动协商进程太过频繁,吞吐量很低   原因:通信双方未达成一致(一方为全双工方式,另一方为半双工方式)。   A.2 以太网中的常见差错   下面以字母顺序列出了以太网中最常见的故障原因:   l AUI电缆损坏;   l 网桥地址列表的配置不正确,网桥工作在保护模式下;   l 网桥过滤器设置不当;   l 网桥过载;   l 网桥的老化功能删除了某些地址表项;   l 级联的网桥或中继器太多,从而引发超时和响应时间过长;   l 电缆长度超标;   l 连接器松动或损坏:接咔、墙插、MAU、Hub、网桥、路由器;   l 电磁干扰;   l 外部MAU损坏;   l 路由器、网桥或Hub的物理连接故障(电缆、连接器和插入模块松动;背板上的电缆连接错误);   l 接地时;   l 帧间距过短;   l 网络被多处接地;   l NIC配置不正确;   l 网桥负载均衡功能引起的数据包失序;   l 光组件(如光Hub端口)的功率时;   l 路由器的过滤器设置不当;   l 路由器配置不正确(端口未激活、协议未激活、运行模式不正确等);   l 路由器过滤;   l 路由协议属性项配置不正确(如地址表、映射表、子网掩码、默认网关、路由表和定时器);   l 路由协议的(OSPF Hello定时器、Dead定时器、IGRP Active定叶器的设置不正确);   l 终端电阻损坏或丢失(10Base2、10Base5);   l WAN链路中断、过载或质量低劣(BER非常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4 21:43:25编辑过]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9)合理搭配CPU与内存
我们知道,CPU和内存都具有相应的速率和带宽。在配置电脑过程中,根据CPU的速率和带宽,来搭配相应速率和带宽的内存,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如果搭配不当往往会浪费CPU或内存的性能。下面,我们对CPU和内存搭配规律的常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
                        一、获知速率和带宽的途径
                        
                    在我们想要搭配出合理的CPU和内存,应该先了解清楚CPU和内存的速率和带宽分别是多少。通常组装机的CPU频率我们都比较容易了解,因为包装盒或说明书里都已经有介绍了,但内存在配置单中往往只注明了容量是多少,例如“256MB
                    DDR”的字样。
                        我们可以采用例如EVEREST等专用检测软件,直接测试出内存的速率是多少。
                        
                    温馨提示:EVEREST,原名AIDA32,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地显示出PC每一个方面的信息。下载地址:
http://www.skycn.com/soft/8258.html

                         二、速率概述
                        
                    就目前的CPU市场,Intel的赛扬3系列产品的FSB(前端总线)都为100MHz,赛扬4系列产品的FSB为400MHz,奔腾4系列则有400MHz、533MHz、800MHz三个档次。

                        AMD的新品毒龙系列CPU前端总线为266MHz,基于Thorton核心的Athlon
                    XP系列产品的FSB也是266MHz,基于Barton核心的Athlon
                    XP系列产品的FSB为333MHz,而Barton 3200+和Athlon 64系列的产品则有400MHz的前端总线。
                     
                       
                        在目前主流的DDR内存市场上,DDR266、333和400速率的内存条正是DIYer装机和品牌机市场上的主流。

                        三、带宽概述
                        
                    CPU带宽是指CPU与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从CPU前端总线带宽的计算方法“前端总线带宽=系统外频×N倍速×64位总线位宽/8”中,我们可以知道,P4系列133MHz外频即前端总线为533MHz(133MHz外频×4倍速)的CPU的传输带宽可达4.2GB/s(533MHz×8)速率。

                        由此我们可以换算出其他不同前端总线CPU的带宽:266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1GB/s;333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7GB/s;400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3.2GB/s;533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4.2GB/s,800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6.4GB/s。

                        
                    内存速率是指内存的工作频率,例如DDR266的工作频率即为266MHz,根据内存带宽的算法:带宽=总线位宽/8×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总线频率,DDR266的带宽=64/8×2×133=2128,它的传输带宽为2.1GB/s,因此DDR266又俗称为PC2100,这里的2100就是指其内存带宽约为2100MB。

                        
                    同理,DDR333的工作频率为333MHz,传输带宽为2.7GB/s,俗称PC2700;DDR400的工作频率为400MHz,传输带宽为3.2GB/s,俗称PC3200。

                        四、速率和带宽对电脑的影响
                        
                    我们知道,CPU整体性能的分挥(即是否能真正发挥、榨取出CPU的全部性能),有赖于一台电脑的其他部件的配合,特别是主要部件之一的内存。因此,CPU与内存的速率和带宽是否配合,将直接影响两者之间数据交换的总线速度。

                        
                    从上面计算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购买的CPU的FSB是266MHz,或在266MHz以内的,那么使用DDR266是比较恰当的配置。

                        
                    Intel出品的CPU对内存的速率要求较AMD公司的要高,即使是面向中低端的赛扬4系列CPU,都需要配置DDR400速率的内存才可以满足CPU的需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的品牌机注明采用的是赛扬4系列CPU,或者想组装一台赛扬4的电脑,则要配置DDR400内存,否则就会因内存带宽瓶颈(即内存带宽满足不了CPU带宽的需要)而发挥不了CPU的全部性能。此外,533MHz和800MHz前端总线的CPU,需要双通道的DDR266和DDR400方能配置出合理配置的电脑。

                        不过,这里提示一点,事实上通常采用赛扬4系列的品牌机,搭配的内存只是DDR333。虽然这会浪费CPU
                    0.5GB/s的带宽速率,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基于533MHz
                    FSB的CPU与同一牌子的DDR333和DDR400平台的测试数据中显示,虽然由于DDR333速率确实较DDR400相差一截而要逊色一些,但相差的距离没有理论上的15%,而只有7%左右(例如在内存的整体读写性能PCMark
                    2002
                    Pro中显示,DDR333为13270,而DDR400为13496),在某些测试项目中(例如内存的延迟测试、Super
                    π、Quake
                    3)两者的性能甚至几乎一样。因此,如果手头资金比较紧缺,配置的内存略低一个档次也不用太担心CPU性能的浪费。就品牌机而言,从档次和用途上来看,用DDR333加赛扬4也是属于比较合理的搭配。

                        五、搭配出合理的电脑配置
                        
                    综上所述,如果选择的是赛扬4系列CPU,则应该要配置DDR333/DDR400内存,DDR266只适合赛扬3和采用AMD的新品毒龙、基于Thorton核心的Athlon
                    XP系列产品的CPU。而Barton 3200+型号和Athlon 64系列的产品则应该搭配DDR400内存。

                        
                    同理,如果购买的是P4系列处理器,则应该采用DDR400甚至双通道的DDR333或DDR400内存来匹配,以免出现CPU带宽浪费过多,而影响电脑的整体性能的情况。

                        
                    了解了以上知识,我们在组装电脑时,就能确切知道该如何搭配CPU和内存了。当然,如果购买的是品牌机,也可从以上学到的这些知识自己去分析品牌机配置的合理性,毕竟现在的品牌机无论是品牌还是型号都多种多样,不可能确定自己所购买的就是属于合理配置的机型,在我们了解了这些配置的规律后,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律来选择不同型号、牌子的品牌机,从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机型。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4: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10)
十大必须禁止的服务!

Win XP必须禁止的服务
1.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允许受权的用户通过NetMeeting在网络上互相访问对方。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个人用户并没有多大用处,况且服务的开启还会带来安全问题,因为上网时该服务会把用户名以明文形式发送到连接它的客户端,黑客的嗅探程序很容易就能探测到这些账户信息。
  2.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evice Host:此服务是为通用的即插即用设备提供支持。这项服务存在一个安全漏洞,运行此服务的计算机很容易受到攻击。攻击者只要向某个拥有多台Win XP系统的网络发送一个虚假的UDP包,就可能会造成这些Win XP主机对指定的主机进行攻击(DDoS)。另外如果向该系统1900端口发送一个UDP包,令“Location”域的地址指向另一系统的chargen端口,就有可能使系统陷入一个死循环,消耗掉系统的所有资源(需要安装硬件时需手动开启)。
  3.Messenger:俗称信使服务,电脑用户在局域网内可以利用它进行资料交换(传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Net Send和Alerter服务消息,此服务与Windows Messenger无关。如果服务停止,Alerter消息不会被传输)。这是一个危险而讨厌的服务,Messenger服务基本上是用在企业的网络管理上,但是垃圾邮件和垃圾广告厂商,也经常利用该服务发布弹出式广告,标题为“信使服务”。而且这项服务有漏洞,MSBlast和Slammer病毒就是用它来进行快速传播的。
  4.Terminal Services:允许多位用户连接并控制一台机器,并且在远程计算机上显示桌面和应用程序。如果你不使用Win XP的远程控制功能,可以禁止它。
  5.Remote Registry:使远程用户能修改此计算机上的注册表设置。注册表可以说是系统的核心内容,一般用户都不建议自行更改,更何况要让别人远程修改,所以这项服务是极其危险的。
  6.Fast User Switching Compatibility:在多用户下为需要协助的应用程序提供管理。Windows XP允许在一台电脑上进行多用户之间的快速切换,但是这项功能有个漏洞,当你点击“开始→注销→快速切换”,在传统登录方式下重复输入一个用户名进行登录时,系统会认为是暴力破解,而锁定所有非管理员账户。如果不经常使用,可以禁止该服务。或者在“控制面板→用户账户→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方式”中取消“使用快速用户切换”。
  7.Telnet:允许远程用户登录到此计算机并运行程序,并支持多种 TCP/IP Telnet客户,包括基于 UNIX 和 Windows 的计算机。又一个危险的服务,如果启动,远程用户就可以登录、访问本地的程序,甚至可以用它来修改你的ADSL Modem等的网络设置。除非你是网络专业人员或电脑不作为服务器使用,否则一定要禁止它。
  8.Performance Logs And Alerts:收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基于预先配置的日程参数的性能数据,然后将此数据写入日志或触发警报。为了防止被远程计算机搜索数据,坚决禁止它。
  9.Remote Desktop Help Session Manager:如果此服务被终止,远程协助将不可用。
  10.TCP/IP NetBIOS Helper:NetBIOS在Win 9X下就经常有人用它来进行攻击,对于不需要文件和打印共享的用户,此项也可以禁用。
  可以禁止的服务
  以上十项服务是对安全威胁较大的服务,普通用户一定要禁用它。另外还有一些普通用户可以按需求禁止的服务:
  1.Alerter:通知所选用户和计算机有关系统管理级警报。如果你未连上局域网且不需要管理警报,则可将其禁止。
  2.Indexing Service:本地和远程计算机上文件的索引内容和属性,提供文件快速访问。这项服务对个人用户没有多大用处。
  3.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Service:为Internet连接共享和Internet连接防火墙提供第三方协议插件的支持。如果你没有启用Internet连接共享或Windows XP的内置防火墙,可以禁止该服务。
  4.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管理连接到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没有安装UPS的用户可以禁用。
  5.Print Spooler: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稍后打印。如果没装打印机,可以禁用。
  6.Smart Card:管理计算机对智能卡的读取访问。基本上用不上,可以禁用。
  7.Ssdp Discovery Service:启动家庭网络上的upnp设备自动发现。具有upnp的设备还不多,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服务是没有用的。
  8.Automatic Updates:自动从Windows Update网络更新补丁。利用Windows Update功能进行升级,速度太慢,建议大家通过多线程下载工具下载补丁到本地硬盘后,再进行升级。
  9.Clipbook:启用“剪贴板查看器”储存信息并与远程计算机共享。如果不想与远程计算机进行信息共享,就可以禁止。
  10.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用Imapi管理CD录制,虽然Win XP中内置了此功能,但是我们大多会选择专业刻录软件,另外如果没有安装刻录机的话,也可以禁止该服务。
  11.Workstation:创建和维护到远程服务的客户端网络连接。如果服务停止,这些连接都将不可用。
  12.Error Reporting Service:服务和应用程序在非标准环境下运行时,允许错误报告。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员,这个错误报告对你来说根本没用。
  再就是如下几种服务对普通用户而言也没有什么作用,大家可以自己决定取舍,如: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Net Logon、Network DDE和Network DDE DSDM。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主题

2032

回帖

29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949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2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小知识——(11)解决一开机就自动打开记事本的办法
 

每次开机,都会弹出一个空白记事本(但是运行msconfig启动项,又没的提示加载记事本)。虽然没多大影响,但感觉肯定是有问题。我的移动硬盘(或优盘)插到USB口时,点击盘符进入时,也会弹出空白记事本。随后,瑞星注册表监控程序显示将修改为“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ShellNoRoam\MUICache”里面的

“C:\windows\system32\wincfgs.exe”。

会在每个磁盘根目录下面生成一个desktop.ini(移动设备有的会创建autorun.inf)。

解决方法:

1.批处理删除注册表修改:

复制下面文字到记事本,另存为“Wincfgs_kill.bat”(注意保存时选择文件类型为“所有文件”)

echo off
tskill KB20060111
tskill wincfgs
del %windir%\kb20060111.exe
del %windir%\system32\wincfgs.exe
reg delete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
Windows" /v "load" /f
reg add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
Windows" /v "load" /t REG_SZ /d "" /f

2.移动设备解决方法(以优盘为例):

连接好USB后,打开我的电脑,点右键选择打开(不要直接点击打开或点“open”),然后打开菜单栏的"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推荐)”前面的勾。删除掉优盘里面的desktop.ini,wincfgs.exe和autorun.inf。移动硬盘的手动删除每个盘符下面的desktop.ini,wincfgs.exe和autorun.inf文件。

另外一种手动解决方法

传播途径:U盘等移动存储。

危害性:暂无破坏性,只是开机跳出记事本,杀毒软件不能查出病毒。

手动删除方法:

用任务管理器或者木马杀客或者HijackThis结束wincfgs进程,删除C:\WINDOWS\KB20060111.exe(也许文件名不同,和记事本一样的蓝色图标),和C:\windows\system32\wincfgs.exe(黄色问号图标的隐藏系统文件)。

开始-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搜索注册表删除wincfgs.exe。比如删除注册表以下项/子项:没有的话当然不用删除了!!!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ShellNoRoam\MUICache

C:\WINDOWS\KB20060111.exec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Shared Tools\MSConfig\startupreg\Load=b*DZs

再运行msconfig或者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项清理开机启动项。

爱是永恒,尽管有时激情,有时平淡;有时美满,有时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5-6 19:21 , Processed in 4.3867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