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whisper

走进西安!(从15楼开始有更新)

[复制链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祖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珍藏地----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原塔俗名“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明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塌,万厉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级八面砖塔,高四十七米,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底(1939 )朱子桥将军捐资补修宝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淫雨连绵宝塔崩塌。

  据史载:元魏二年(555);隋仁寿二年(602);唐贞观五年(631);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唐高宗显庆年;武则天长安四年;肃宗上元元年;德宗贞元六年;宪宗元和十四年;懿宗咸通十四年,均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迎请至宫内供养。宋代法门寺也曾恢复到最大规模。明、清两代法门寺虽有所衰,地方官民信众仍尽力整修。

  新中国成立后,法门寺香火渐盛,道场兴隆。一九八四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法门寺交由佛教界管理。一九八七年政府决定重修宝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封闭的唐代地宫,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喜获释如来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宝器,法喜遍满,普天同庆,从此法们寺揭开佛元新页。

  一九八八年法门寺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并正式对外开放。十余年来在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澄观、净一法师的带领下,在佛教四众的努力下,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房、寮房等访唐工程。一九九八年对宝塔地宫进行装饰,使其庄严再现,体现无上法门,体现无尽法界,结合历史,宗教信仰,社科艺术等内容为一体而又是供养佛指舍利的大曼荼罗坛场,再现唐密曼荼罗之精华,使法门寺成为中国佛教首区。

门票价格:28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博物馆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著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著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是二号坑,它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面积6000平方米,估计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马和鞍马近500多匹。第一单元即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过洞,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方阵,每乘战车有军士俑三件。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过洞,是由19乘战车和100余件随车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功能守,自我保护力强,反应快速。

  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有三个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力量。木质战车因为年久已朽,但车辕、轮等却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有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北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一、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 殳。铜 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在我国,陶俑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但那时制作的陶俑体形较小,火候低,制作粗率。而秦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精细,造型准确,工艺水平极高。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出土时,因木椁腐朽,土层塌陷,两辆铜车马都残破严重,其中二号铜车马已碎成1,555片,经过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专家两年半细心艰苦的修复,二号铜车马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展出,一号铜车马也于1988年正式展出。

  这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两侧有三个车窗,后面留门,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灵魂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箭头、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此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的安全的。

  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门票价格:90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皇家园林遗址-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 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天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迁,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创作了<<长恨歌>>等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华清池所在地修建“骊宫”;“千古一帝”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进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饰,为美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风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以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兵名石匠乐石制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及经扩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宫城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和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皇宫严谨的布局。宫周筑罗城,修登山辇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内置白官衙署和宫清腹地、卿府第。“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的历史鼎盛时期。

  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和亲信大臣来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要在这里进行,华清宫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渔阳辇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弃京师急携杨贵妃姐妹西逃,至此,华清宫由盛转衰。五代残唐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华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棗五间厅。建国以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古老的华清池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虽不及唐时规模宏大,但也不亚昔日之富丽典雅。1959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

门票价格:40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面积达25万平方米,高度115米,但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存封土底部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周围陪葬坑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最近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著称于世,一九六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免费寄存、免费加盖纪念印章、免费提供针线、纽扣和常用药品、凉毛巾、纯净水等20余项免费服务,在您观赏二千多年前伟大工程的同时,也享受到超值服务。

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26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陵----黄帝陵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共有四个妃嫔;正妃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记·王帝本纪》中说:“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为黄帝正妃”。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织丝为绸,缝绸做衣,后人称她为“先蚕娘娘”, 黄陵县城有螺祖养蚕遗址。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传说:彤鱼氏发明了烹调和筷子;方雷氏发明了梳子;嫫母发明了织机和盘线的木拐子,从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后人称她为“先织娘娘”。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据历史文献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12个儿子被他赐姓,有2个儿子从了他的姓,有9个儿子被各封一国,黄帝的孙子颛顼,继承了帝位,号高阳氏;曾孙帝喾也得了天下,号高辛氏;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夏禹为黄帝的11代孙,殷汤为黄帝的17代孙,而周文王姬发为黄帝的19代孙,黄帝后裔子孙相承有1520年。

  18岁时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有绿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轩辕庙院面积约10亩,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

  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保护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每年来此参观游览,上山拜谒黄帝陵的人越来越多。

门票价格:30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名陵”----昭陵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她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昭陵首开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昭陵墓志碑文,堪称初唐书法艺术的典范,或隶或篆,或行或草,多出书法名家之手。欧阳询、褚遂良、李治、王知敬、殷仲容、赵模、高正臣、畅整、王行满、李玄植的书法,都以其独特的风格,争奇斗艳,成为中国书法艺苑中光彩耀人的奇葩。“昭陵六骏”浮雕,构图新颖,手法简洁,刻工精巧,鲁迅先生曾称其“前无古人”。昭陵陪葬墓壁画,多为唐代现实生活的写照,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其用笔,或奔放泼辣,或遒劲有力;其用色,或简洁明快,或细腻精致,人物造型无不形神兼得,栩栩如生,堪称唐墓壁画之上乘。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彩绘釉陶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亦为全国罕见。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87年,71岁的汉武帝病死,葬于茂陵。据《关中记》载:“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现封土高465米。周长240米,与书中所记数字基本相符。

  茂陵不仅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开始,到他死前后共用了53年。茂陵陪葬的珍宝在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展藏之”。由于陪葬物品多,许多物品放不进墓,只好放入陵园内,以致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打开茂陵园羡门,成千上万的农民俑入陵园搬取陪葬物,搬了几十天,园中物品还“不能减半”。198年在茂陵东侧出土2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均为稀世珍品。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顶点。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139年),开始修建茂陵园,在汉诸陵中建筑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埋藏珍奇宝物最多。《汉书。贡禹传 》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30余卷,盛于金箱,也一并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今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当时陵园有许多殿堂、房屋等建筑,仅陵园管理人员就达5000人。茂陵东南营建军了茂陵县城有27.7万多人居住,当时较繁华。

  茂陵周围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霍去病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58年在这里建立了茂陵博物馆。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军事家。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曾先后6次出击,终于打败了匈奴入侵者。因功高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候。霍去病死时仅24岁。为了纪念位这位青年将军的赫赫战功绩,汉武帝特为他修建了这座墓冢,形式象征祁连山、并雕刻各种巨型石人、石兽作为墓地装饰。这些大型石刻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伏虎、卧象、卧牛、人抱熊、怪兽吞羊、野猪、鱼等15件。尤以马踏匈奴最为有名。这批石刻题材新颖、生动逼真、雕刻简炼浓厚,高度体现了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组大型石刻艺术的杰作。

门票价格:20元。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陵

  到古城西安的中外游客,在从机场驶往城里的路上放眼望去,路边除绿油油的农田外,只有两座高大的土堆。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土堆下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物宝库。

  这两个土堆是中国汉朝第四代皇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和皇后的陵墓---阳陵。考古工作者经过近十年的勘察和发掘,今天首次向世人揭示了中国古代鼎盛时期汉代帝王陵园的宏大布局和丰富内涵。

  占地面积约12平方千米的阳陵陵园,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在陵墓的四周,分布着90座大小不一的从葬坑,其中最长的超过100米。在陵墓的东侧,沿着刚刚凿成的土台阶,来到距地表七米多的从葬坑,可看到了新出土的近千件彩绘动物陶俑群。

  与威武雄壮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不同的是,这里排列着长着胡须、神情温顺的山羊;竖耳怒目、长尾下垂的狼狗;短嘴大耳、憨态可掬的小猪……考古专家指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最具有观赏性的动物陶俑群。从葬坑同时还出土了众多的骑兵俑、步兵俑、各式兵器、生活用具等,其中包括国内首次发现的女武士骑兵俑。

  在阳陵考古队队长焦南峰的引领下,人们来到了位于陵墓正南方的三出阙遗址。这一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的门阙,虽已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持着威严肃穆的形态。焦南峰说,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陵园制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令人更惊喜的是,在三出阙遗址还出土了目前世界发现最早的围棋盘和最大的汉代砖瓦。

  在距陵墓东部1千米以外,还探明了总面积达3.5平方千米的陪葬墓区。这里的近百个墓园有大小陪葬墓1万多座,其中已发掘出280多座,出土文物5000多件。展示阳陵考古成果的陈列馆于99年9月底建成开放,成为与兵马俑博物馆相呼应的新的旅游景点。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0

主题

4268

回帖

6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08878
发表于 2006-11-30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whisper

我看了一上午

受益匪浅呀


网络就像一锅滚开的水而我就是里面的一条鱼
我不想去适应里面的温度,所以只能凭自身的能力来改变水的温度
就算遍体鳞伤,窒息死亡也绝不后悔
这就是我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5485

回帖

67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6754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15: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开水里的鱼在2006-11-30 11:03:56的发言:

谢谢whisper

我看了一上午

受益匪浅呀

有用就好!

还有很多没有介绍完呢!

西安QQ群:56909414 申请加入请注明是西安服务站的学生和姓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网院部落

GMT+8, 2025-7-4 02:32 , Processed in 1.013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