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件重量级的玉雕精品结束对和田玉的介绍,再下来就是软玉其他品种了!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此件现存故宫博物院,中外人士参观此珍宝者络绎不绝。玉材重5350公斤,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最大的玉器,堪称玉器之王。它既是中国各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无价之宝,还是清代玉器的代表作,玉料采自新疆西昆仑山脉中的密尔岱玉矿,因此乾隆称为"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那时,采到这样一块万斤重的大玉,是一件珍宝,一定要运往京都的。新疆各族劳动人民用了三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轮生角千人扶"。
先由宫廷王器巧匠设计,画成纸样,再在大玉上临画,制作蜡样,才送扬州琢制。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始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完工,整整6年,花费银两以万计,用工达几十万人次。些玉山反映了当时大禹治水的宏伟场面,构图壮观,气势磅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峰岭叠嶂,瀑布急涌,遍山古木苍松,悬崖峭壁之上,洞穴深秘。成群结队的民工开山导石,有的用锺钎凿石,有的镐刨砂砾,有的撬石打桩,一派热烈劳动的场面。玉山背部上面有乾隆七言诗和自注,由当时京都工匠朱永泰镌刻,"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画图岁久或湿灭,重器千秋谁败毁"。在正面中部和背面下方分引阴刻"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徵耄念之宝"的篆书方印。又将玉山安放於金丝铜座之上。从乾隆"攻用十年告蒇事"一诗句判断,这玉山从选料设计到完工刻字整整用了十年时间,功垂千秋。是中国玉器工艺美术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