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论述保险的职能。
解答:保险的职能是指保险的本质功能。保险具有分散危险、组织经济补偿两个基本职能。此外,在现代社会中,保险还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
1).分散危险。这是指保险人在最大范围内,以向各个相互独立的经济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这些经济单位或个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损失化为必然,由保险人把“必然”的损失集中承担下来,并且使某些被保险人一旦遭遇到危险损失,由全体被保险人共同予以承担。
2).组织经济被偿。这是指保险人把有共同危险顾虑的经济单位或个人所缴付的保险费集中组织起来,对遭受危险损失的经济单位或个人实行经济补偿,以对抗危险,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人民生活安定。
3).融通资金。这是指保险人通过利用聚集起来的保险基金而实现的货币资金融通。这是在保险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特殊职能。保险融通资金职能的形成和完善,使保险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加剧了保险市场的竞争 20、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也称保险契约,是指保险关系双方(保险人与投保人)订立的一种协议,即根据当事人双方约定,由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保险人在保险事故造成所保利益损失时,承担经济补偿责任,或者在约定的事故出现时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法律行为。
21、简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答:现代银行出现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并不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表现在:
(1) 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必要。分散的银行券发行有严重的缺点: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而且许多分散的小银行其信用活动有着地域的限制,难以适应广泛的市场流通对一般信用工具的要求。客观上需求一家大银行集中全国的银行券。(2) 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票据交换和清算及时与否会影响经济的顺畅运行。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机构。(3) 在经济周期中,商业银行往往资金周转不灵,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机构作为后盾。(4) 银行业的竞争引致的银行破产、倒闭会给经济造成很大动荡,客观上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部门来协调。这样,中央银行应运而生。
22、 中央银行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政府办理资金支付清算和其他委托的业务。
23、价值论货币需求说有哪些特点?
1)、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以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对比关系为研究前提。2)、货币需求量是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诸职能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3)、货币需求量具有总体性或宏观性。4)、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
24、 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变化和信贷资金规模、货币供应量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增加,意味着信贷规模缩减和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减少,意味着银根放松,货币供应量增长。
25、 各国通常都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原因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既是经济内生变量,又是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
26、 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理由是什么?
1) 从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效果来说,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个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2) 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不但能影响利率水平,也能影响利率结构。 3) 从对预期的影响来说,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告示效应。4) 就公开市场业务的弹性来说,其效果也是最好的。
27、 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怎样解释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的?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是从商品和劳务供应方面解释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的一种经济理论。该理论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为商品成本增加,而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28、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第一,产业政策对结构的调整,虽不利于货币稳定,但结构优化后,短线产品增产。这样,相对于需求增加,供给可能增加得更快,从而使总供求的缺口缩小,有利于货币稳定。第二,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导向作用。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导向,货币政策就无以确定紧缩的方向和规模,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三,产业政策作为供给管理政策,以增加供给来引导有效需求,货币政策主要是需求管理政策,偏重于使需求被动地适应供给。第四,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结构性调整政策,为货币政策实现提供保证。第五,货币政策对产业政策的失误具有矫正作用。
29、什么是贴现? 贴现是指远期汇票承兑后尚未到期,由银行或贴现公司从票面金额中扣减按照一定贴现率计算的贴息后,将净款付给持票人,从而贴进票据的行为。
30、 什么是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对债务人发出的,命令付款人按照指定的日期、金额向债务人或其他受款人无条件支付的凭征。
31、国库券与同期的其他金融工具相比,有哪些特点?
(1)风险低、流动性高。(2)国库券利率一般被看成是无风险利率,因此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3)国库券由于有流动性高的特点,被当作仅次于现金和存款的准货币。商业银行多将国库券充当二线准备金。
32、 什么是金融债券?是银行为了筹措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有: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息金融债券和贴水金融债券,相应实行三种不同的利息率:(1)固定利率;(2)累进利率;(3)贴水,是指债券购买者以低于债券面额的款项购买债券,银行提前支付利息的一种利息率,债券到期,银行按债券面额进行支付。
33、商业银行资产主要包括哪些?1、处于清算过程中的现金资产。这是指在结算过程中由银行垫付的资金。2、在代理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余额。3、在本国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维持银行经营流动性所必需的。从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具体情况来看,除法定准备金存款外,还包括一般性存款,即超额储备,也都列入现金资产范畴。4、库存现金,是指银行金库所保留的现钞。。
34、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 : 是专门为政府经济开发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35、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一般职能时,与商业银行的最大差别在什么问题上?
不同之处在于它一般不接受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其资金来源多为政府资金或在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少部分接受外国资金,资金运用多为中长期的贷放或资本投资。
36、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一般职能是什么?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与一般金融机构相类似或相同的职能,即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职能。
37、 什么是独家贷款? 是指该种贷款完全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
38、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类型有哪些?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其与财政的关系上:1)、政策性金融机构与财政的关系密切,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将财政手段的政策性和金融手段的有偿灵活性结合起来。 2)、政策性金融机构与财政的区别。财政支出要受财政收入的制约,财政收支预决算需得到议会审批,缺乏灵活性,因此财政支出主要向无收益的项目提供资金;而政策性金融机构收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9、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对象主要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吸收的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3).中央银行处于超然地位。(1)中央银行必须与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在大政方针策略上受制于政府;(2)中央银行具体制订和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时,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4).中央银行的资产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中央银行负有宏观金融调控的职责,其资产必须具有极强的变现力,具有最大的清偿性。中央银行的资产中,一般不能含有长期投资。
40、现代中央银行无论是否国有化,它们在性质上都是什么?中央银行在性质上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的政府管理机关,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41、 银行管理的指挥职能包括哪些?
1)指挥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2)指挥银行内部的财务活动3)指挥银行内部财产的运用4)指挥银行人员的安排和配置42、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什么含义?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资产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