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项目投资 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完整的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与生产经营期 建设起点(n=0)的理解 投资建设的开始日-建设期的第一年初-项目计算期的第一年初-第0年 投产日(n=s)是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未,生产经营的第一年-第s年 经营点(n)项目最终清理结束-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未-第n年 二个时期 建设期(s>0)从建设点到投产日的时间间隔 生产经营期(p)从投产日到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包括试产期和投产期 建设期以投资为主,生产经营期以收益为主 原始总投资(初始投资):建设投资与流动投资 建设投资:固+无+开办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经营期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项目投资资金的投入方式 分次投入不等于分年投入,是年初与年末都发生 单纯固定资产项目,如果建设期即使等于0,原始总投资是一次投入(且为年初预付),如果分次投入,建设期一定>1-至少等于2 对于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期即使等于0,原始总投资也可能分次投入 现金流量的构成:初始营业终结 确定现金流量的假设 全投资假设(借入不作为流入,归还本金不作为流出) 现金流入量:增加的营业收入与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经营成本与增加的各项税款 估算现金流量应注意的问题 考虑增量、利用数据、无沉没成本、注重机会成本、对部分的影响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净利润+折旧+利息+净残值) 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经营期的现金流量不等于经营现金流量(除回收额为0的情况) 更新建设项目差量净现金流量计算的关键是旧设备净损失抵税额列在哪个时点上 没有建设期,第一年未;有建设期在期未 更新改造项目,旧设备报废净收益增税额(用“-”表示) 确定差量净现金流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旧设备的初始投资应以其变价确定 计算期应以尚可使用年限为标准 旧设备的变现损失具有抵税作用,变现收益需要纳税 计算差量折旧时,其中旧设备的年折旧不是按其原账面价值确定,而是按更新改造当时旧设备的变价收入扣除假定,继续使用若干年后的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可以使用年限计算出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评价指标的分类 考虑时间价值:静态与动态;不考虑时间价值(非折现指标):静态回收期与投资利润率 性质:正与反(静态投资回收期) 数量特征:绝对与相对 重要性:主要(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次要(静态投资回收期)辅助(投资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原始总投资/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累计净流量第1次为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 净现值指标可以通过一般、特殊和插入函数法 经营期 净现金流量相等:s=0,求普通年金现值;s>0,求递延年金现值 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求每年复利现值之和 原始投资 一次投入:原始投资 分次投入:分期折旧求和值=经营期净现金流量总现值-原始投资总现值 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内部收益率法要用内插法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主要指标起主导作用;动态指标和主要指标评价结论一样 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方案 净现值法:原始投资相同计算期相等多方案比较决策 净现值率法:原始投资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设定折现率)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优;反之,投资少的方案优。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净现值*回收系数 计算统一法:方案重复法、最短计算期法 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资金总量不受限制时,净现值大小排队-资金总量受限制时,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大小排队-选出净现值之和最大最优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