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报
1. “应收账款”项目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预收账款”项目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的金额填列。“应付账款”项目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填列。“预付账款”项目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例题】
“应收账款”总账余额:30万元(借方余额)
明细资料如下:
应收账款——E公司 贷方余额100万元
应收账款——F公司 借方余额130万元
“预收账款”总账余额:100万元(贷方余额)
明细资料如下:
预收账款——G公司 贷方余额300万元
预收账款——H公司 借方余额200万元
【答案】
“应收账款”项目=130+200=330(万元)
“预收账款”项目=100+300=400(万元)
2.“存货”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二、利润表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利润表的填列:
(1)利润表中反映发生额各项目,例如“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等项目,应根据期末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金额填列。
(2)此外利润表其他项目,例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等项目,应根据利润表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
【例题】下列各项中,不会对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产生影响的有( )。
A.处置短期投资 B.转销盘亏的固定资产
C.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D.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答案】ABCD
三、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中的有关数字,主要来源于“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本年度发生额。
四、现金流量表
1.现金等价物概念: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流动性高,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通常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即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投资。
【例题】2003年11月1日购入, 2001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通常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编报。
(1)直接法: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间接法:以净利润为出发点,经过四类项目的调整,将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的现金流量。这四类项目是: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收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3.填列方法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计提折旧费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的金额-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的金额
【例题】某企业2005年有关报表和补充资料如下:(单位为元)
(1)利润表
项目 本年数
主营业务收入 5340000
主营业务成本 2650000
(2)资产负债表
项目 年初数 年末数
应收票据 45000 48000
应收账款 36000 32000
存货 976000 784000
应付票据 75000 89000
应付账款 67000 54000
预收账款 10000 20000
(3)补充资料:
①本期计提坏账准备800元;②本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907800元;③本期增值税的进项税额46500元;④“主营业务成本”项目中包括计提车间折旧费5000元,分配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13000元;⑤“存货” 项目中包括,计提车间折旧费2000元,分配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8000元。
【答案】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5340000+907800+(45000-48000)+(36000-32000-800)+(20000-10000)=62580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650000+46500+(784000-976000)+(75000-89000)+(67000-54000)-7000-21000=2475500(元)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不包括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和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补充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支付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福利费用等,应按职工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别在本项目和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例如】D企业本月发生有关业务为:(1)分配工资、奖金,其中生产车间人员、企业管理人员8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10万元;(2)“应付工资”科目期初余额为100万元,期末余额为110万元(包含未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10万元)。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80+(100-110)-(0-10)=80
(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例如: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现金支出、支付的保险费等;广告费用、展览费用等现金支出。
【例题】甲公司2001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20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350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950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50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答案】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200-950-25-420-200-150=455。
(5)“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
(6)“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股利、利息,以及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分回利润收到的现金。不包括股票股利。
【例题】B企业2004年发生下列业务:
(1)本年处置短期股票投资,账面成本38000元,实际售价为42000元;
(2)本年处置短期债券投资,账面成本80000元,实际售价为70000元;
(3)本年长期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面值100000元,利率为11%,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日购入。
(4)本年短期债券投资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面值300000元,利率为12%,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2个月前购入。
(5)本年收到现金股利8000元。
【答案】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1)42000+(2)70000+(3)100000=212000(元)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3)100000×11%×3+(5)8000=41000(元)
(7)“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也在本项目反映。
【例如】A企业出售固定资产一台,原值190000元,已计提折旧50000元,售价为160000元,支付清理费用为10000元,均通过银行存款结算。则: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160000-10000=150000(元)
(8)“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借款利息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例如】B企业本期发生下列有关业务:(1)购买固定资产价款为50000元,进项税额为8500元,款项已付;(2)购买工程物资价款为10000元,进项税额为1700元,款项已付;(3)分配工程人员工资7000元,并支付工程人员工资6000元;(4)预付工程价款80000元;(5)长期借款利息6500元,其中资本化6000元,本年已支付;(6)支付申请专利权的注册费、律师费等6800元;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支付的现金=(1)58500+(2)11700+(3)6000+(4)80000+(6)6800=
(9)“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注意,企业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的利息,应在投资活动的“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收回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在投资活动的“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例题】2004年发生下列业务
(1)1月10日,以每股5.2元的价格(其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元)购进某股票20万股进行短期投资,相关税费2万元,18日收到现金股利。
(2)2月1日,以银行存款对A企业投资,支付价款300万元。
(3)8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三年期债券,实际支付价款为1105万元,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万元,未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20万元,相关税费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作为长期投资;8月18日收到债券利息。
(4)12月1日,购买2001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面值100万元,利率5%,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支付180万元,作为短期投资;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1)(20×5+2)+(2)300+(3)(1105-50)+(4)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20×0.2+(3)50=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20×0.2+(3)50=
【例题】企业购买股票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在现金流量表中应计入的项目是( )。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B.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D.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C
(10)“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包括偿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还债券本金等。不包括企业偿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11)“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以及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例如】C企业本期发生有关经济业务:(1)偿还短期借款,本金90000元,利息300元,已预提利息费用200元;(2)偿还长期借款,本金500000元,利息6600元,其中资本化利息费用6000元;(3)支付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面值100000元,3年期,利率11%;(4)支付现金股利123000元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1)90000+(2)500000+(3)100000=690000(元)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1)300+(2)6600+(3)33000+(4)
123000=162900(元)
(12)补充资料中“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13)补充资料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未扣除坏帐准备前的金额)、“其他应收款”(与经营活动有关部分)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14)补充资料中“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项目,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不包括在建工程人员未支付的工资及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不包括在建工程未交的税金及附加)项目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期初数大于期末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项目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应收票据 738000 138000
应收帐款 900000(未扣除坏账准备) 1800000(未扣除坏账准备)
应付票据 600000 300000
应付帐款 861400 861400
应付福利费 30000 240000元(包含在建工程人员未支付福利费84000元)
应交税金 90000 771599元(包含固定资产负担的税金300000元)。
=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738000-138000)+(900000-1800000)=-300000(元)。
=经营性应付项目期末余额-经营性应付项目期初余额=(300000-600000)+(861400-861400)+(240000-84000-30000)+(771599-300000-90000)=+207599(元),
【例题】下列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变卖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B.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C.支付其经营租赁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D.支付融资租赁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答案】C
【例题】下列现金流量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 )
A.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B.出售固定资产所收到的现金
C.取得短期股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D.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E.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所收到的现金
【答案】ABC
五、合并会计报表
(一)纳入合并范围与不纳入合并范围
1.纳入合并范围
(1)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具体又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②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③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
(2)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
2.不纳入合并范围:(1)已准备关停并转的子公司;(2)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3)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4)准备近期售出而短期持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的子公司;(5)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6)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1.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期末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出售或购买子公司对企业报告期(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以及对前期相关金额的影响。
具体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披露:(1)被出售或购买的子公司在出售日或购买日,以及被出售的子公司在上年度末的资产和负债金额,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和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2)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止的经营成果,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等;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以及上年度的经营成果,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等。
2.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的相关收入、成本、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相关收入、成本、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3.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期末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并将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在有关投资活动类的“收到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单列“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将被购买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并将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在有关投资活动类的“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下,单列“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