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墨亭临水倚岩,前看湖水佳境,后观归云溶洞,亭内有清顺治帝“敬佛”碑,洞中有石雕观音像,一洞一亭,两相结合,互相烘托,自成佛地境界。
苏州包山禅寺 景区简介 包山禅寺原名福愿寺,始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唐上元九年(682)改名为包山寺。唐高宗李治赐名"显庆",故又名"显庆禅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天王殿失火,后里人蔡鸣雷重建。清咸丰庚申之变,殿宇稍圮,同治年间僧德源募修。文革间寺院被毁。1995年重建,1999年10月23日开光,并对外开放。重建后的包山禅寺,占地4.6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大云堂、玉佛殿、祖师殿、御碑亭、钟鼓楼等。 景色特点 该寺旧时规模极为宏大,全盛时有僧房1048间,有"大丛林,庇千僧"之说。宋人王钰《包山禅院记略》中称"兹院自六朝之后为胜地",是历代文人墨客礼佛拜谒之地。江南名刹包山寺也是高僧辈出之地。清顺治年间,该寺住持山晓和尚应召进京主持董鄂妃丧礼的佛事活动,受到顺治帝的赏识,并赐御笔"敬佛"二字。现竖立在石公山御墨亭中的"敬佛"碑,即为光绪年间摹刻之物。寺中原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大藏经》,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部之一,弥足珍贵,现藏南京博物院。 风俗习惯 苏州除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外,还有轧神仙、冬至、 石湖串月。 风味特产 苏绣、宋锦、桃花坞木刻年画、苏扇、松鼠桂鱼、清汤鱼翅、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咸糕。 |